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八路军能够在敌后战场坚持八年之久,而且实力不断壮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依靠民众的力量。
这一点,连日军也看出来了。
抗战结束后,当年与八路军苦战的日军第一军参谋朝枝回忆说:“(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的抗战士气甚为旺盛,共党地区的居民,一齐动手支援八路军,连妇女、儿童也用竹篓帮助运送手榴弹。我方有的部队,往往冷不防被手执大刀的敌人包围袭击而陷入苦战。”
日本的作战历史和我们的有很大不同,除了记载大的战事外,还记载士兵个体的活动。一直在冀南从事围剿陈再道和易良品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在战后有这样的记录:“两名特务人员捉到当地居民,令其带路,当接近敌村时,带路的居民突然大声喊叫‘来了两个汉奸,大家出来抓啊!’” “冈村支队的一个中队,当脱离大队主力分进之际,带路的当地居民将其带进不利的地形,使我陷于共军的包围之中。”“草野支队两名士兵,由于迷失方向,被村民带到敌军第四团第二营所在地。”
八路军是鱼,老百姓是水;八路军是虎,老百姓是林,鱼游大海,虎入山林,又怎么能够找到呢?
外公曾经给我讲过这么一件事情。有一次,他们几个八路军被日本人追赶,躲进了一座村庄里,老乡把他们藏在地窖里,外面掩上柴禾。日本人赶到后,将全村人集合在打麦场,让他们说出八路军在哪里。没有人说。日本人拉出一个孩子,一根一根地折断他的手指,孩子疼得昏了过去,但就是没有一个人说出八路军的藏身之地。后来,八路军的接应部队打过来了,日本人逃跑了。很多年后,外公神情凄然地说,那个孩子手指都被折断了,不知道他以后怎么生活。外公曾经想去山西寻找那个孩子,可是家中实在太穷了,拿不出路费。没有去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看看,是外公一生的遗憾。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战斗刚刚结束,日军就开始了报复扫荡,八路军被迫进行反击。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八路军还有10天的休息时间,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八路军连一天的休息都没有。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多田骏一面严令日军坚守碉堡炮楼,一面催促日军沿着铁路和公路两侧围歼八路军。八路军的破袭战被迫进入了阵地战。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破袭战得心应手,而攻坚战则勉为其难。
日军因为兵力不足,将晋东南的129师作为围剿围歼重点,准备将刘伯承的129师全歼。
围剿129师的日军中,有一支500人的队伍,由冈崎谦受率领,对外号称冈崎大队,其实,日军一个大队满员编制1280人,大队长的军衔是大佐,而这支队伍充其量只能算半个大队,冈崎谦受的军衔也仅为中佐。
冈崎大队是误打误撞而进入八路军总部的根据地,进入了八路军的兵工厂黄崖洞附近。黄崖洞兵工厂是当年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八路军各个军分区都有兵工厂,但是这些兵工厂只能做一些枪械维修,而黄崖洞兵工厂可以日产400支步枪,所以八路军将领都非常喜爱这个兵工厂。
冈崎大队摸到了八路军的腹地,刺刀架在了八路军的胸前,八路军不能不反击。
一场谁也不想打的战斗不得不开打了。冈崎不想打,是因为众寡悬殊;彭德怀不想打,是因为投鼠忌器。
日军当年其实并没有发现黄崖洞兵工厂,因为这个兵工厂极为隐秘,四面都是陡峭绝壁,进出口仅为一线天,而日军看着地势险要的一线天,哪里敢继续深入。如果当初冈崎大队冒险进入险地,八路军的兵工厂就会遭到破坏,八路军将会陷入更为艰苦的处境。
但是,冈崎没有这个胆量。
冈崎大队在黄崖洞兵工厂附近一出现,彭德怀就命令关门打狗,将这支孤立之敌关在根据地内,予以全歼。
参加围攻冈崎大队500名日军的八路军有:129师386旅、385旅各一部,新编第10旅,决死第一纵队25团和38团,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山炮连。八路军与日军兵力之比,最少有20:1。
所有人都认为八路军具有压倒性优势,在自己的根据地作战,熟门熟路,冈崎大队来到这里,只能是送死。彭德怀、刘伯承、陈赓等八路军将领也是这样认为。
可惜,事情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杨云溪当年在八路军炮兵团山炮连,他亲眼见证了这场被载入史册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