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木下勇在《鄱阳作战》中写道:33师团接到调令的时间为1941年2月14日。
第19集团军《上高会战战斗详报》中写道:“二月间,敌利用伪组织,两次放出将进攻鹰潭、临川之消息,三月初间,又在赣江东岸方面,施行诸种欺骗手段……并征用民夫四千多人修补道路,空军与战车亦极活跃,似有向临川、鹰潭进犯模样,实则吸引我注意力于赣江东岸,施行其声东击西之惯技也。”
那么,第19集团军又是怎么能够准确判断出日军的诈术?
武汉会战结束后的庐山会议上,蒋介石宣布抗战转入战略防御阶段,中日之间的角力相持不下,曾经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本,居然打了三年,再也无力扩大战争,而且东南亚的美英和北方的苏联,随时都会对日本挥戈一击;而三年来一直在独立抗战的中国,也无法发动反击,中国的战略储备已经消耗殆尽。但是,战略相持并不是双方相安无事,而是会战以下的战役战斗不断爆发,而十万人以上参加的大会战也不像抗战之初那么密集。在赣北战场,中国最好战的部队之一74军,一有机会就与日军接火交战,战斗几乎是无日不发。
罗卓英在《上高会战概述》中写道,司令部从缴获日军的文件中,看到了不断出现“鄱阳作战”的字样,而且频繁出现“丰城、清江、新余、上高”等地名,而更为直接的是,国军缴获了日军第三飞行团司令远藤三郎写给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的信件,这封溜须拍马的信件是这样写的:“上高占领,就在目前,希望速收赫赫之战功。”远藤三郎战后回国,任日中友好旧军人协会会长,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当时,罗卓英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判断出来,日军进攻鹰潭是假,而进攻上高才是真。
这个远藤三郎脑子进水了。
当时的赣北形势是,敌强我弱,19集团军与33师团和34师团长期鏖战,不分胜负,而现在又突然来了一个第20混成旅团,而第20混成旅团的前身第五师团曾经横扫华北战场,击败了阎锡山几十万晋绥军,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师团。所以,日军上下都想当然地认为,19集团军被歼灭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按照常规想法,在这种没有胜算的情势下,19集团军应该退避,不要与日军接战。但是,罗卓英力排众议,决定采用磁铁战术,将第19集团军司令部所在的上高变成一块磁铁,将日军吸引在上高附近,然后国军从外围包抄,将日军一举歼灭。
上高会战最激烈的时候,蒋介石给罗卓英发来电报:“上高失守,师长以上,提头来见。”而在上高会战开始前夕,罗卓英也在司令部大喊:“我意已决,在上高与敌决一死战,谁若反对,提头来见。”
罗卓英是知识分子出身,考取保定军校前,在粤北的一所中学任校长。在保定军校和陈诚是同学,关系密切。
上高战役中国军的所有高级将领都是穷苦人出身,薛岳、罗卓英、49军军长刘多荃、70军军长李觉、74军军长王耀武……穷苦出身让他们自小就拥有了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保家卫国的信念。
日本在对国军用计,号称进攻鹰潭;国军也对日军用计,号称进攻南昌。国军识破了日军的计策,而日军没有识破国军的计策。日军向鹰潭方向运动了四天后,就折返而回;国军只派出小部队大张旗鼓进攻南昌,而大部队秘密部署在日军进攻南昌的必经之路上。
1941年3月,正逢江南梅雨天气,连阴天,连绵雨,将赣北泡成了一块充盈的海绵。阡陌小道和泥巴路面不适合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行走,不适合穿着皮鞋的日军行走,却适合扛着步枪的国军行走,适合穿着草鞋的双脚行走。所以,当笨重的日军坦克大炮在上高外围集结完毕,国军已经严阵以待。
日军兵分三路:北路33师团,中路34师团,南路20混成旅团。
战争一开始,日军骄横轻敌缺乏统一指挥的毛病就暴露了出来。
3月15日,当33师团和20混成旅团向国军防线发起进攻时,34师团在南昌按兵不动,谁也不知道战争打响的这一天,34师团在南昌干什么。一直到3月16日,中路的34师团才开始了进攻。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上高会战时,日军没有一个统一指挥这次战役的指挥部,这才是最要命的。日军两个半师团与中国九个半师交战,却没有统一指挥,两个半师团兵分三路各自为战,这是让人实在难以理解的一件事情。
木下勇的《鄱阳作战》中这样记述:“军司令部事前有关这一问题的指导和调整的记录,始终没有找到。而且,这是三个兵团并力作战,第11军也没有为此作战特别设置司令部战斗指挥所,而是由平时态势的汉口军司令部指导进行的。这样做究竟是守旧思想支配呢?还是轻敌思想的表现?从会战开始,各司令部的意见就不统一,这里包藏了极危险的问题。”
对于上高会战部署的记录找不到,对于上高会战没有设立专门的指挥部,这实在是中外战争史上的咄咄怪事。
然而,木下勇有一点没有写到,上高会战的时期,正是11军司令官权力交接的时期。前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往华北方面军任司令官,此后开始了对敌后根据地的野蛮的三光政策,后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刚刚从第七师团师团长任上调来。就在这个空白期,上高会战爆发了。
园部和一郎和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安藤利吉等是日本军校的同班同学,但是他没有他们那么好的运气,他一上任就遭遇上高会战,一战就损失惨重,马上就被贬为军部参议,此后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