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夜色愈来愈浓,邹继衍登上了米岭主峰,看到米岭之下,前后左右,都是火光。在这样漆黑的夜晚,火光像一条腰带,围绕在米岭的周围,大约有十几里长。夜色像汹涌澎湃的大海,而米岭则是一座孤独的岛屿,海水随时都会把这座孤岛淹没。邹继衍神色凝重,他明白,他们已经被日军彻底包围了。
在鏖战尚未开始,为了能够及时掌握战场上的动态,一营营长邹继衍就与二营营长鲁麾戈约定,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与日军的接触地带全部点上火把,这样,站在高处,对战场上的形势就能够一目了然。
现在,一营和二营已经全部被日军包围了,而三营王学钦部因为驻扎在虬岭,最先与日军交手,激战11小时,因为丧失战斗力,已经撤出了战场。
战场上一片静寂,只有火把在夜风中无声飘摇,国军困了,日军也困了,然后,也许后半夜,也许天亮,日军就会发起攻击,一营和二营危在旦夕。
邹继衍想率领部队趁着夜色和日军疲乏,突围而出,可是,没有师部和团部的命令,邹继衍不敢自做主张,如果带队突围,则就是擅离职守,是会被杀头的。想与团部和师部联系,已无可能,下午的一番拼杀,营部的电话线被炸断,电话机也被炸坏。
怎么办?不能擅自突围,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生死弟兄无谓地牺牲。
邻近午夜,邹继衍带着传令兵摸黑来到了二营的防区,很顺利地找到了二营营长鲁麾戈,他问二营是否与团部取得联系。鲁麾戈说,他们的电话机也被炸坏了,两次派人与团部联系,至今都没有回来,不知道团部的情况怎么样。
邹继衍指着山下如练的火光对鲁麾戈说:“两营弟兄的生死存亡压在你我的肩上,我们必须趁着夜色突围,拂晓前一定要冲出包围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鲁麾戈沉吟良久,他说:“军人守土有责,没有命令擅自后退,会军法从事。”
邹继衍也犹豫了,两人枯坐无言,一筹莫展。
后来,两人商定,每营各派两名精干聪明的战士,寻隙越过日军的包围圈,向后方寻找团部或者师部,无论是否能够寻找到,凌晨两点都要赶回来。到时候,再决定是否突围。
四名战士走出去后,邹继衍感到肚子饿了,这才意识到几乎一天都没有吃东西了。草草填过肚子后,邹继衍向自己一营的防区走去,时夜色苍茫,寒星寥落,清风拂面,细雨沾衣,走出了几百米远,前面突然出现了四个人。这四个人,两个是二营派出去的联络兵,两个是团部的传令兵。
邹继衍带着这四名战士又返回二营营部,他们带来了团部的消息,团部让他们赶快趁着夜色撤退,渡过锦江。中国有三条河流都叫锦江,一条在江西,还有两条在贵州和四川。在江西的这条锦江是赣江的支流,流经万载县、上高县和高安市。
邹继衍和鲁麾戈又商量撤退的方案。鉴于一营连日激战,伤亡惨重,而二营作为预备队,伤亡较轻,由二营掩护,一营先撤,等到一营撤出一个小时后,二营再撤退。
一营趁着夜色悄然疾行,人衔草,马衔枚,枪上膛,刀出鞘,队伍的前面集中了全营所有的机枪手,只要遇到日军阻拦,就猛扑上去,全部消灭。幸好一路没有敌情,他们顺利来到了锦江边。
锦江边,团部派来接应的人和十几条渔船,埋伏在草丛中,一看到一营走近,就迎了上来。自发前来的渔民划着渔船,载着血染征袍的勇士,驶入了浓墨般的夜色里,驶向锦江对岸。
一营人马刚刚渡过锦江,掩藏好船只,天色大亮,头顶上飞来了九架日本飞机,对着渡口狂轰滥炸。战士们埋伏在草丛中,不露行踪。日本飞机轰炸了一会后,看到没有反应,就飞向远方。
邹继衍继续等候断后的二营,可是,视线里没有二营人马出现。他们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