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1940年4月中旬,驻扎在山西运城的牛岛师团又来犯,第四集团军驻扎在中条山的这两年,主要对手就是牛岛师团,双方多次激战,牛岛师团始终无法占到便宜,无法渡过黄河。

这次,牛岛师团尚未来犯,孙蔚如已经知道了消息,他和参谋长陈子坚、秘书长李百川和赵寿山、李兴中等将领磋商后,决定诱敌深入,牵着日军的鼻子,将日军诱至平陆东部的望原一带,予以歼灭。

第四集团军开始紧密部署,准备痛击来敌,全军上下,士气高涨,决心回报六六战役的血海深仇,日军龟缩在运城里,缺乏重武器的第四集团军,想打他很难,而现在日军出来了,刚好狠狠地揍他,这样的机会怎么能放过?

就在这个时候,第一战区参谋长郭寄峤突然从河南洛阳打来电话,要孙蔚如接听,孙蔚如担心上峰干扰自己的歼敌计划,因为此前已有过类似先例,永济保卫战的时候,教导团在韩阳镇阻击日军,让日军寸步难行。后,日军包抄教导团,孙蔚如让教导团赶快撤入东面山中,然而上峰瞎指挥,不让撤退,结果让教导团付出了我惨重代价。现在,上峰又来了电话,孙蔚如就摆手让话务员说自己不在。郭寄峤无奈,又打电话给前线阵地的赵寿山说:“望原你们是守不住的,你们应当带部队绕到敌后,在同蒲线上作战。”

赵寿山捧着电话,斩钉截铁地说:“望原是中条山的心脏,望原若失,敌人就会举兵过黄河。”

郭寄峤问:“那你要是守不住怎么办?”

赵寿山说:“你给卫长官说,守不住望原,砍下我赵寿山的头扔进黄河。”

郭寄峤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挂断电话。

赵寿山将郭寄峤的电话内容报告孙蔚如,孙蔚如说:“望原要是丢失了,第一个扔进黄河的,不是你的人头,而是我的人头。”

孙蔚如将第四集团军最精悍的装备最好的教导团布置在望原坚守,他对团长李镇西说:“望原要是丢了,你就拿着长竿到黄河里打捞两颗人头,一颗是我的,一颗是军长赵寿山的。”

李镇西啪地立正,神情严肃地说:“要真是那样,我的人头也在黄河里。”

这一仗,从司令到团长,第四集团军都抱着必死的决心。

张玉亭在六六血战后,因为作战勇敢,屡建奇功,由营长升为了96军177师529旅1057团团长。在这次战役中,他率领全团坚守平陆计固王村,这是张茅大道通往望原的必经之路。

张玉亭团坚守的阵地有三公里,而日军在这里投放的兵力有两个联队:竹田联队和松井联队。按照中日军队的编制对照,日军一个联队相当于中国一个师,那么就是说,张玉亭团所对峙的日军,是两个师的兵力。

4月14日,与日军最先接战的是1057团二营。二营在遭受了日军飞机轰炸后,又与蜂拥而上的日军短兵相接,从午后激战至黄昏,张玉亭命令二营以班组为单位阻击敌人,主力向后撤退。

第二天,战况更加激烈,日军为了攻取计固王村,竟然一次性出动了12架飞机,还有20门大炮,想着计固王村狂轰滥炸。全团战士依托着两面山崖,阻击日军。因为日军要从这里通过,必须走沟底的道路。

很多年后,张玉亭还感觉到“那天的战斗令人心寒胆惊,敌人的口令,我们听得清清楚楚,我们的口令,敌人肯定也能听到。”那天,战士们还打下了一架日军飞机,日军飞机冒着黑烟,摇摇晃晃地碰在了山峁上,激溅起冲天的大火,日军的攻击才停止了。

第三天,仍旧是旷日持久的血战。1057团尽管伤亡惨重,然而日军两个联队的兵力,居然无法越过小小的计固王村。

4月17日,也就是激战的第四天,529旅旅长孙杰生带着1058团大部赶来了,旅长在计固王村的团指挥部对张玉亭说:“师部、军部和医院、伤员、辎重均已安全向东转移,你团已完成战斗任务,这几天打得很好,为了免受损失起见,应立即向后转移,如敌人援兵到来,定有一场恶仗,且有不堪设想的危险。”

张玉亭汇报了这几天的战斗情况后,提议说:“我团阵地还坚固,士气旺盛,战斗力足可应敌,而敌人遭这几天的沉重打击,士气低沉,敌如无援军增加,就现时状况来说,敌人是无所作为的,况且白天移动,目标暴露,损失在所难免,你和旅部可暂留计固王村,该村有我第二营在那里守护备,我现时还有独立作战的能力,请旅长不要担心。如泥离开计固王村时,你要带走我二营部队,仍令该营守备原地,你在走时一定要通知我,等到黄昏时,我以情况相机转移。”

这是当时张玉亭的原话。

苦战三天,让撤出阵地,还要再战,足见张玉亭当年的壮志豪情,有这样的团长,怎么能带不出一支钢铁团队?张玉亭,就是上面“后死碑”写到的那个含泪掩埋了28位战士的三营营长。

下午,日军援兵果然到来,向计固王村阵地倾力一击。

布置在计固王村阵地最前面的是三营,与日军激战三个小时,日军无法跨前一步。

入夜,月色朦胧,日军组织敢死队,向三营八连坚守的磨盘山摸近,采用搭人梯和各种攀登工具,悄悄摸上了磨盘山。哨兵看到后,紧急鸣枪示警,刚刚躺下的战士们,持枪冲出,与敌展开白刃战。三营营长李少棠听到磨盘山传来喊杀声,立即带领援兵冲过来,加入了巷战,一时间,枪声、喊声、呻吟声、咒骂声、刺刀捅入身体的声音、刀片砍裂骨骼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黑暗中,鲜血在飞溅,汗珠在飞溅。李少棠的头部被日军刺刀捅伤,顾不上包扎,仍旧大呼酣斗,指挥杀敌。最后,爬上了磨盘山的日军大部被砍杀,少数几个连滚带爬跌落到了悬崖下面。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24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24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