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2-45】

百团大战后,敌后战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日军全面围剿扫荡,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壮烈殉国。

但是,绝对不能因为敌后战场遭遇危机,就归罪于百团大战。无论如何,百团大战都是八路军抗日史上,最为可歌可泣的,最为壮怀激烈的战役。

八路军能够在抗战中发展壮大,从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东渡黄河的3万人,发展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百万大军,凭借的是什么,凭借的是民心。因为民心所向,八路军才能滚雪球一样地发展壮大,但是,如果一味消极避战,百姓能够踊跃参军吗?

外公说,八路军刚刚渡过黄河的时候,来到山西前线,不但卫立煌的中央军看不起,阎锡山的晋绥军也看不起,那时候的八路军武器落后,服装破烂,被山西人蔑称为叫花子部队,八路军竖起抗日义旗,半天没有一个人来报名参军,百姓宁愿去晋绥军,也不去这支吃不饱饭的叫花子部队。接着,平型关大捷、七亘村大捷、阳明堡大捷……山西的老百姓说,这是一支打胜仗的部队,于是队伍迅速扩大。

1940年的中国战场,中日双方处于战略相持阶段,但是世界一流强国的日本,正在发动新一轮的攻势,不但要一举攻入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还要占领延安。那时候的中国,经过了三年的抗战,战争物资已经消耗殆尽,而美国还没有参战,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中国军队是在孤立抗战啊。日本绝对有实力在那一年向中国军队发动毁灭性打击。战争,打的是国力,而不是人头。

那一年的日军不但在正面战场采取攻势,而且腾出手来,开始清理敌后战场,他们采用囚笼战术,一步步蚕食八路军的根据地,让善于游击作战的八路军没有了闪转腾挪的空间。日军把刺刀架在了八路军的胸脯前,八路军能不反抗吗?能屈辱地接受死亡吗?再说,当时关于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言论汹汹不已,甚嚣尘上,八路军能够充耳不闻吗?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考虑,八路军都必须打这一仗。

整个中国战场是一盘棋,彭德怀和左权没有等到中央的命令,就发动了百团大战,缓解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一步走活了中国战场这盘棋。八路军和国军在不同的战场作战,让日军顾此失彼,无法再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

百团大战,打出了八路军的声势。如果没有百团大战,就不会有以后八路军的百万军队。

老百姓喜欢的是抗日的部队,他们愿意加入的,也是真正抗日的部队。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场上共产党军队作战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如果算上日军的反扑和扫荡,百团大战的结束时间应该是在1941年,也就是左权将军牺牲的那一年。

几十年来,反对百团大战的人,总是说这场战役过早暴露了八路军的实力。然而,我要说的是,如果一支军队总是隐藏实力,要这支军队干什么?老百姓养军队,是让他们打仗的,不是让他们游手好闲游山玩水的。如果八路军不暴露实力,国军也不暴露实力,抗战谁来打?日本人会在中国的大好河山旅游一圈就说声拜拜吗?

八路军中的抗日名将都是响当当的汉子,彭德怀、林彪、左权、刘伯承、杨成武……如果一定要排名次,那么抗战功劳最大的八路军将领,则一定是彭德怀将军。

国军在正面抗战,八路军在敌后抗战,一个是阵地战,一个是游击战,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抗战方式。两个战场都同样悲壮惨烈。

如果没有正面战场上史诗般的血流成河的抗战,中国就会灭亡;同样地,如果没有敌后战场中大面积的迂回穿插牵制围歼,中国也会灭亡。抗战相持阶段,最骁勇善战的桂军在哪里?让日本人闻之色变的桂军在哪里?桂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和八路军一样。正是因为有国共两党大面积的游击战术,让日本人顾此失彼,不得不把一个个师团一个个旅团分成小队,在敌后战场寻找同样分成了小队的中国军队,没想到中国军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零敲碎打,积少成多,取得了胜利。

日本没有战略家,仅有的战略家石原莞尔还遭受冷遇。再向前看,更厉害的战略家明石元二郎已经死了。所以,抗日战争是一帮子没有战略意识的日本人在瞎折腾,他们想当然地以为,一次次会战打下来,中国就会灭亡,一个个城市丢失了,中国就会灭亡,日本靠这样一群猪脑子来指挥战争,不灭亡就没有天理了。

后来的日本人分析说,如果石原莞尔受重用,日本可以一步步占领中国。如果明石元二郎不死,日本人不战就可以占领中国。

石原莞尔的作战理论是:立足东北,条件成熟占领华北,条件再次成熟后占领中国。石原莞尔的军事思想是稳中求胜,步步蚕食。如果天皇重用石原莞尔,中国危矣。

明石元二郎的作战理论更进一步:策反敌人,坐收渔翁之利。俄罗斯一直是日本的敌人,100年前,日本人害怕俄国人,更甚于害怕中国人。明石元二郎在俄罗斯进行策反,扶持列宁进行革命,推翻沙俄。列宁没有经费,明石元二郎就来到赌场,观察半小时后,就掌握了赌博的窍门,于是下注参赌,赚得巨额财富,交给列宁从事颠覆政府活动……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沙俄变成了苏联。日本不用一兵一卒,让沙俄变了天。

没有了明石元二郎,弃用了石原莞尔,日本人像一头怒气冲冲的犍牛,闯进了我们的堡垒森严的家园,依靠蛮力横冲直撞,失败在于必然。

抗战的胜利,不仅仅是国军的胜利,也不仅仅是共产党军队的胜利,它是所有中国人的胜利。打鬼子的,不仅仅有国军,不仅仅有共产党军队,还有广大的老百姓。

1941年3月10日黄昏,百团大战的间歇,落日的余晖照耀着华北平原,排长外公沿着晋西北的羊肠小道向日军的碉堡进发,他所在的部队是八路军最强悍的115师。

同一时刻,排长尹同道跟随着另一支中国军队也行进在赣南的崎岖小道上,尹同道所在的部队是以后国军最强悍的五大主力之首的74军。

【下一章:上高奏凯歌】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9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19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