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和张自忠将军一样,左权将军也是一个悲情英雄。
很多人认为,左权将军当初是自蹈死地,以死明志。张自忠将军当年也是这样。
左权将军牺牲在1942年5月25日,他牺牲的时候,仍然戴着“托派嫌疑”的帽子。直到43年后的198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左权传》中,有关方面才表明态度,左权是被诬陷的。
所谓的托派,属于苏联领导人托洛茨基因为反对斯大林,而被冠以极端反动的一个派别。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苏联的帮派斗争,波及到了人种迥异的中国人身上,这种事情也许是空前绝后的。苏联人斗来斗去,管我们中国人屁事?可是那个时候就是有这样的怪事。
左权很不幸,被牵扯进了这种无聊而险恶的路线斗争中。
政治,历来都是肮脏而残酷的。
左权是黄埔一期,是陈赓和徐向前的同学,是林彪的师兄,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中极少数的黄埔生之一。而且,左权黄埔毕业后,又进入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在共产党的队伍中,能够拥有如此高的学历的,仅有左权一人。
陈赓、徐向前、林彪上过黄埔军校,但没有上过伏龙芝军事学院;刘伯承、刘亚楼、李天佑上过伏龙芝军事学院,但没有上过黄埔军校。只有左权一人,接受了中国和苏联最高军事院校的教育。
而在国民党军队方面,能够接受中西方最高军事院校教育的,也只有廖耀湘将军一人。廖耀湘是黄埔六期,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拿破仑一手创办的法国圣西尔军校学习,后任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六军军长。
左权绝对是共产党军队中屈指可数的军事奇才之一。
左权留苏回国后,和共产党军队中另一个奇才林彪搭档,创造了不败战绩。当时,林彪是红一军团军团长,而左权是红一军团参谋长。林彪是一个很孤傲的人,但是惟独和左权惺惺相惜,两人共事5年,配合默契,情谊深长。因为林彪的特立独行和卓尔不群,红一军团政委换过好几个,但是红一军团的参谋长始终是左权。
左权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当年红一军团的老红军说,左权书不离手,为人谦和,思维缜密,寡言少语,但是一说话就说到了点子上。
左权的“托派嫌疑”帽子,在中央苏区的时候就戴上了,一直戴了抗战时期。这顶莫须有的帽子成为了左权的紧箍咒。而且,直到左权牺牲的时候,他还背着“留党察看”的处分。虽然朱德、彭德怀,还有左权本人一再向中央申诉,要求撤销处分,要求洗刷不白之冤,可是一直没有结果。
左权忍辱负重。
1942年5月25日,路线斗争的受害者左权走上了不归路。
杨云溪说,日军从十字岭退走后,总部警卫连指导员带着战士找到那片灌木丛,从附近村庄的老乡家中买到一口棺木,就地掩埋了左权将军。
不久,日军截获了八路军“左权失踪”的电报,又杀上了十字岭,到处挖掘寻找,终于挖出了左权将军的棺木,打开后拍照,照片登载在了当时的日伪报纸上。
左权家乡在湖南醴陵,他连续17年没有回家,左权的母亲一直以为儿子就在红军队伍里,一直不知道左权牺牲的消息,直到1949年,解放军进入醴陵,左权母亲才得知儿子已经牺牲了7年之久。
左权牺牲的时候,女儿左太北仅两岁。左权与刘伯承关系极好,刘伯承将儿子起名刘太行,左权将女儿起名左太北。
叶剑英曾说,左权不死,当为元帅。
林彪是一个喜怒不行于色的人,他一生只写过一首白话诗,这就是《悼左权同志》,发表在1942年6月19日的《解放日报》上:
左权!亲爱的同志,
亲爱的战友,
你!
你躺下了!
在你鲜红的血泊中躺下了,
静静的无言的永别了。
我惭愧,我们本来是在一起的,
一起生活,
一起工作,
一起战斗。
然而当着你战死沙场的时候,
我却没有亲自在你旁边,
看着你、救护你、抚着你行将停止的
脉搏跳动的手,
握着你脉搏跳动停止了的手,
马革裹尸还葬你的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