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2-18】

野战山炮声惊天动地,声闻数里。八路军簇拥着大炮向前行走,后面是一群看热闹的百姓。这种情景很多年后,房宽宝都能记得非常清楚。

房宽宝说,老百姓过去一直受日本人的欺负,看你不顺眼,就把你抓起来,说你私通八路;看到有人家家境殷实,就要征粮交钱,如果不给,也说你私通八路,抓起来毒打,日本人那时候杀个人就像杀个鸡,青年人都争着去投八路,每回日本人来的时候,老人孩子跑不赢,被杀了很多。现在,八路军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大炮,所以老百姓感到扬眉吐气。

房宽宝还说,八路军为啥武器差,而战斗力强,因为八路都是自愿参加的。当了八路,家里就有地方上的人照顾,分了天分了粮,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打仗都不惜命。

碉堡里的伪军听到山炮声,魂飞魄散,有的碉堡上站着伪军,看到八路军把山炮支起来,炮管对准碉堡,赶紧开门投降。八路军优待俘虏,只要是投降了的伪军,都不会杀的。投诚了的伪军,先让吃一顿饱饭,愿意参加八路军的,双手欢迎;想回家的,还发给路费。

14座碉堡,只有两个遭受了抵抗,这两个碉堡里有大量日军,八路军如法炮制,将两个碉堡里的日军全歼了。

新7旅仅仅用三天时间,帮助友邻部队拔掉了16座碉堡,而山炮还剩下一颗炮弹。

驻守邢台的日军听闻八路军拥有山炮,攻击犀利,大为震怒,立即调集重兵,前来报复。可是,等他们赶到南宫的时候,八路军和老百姓都躲进了山里。

不久,易良品担任八路军冀南军区六分区司令员,冀南军区司令是陈再道,政委是宋任穷。

百团大战刚开始的时候,八路军129师有9位野战旅长,易良品和陈赓、陈锡联都是旅长。后来授衔,陈赓是大将,陈锡联是上将,易良品如果没有牺牲,怎么说也会给一个中将。

日军一直寻找易良品,实施报复,但是八路军那时候化整为零,在日军包围圈的缝隙穿插,日军次次都扑空。

不久,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对八路军的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而冀南是日军扫荡的重点。日军占领了冀南所有的县城和较大的村镇,为了困死八路军,他们除了建造大量的碉堡外,还挖掘了三米深的沟渠,筑起三米高的围墙,围墙和沟渠之内,可以行驶日军的汽车和摩托车,哪里有战事,日军的增援部队很快就能赶到;而八路军陷入沟渠里和围墙中,活动会大大受到限制。就这样,日军以相距两三公里的碉堡为点,以封锁沟和封锁墙为线,把冀南平原划分成了各种小方块。如果站在高空中,就能看到日军把平原切割成了米字型、王字型、田字形、井字形等形状,每条线的交点都是碉堡,每座碉堡上的火力都能够覆盖所有的方块。白天,日军在碉堡上有瞭望哨,各条路上都设立了关卡,检查良民证,限制八路军和老百姓的活动;夜晚,碉堡上有探照灯,不停地转动着,照射着每条道路和每座村庄,监视八路军和老百姓的活动。日军为了封锁八路军,可谓煞费苦心。

针对日军这种“囚笼战术”,八路军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挖我也挖,你修你的路,我修我的道。

房宽宝说,那些年只记得就是挖,日本人挖,八路军也挖;老百姓被迫给日本人挖,老百姓也主动给八路军挖。能挖多长的路?房宽宝说,肯定比万里长城长。

日本人的沟渠把碉堡和碉堡连起来,围墙把村庄与村庄隔离起来,这是为了方便他们的活动。八路军的道沟把日军的碉堡和碉堡孤立起来,把村庄和村庄连接起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日军要出碉堡,先要翻越深深的堑沟,重武器肯定就不能带上,你没有重武器了,八路军还怕你干什么?八路军在道沟里来去自如,能藏能打,能攻能守,形势有利,四面八方的八路军围聚而来,歼灭日军;形势不利,八路逃向四面八方,藏身村庄或地道,日军束手无策,大犍牛掉深井,有力使不上。日军的沟渠三米宽,三米深,是为了方便汽车和摩托车的行驶;八路军的道沟一米深,一米宽,而且拐来拐去,八路军猫着腰,一个跟着一个,可以在道沟里跑得飞快;日军的汽车开不进道沟,而摩托车侥幸进了道沟,也会因为拐来拐去而影响速度,变得比走路还慢。

那时候的冀南平原,变成了一道道迷宫,没有当地人引领,就算是数学家陈景润进来了,也走不出去。

除此而外,八路军和老百姓还发明了地道战,关于地道战,电影书籍上已经讲了很多。

除了挖道沟,挖地道,八路军还引领老百姓改造村庄。日军能够砌围墙,八路军难道就不会砌围墙?八路军带着老百姓用高高的围墙把村庄围起来,只留一个窄窄的进出口,日军要进来,只能从这里过,别无他途。万一日军攻进来,八路军从地道转移。不但如此,整座村庄都被八路军改造成了军事要塞,每一座房屋都有射击孔,你从外面看不到里面,但里面对外面看得一清二楚;你顺着胡同走进去,却发现胡同尽头是一个堡垒;你将房屋包围了,走进房间搜索,而八路军却顺着房顶迂回到了房屋外面,对你形成了反包围。

岗村宁村的囚笼战术是多年研究的结果,但是没有困死八路军。据说当年冈村宁次惊呼:土八路里有能人。

【2-19】

在敌后战场上,伪军远远多于日军。

伪军是怎么来的?冈村宁次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投降的伪军都是国民党地方军,这些地方军都是各派系的旧军阀,我要求各军长、兵团长等对国民党地方军进行诱降工作,结果非常奏效,从1942年春开始,这些将领陆续投诚,到1943年秋几乎全部归顺我军。

1942年10月8日,我曾到山东张店,检阅了该地杂牌军的投诚部队,并宴请他们……这些将领可以说对蒋介石不够忠诚,对国家民族倒有相当诚意。他们说:“我们不是叛国投死的人,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叛逆,我们是想和日军一齐消灭他们。我们至今还在接受重庆的军饷,如果贵军要与中央军作战,我们不能协助。这点望能谅解。”

当时,投诚的重庆系地方军有40万,其中华北部分就有30万。

冈村宁次所说的重庆系地方军,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杂牌军。

伪军也是中国人。

为了清除敌后战场八路军的威胁,以便抽出更多的兵力对付正面战场的国军和太平洋战场的美军,日伪军经常扫荡,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但是八路军是鱼,人民群众是海,日伪军刚一出动,八路军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八路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好,日军刚一出动,甚至日军还没有出动,八路军就知道了他们的行动。

当年,八路军策反了很多伪军。日本人不敢让伪军上正面战场,担心他们会阵前倒戈;日本人让伪军上敌后战场,很多伪军仍然身在曹营心在汉。毕竟都是中国人。很多伪军成为伪军都是身不由己。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1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