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2-26】

百团大战刚刚开始的1940年8月20日夜晚,八路军杨成武部奇袭井陉煤矿,易良品部夺取日军野战山炮,八路军另一支部队陈祖林部夜袭娘子关。

陈祖林的这支部队叫做晋察冀边区第五团,他任团长。

娘子关是长城的第9个关口,扼守着正太路,易守难攻。三年前,十万晋绥军在这里与日军两个师团激战失败,被迫退出。日军占领娘子关后,依据丛山峻岭修建了四个堡垒,山下的村庄还驻扎有警备队和伪军。

原八路军总部作战参谋王政柱说,百团大战前夕,彭德怀和左权在一起研究了好几个月,准备向日军发起一场进攻,因为正太路连接着山西和河北,是日军运输最繁忙的一条铁路,所以就选中了将正太路作为破袭的对象。而娘子关是必须攻下来的一个据点。

当时,为了迷惑日军,八路军把一封书信丢在正太铁路上,这封书信是写给国军孙连仲部的,孙连仲是驻扎在华北的国军总指挥。日军的巡逻队捡到了这封书信,如获至宝,因为这封书信内容是八路军向国军严词抗议,并且说不惜武力要决死一战。所以,当1940年8月,八路军集结兵力准备破袭正太路的时候,日军丝毫也不加以防备,还以为八路军是要与国军决战,他们袖手旁观,洋洋得意。

王政柱还说明了百团大战这个名字的来历。百团大战刚开始的时候,八路军总部发布命令,使用的名称是正太路破袭战,预计参战兵力22个团。第二天天刚亮,也就是1940年8月21日,八路军总部的电话就响个不停,都是在报告战果,接下来的好几天都是这样。王政柱将各参战部队的番号报告给彭德怀和左权,一共有105个团,远远超过了刚开始组织的22个团。左权脱口而出:这是百团大战啊。彭德怀振奋地说:好,给延安发报,就叫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的名字就这样叫起来了。

参战只有22个团,为什么会出现105个团?王政柱说,八路军和地方部队的参战积极性很高,一听说是打鬼子,没有接到命令的部队,也主动参战,所以,一下子就出现了105个团的番号。

娘子关的战斗规模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

娘子关下有一个村庄叫做坡底,一位老人向我详细讲述了当年的战争情景。

老人说,那天晚上,八路军来了很多人,攻打娘子关上的炮楼,炮楼建在悬崖峭壁上,因为是仰攻,八路军伤亡很大。刚开始,八路军抬着云梯,冲到了悬崖下面。日军凭险坚守,自以为万无一失。八路军的机枪对着炮楼扫射,压制日本人的火力;悬崖下的八路军顺着云梯向上攀爬,日军从炮楼里扔出了炸药,云梯被炸断了,八路军也牺牲了。没有了云梯,要爬上悬崖很难,八路军就把绑腿绑扎在一起,组织敢死队,冲到了日军炮楼下,搭人梯向上攀登。然后,最上面的战士放下绑腿,把下面的人一个个吊上去。天快亮的时候,枪声停止了,日本人被全部打死,八路军占领了娘子关。

这是娘子关丢失三年后,又回到了中国人手中。

听说娘子关又被夺回来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家家户户蒸馒头烙油饼,送到八路军手中。打了一晚上,他们都饿了。

夺去了娘子关上的炮楼后,就可以居高临下攻打日军占据的娘子关车站。如果先打车站而不拔掉炮楼,日军炮楼上的火力就会覆盖车站。

八路军正在攻打娘子关车站时,突然沿着正太路驶来了一辆火车,车上是800名准备退伍的日本人。这些日本人看到前方正在打仗,立即加入了战团。这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八路军本来兵力占据优势,而800名突然出现的日本人,让八路军一下子处于劣势。

800名退伍的日本军人一下子搅乱了战局。

团长陈祖林留下1营2连的145人在火车站附近的磨河滩村阻击日军,其余的部队四散分开,破坏铁路,以防日军继续增兵。

1营2连的连长叫邓仕均。

那天晚上,突然天降大雨,磨河滩村后有一条河流,名叫棉河,河流暴涨,邓仕均便将一连人马分成三组,将村子三面的围墙全部凿成射击孔,阻击日军。激战五小时,日军发动了十几次冲锋,都被打退。村子外有一口池塘,池塘里的水满了,水面上飘着日军的尸体。

八路军占领了娘子关车站的消息很快就被华北的日军知道了,日军从四面八方向娘子关增兵,八路军和游击队也向娘子关方向增兵。

仗越打越大,这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

为了避免1营2连被日军歼灭,陈祖林派人通知这个连撤出战斗。三面都是敌人的重兵,只有背后的棉河可以冒险涉过。然而,因为河流湍急,河水又深,有的战士被冲走了。激战竟日,有身涉险地,渡过棉河后,145名战士仅剩下17人。

坡底村的老人说,这场战斗,他们村的游击队战士全部牺牲了。

那个时候,装备极度简陋的游击队战士,和八路军一样勇猛顽强。

周立波曾经写过一篇文字叫做《娘子关前》,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从昔阳东冶头北上,在太行山脉的荒山巨岭间行走,倾斜狭隘的山路上,尽是石头,不但人难走,骡马也常常滑跌。这是天下第一流坏路,但是善于山战的第八路军,就是在这种路上,一夜也能走一百多里。

沿途有许多村落,到过敌人。凡是敌人到过的村落,猪牛和鸡都没有了……没有牛和羊群的北方原野,是分外的寂寞与荒凉。

昔阳和顺一带,全是贫瘠不堪的山地。这是山西最穷的地方。矿产没有大量地开采,农产物只有小米,居民生活的大半,倚靠畜产。而现在畜产被敌人劫尽了。敌人是不吃小米的,但他们一定要把它们烧掉,或是撒在沙子里。这用意是显然的,他们要使老百姓一个个饿死……我在营庄住了一夜,我住的房子里,只有一个没有门和抽屉的衣橱。桌椅全被敌人烧掉,要写字,只好匍匐在炕上。炕是砖造的,不能烧毁,但敌军也要用种种方法把它们捣毁。营庄有二三十家人家,却找不出五个好炕。

在另一个村庄的禾场上,有一队游击队正在练习跑步,另一队却在练习掷手榴弹。他们把木头削成假手榴弹,用来反复地投掷。游击队员都没有制服,他们找到什么穿什么。有的穿长袍,有的穿了缴获的日本黄大衣,更有的穿了自己女人的红棉袄,外面罩一件破短衫,热起来把短衫解开,露出了红色袄子,但大多数人穿的是华北农民的破短袄。

就是这褴褛之群,曾经屡次击败了服装整齐,火力高强的敌人,使敌人畏如狮虎。

《娘子关前》所写到的平顺,距离娘子关仅有三四十里。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1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