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姚温村里是敌是友?张希文派人侦察,感觉疑点重重。李镇西与警二旅联系,警二旅证明说,当天下午,确实有一个营击退日军,占领了西姚温村。然后,警二旅不知道的是,这个营在击退了日军后,并没有派兵防守这个村庄,而是继续追杀日军,致使西姚温村再次被日军占领。
当天的战场形势错综复杂,敌我双方犬牙交错,日军的编制被打乱了,我们的编制也被打乱了,敌我双方都只能各自为战。
西姚温到底是敌是友?张希文不愿再等,他需要趁着夜色穿过西姚温村,然后攻占尧王台。收复了尧王台,日军就必退无疑。
夜晚十时左右,张希文带着第三营600人依次走进了西姚温村,西姚温村一片寂静,静得让人感到心悸,耳边只有沙沙的落雨声。没有月光,眼前漆黑一片,路边的房屋和树木都变得影影绰绰,像浮出海面的巨大的礁石。
张希文带着600人走进了西姚温村,走进了浓浓的黑暗中,直到最后一个士兵走进来,村庄的上空突然升起了一颗信号弹,埋伏在黑暗中的日军一齐冲出来。
然而,教导团第三营毕竟是陕西军中最强悍的部队,也是训练有素的,他们临惊不乱,立即依托着树木和房屋就地还击。
那场战斗一直进行到天亮,敌我双方谁也没有占到胜算。张希文第三营尽管被日军包围,仍旧酣斗不休,他们依托着抢占到的几座大宅院,与日军对射。好几次,日军冲到近前,都被第三营的大刀片砍了回去。
张希文离开了杨侍郎坟后,团长李镇西也离开了杨侍郎坟,回到教导团的临时指挥所解家坟。张希文在西姚温村与日军殊死拼杀时,解家坟也是枪声大作,杨侍郎坟也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在杨侍郎坟,日军躲藏在密密的柏树上,打得第二营抬不起头来。在解家坟,日军包围了教导团团部,李镇西能够指挥的仅有一支童子军,这支童子军尽管只有上百人,年龄都是12岁左右的娃娃,但毅然拼死抵抗,血战不退。
天亮后,第二营将埋伏在柏树上的日军全部歼灭,立即驰援解家坟,又在解家坟击退了日军,此时,第一营也从几十里外的驻防地赶到。第一营和第二营厉兵秣马,准备返身西姚温村,解救第三营的时候,李镇西接到了命令,要求教导团掩护全线撤往韩阳镇,继续组织抵抗,确保风陵渡不失。
此时,第一线阵地多处丢失,已日军缠斗已无意义,只有退守黄河岸边的韩阳镇,继续抗击。韩阳镇不失,风陵渡就不会丢失。风陵渡不丢失,陕西就不会丢失。
李镇西万般无奈,只能含泪带着第一营和第二营撤退。
张希文带领着第三营与占有优势兵力的日军厮杀,子丨弹丨打光了,战士们就用手榴弹,手榴弹打光了,就用大刀。日军始终无法攻进第三营占据的几座大宅院。
天亮后,日军近千人从东姚温村增兵。当时,日军旅团部就驻扎在东姚温村。第三营愈战愈少,日军愈打愈多。如果坚守下去,就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张希文组织突围。
集合队伍,600人的队伍仅剩不到百人。张希文断后,且战且走,刚刚冲出村口,又与一股赶来增援的日军遭遇。张希文大呼:“杀出血路,冲出去!”举起大刀,与蜂拥而上的日军血战,突然身体多处中弹,倒地不起。卫士要背起张希文,张希文拔出手枪,指着卫士喊:“快走,我掩护;你要不走,我先打死你!”卫士无奈,抹了一把脸上的血迹和泪水,离开了。张希文从地上捡起一挺机枪,抱在怀里,向日军扫射。几颗子丨弹丨飞过来,张希文倒了下去,再没有站起来。
时年,张希文27岁。
当年,第三营冲出日军包围圈的,不到十人。
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两个头发斑白的夫妇走进了西姚温村,他们找到了当时的村支书李社教,询问村中是否有上年纪的老人。
李社教将这对夫妇带到了村中年龄最大的李生福老人家中。这对夫妇中的那位先生问:“老人家,你记得那一年村子里发生的打鬼子的事情吗?”
李生福老人说:“记得记得,咱们的人一个营在村子里和日本人打,最后全部牺牲了。”
那位先生眼泪夺眶而出,他说:“我就是那位营长的儿子。”
张希文牺牲的时候,儿子张振基仅仅三岁。张希文牺牲后,妻子刘桂英和儿子相依为命,常常食不果腹。后来,张振基到了上学的年龄,刘桂英又举债供他上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张振基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一直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不在身边。
1978年,刘桂英去世前,才告诉了儿子张振基,他的父亲牺牲在山西抗日战场,并说,希望儿子能够找到父亲的遗骨,带回陕西安葬。
张振基此后开始寻找父亲的遗骨,可是山西那么大,相隔这么久,又怎么才能找到呢?
张振基开始翻阅资料,走访幸存老兵,可是那些年里,这些资料都属于绝密,是不能让外人翻看的,而且还有大量的抗战资料被焚毁;老兵们在历次运动中都受到冲击,有什么话也不敢说。后来,历尽艰辛,张振基终于打听到了,父亲张希文牺牲在西姚温村。
张振基和妻子来到西姚温村后,李生福老人说,当年,张希文带着一营人战死在西姚温村,但是,张希文埋在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1996年,张希文又一次来到了西姚温村,这里是父亲战斗和牺牲过的地方,张希文来到这里,就像见到了父亲一样。
这次,张振基终于找到了父亲的遗骨。
当年,一条高速公路正在修建,工程队从西姚温村外挖掘出了很多骨骸,仅仅用装苹果的纸箱收殓,就装了300个纸箱。村中老人李黑羊说,这些尸骨就是当初在西姚温村与日军激战的陕西军教导团第三营全体壮士的遗骨。
李黑羊说,西姚温战斗结束后的第三天,全村人才从躲避的山中回到村中,看到村庄道路上、房顶上、房屋里、树坑边,全是尸体,那些尸体都是中国人的。因为日本人将他们的尸体集中在村外的壕坑里,点上一把火焚化了,将骨灰带回了日本。而中国军人的尸体则被扔在村子里。
西姚温村的人感念中国军人的英勇,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将这些尸骨掩埋在村外,当时也不知道这些中国军人的姓名和官职,也没有立碑留下标记。
尽管不知道哪一具尸骨是父亲张希文的,但是,这些尸骨中肯定就有张希文的。张振基面对着尸骨,叩头,再叩头,三叩头,给父亲和他的600位战友送来迟到的祭奠。
1998年8月,在西姚温村村西,600具烈士遗骨重新下葬,并修建了烈士墓和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此后的人们,每次来到西姚温村,都会铭记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