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游击队里有土炮,八路军需要攻坚战的时候,游击队就抬着土炮支援了。土炮是把老碗口粗的结实松木,一锯两半,中间掏空,然后用铁丝紧紧箍在一起。打仗的时候,给炮管里装上铁砂铁钉甚至瓷片一类的尖厉物品,点燃火药,前面的铁砂铁钉瓷片就会喷出去。土炮对日军的杀伤力很大,远远超过了枪支。枪子打过去,只能留一个弹伤,但是土炮轰过去,日军全身都是伤口,每个伤口里都是铁砂铁钉和碎瓷片,每个伤口都在淌血,土炮把日军打成了马蜂窝,日军军医在杀猪一样的嚎叫声中,需要耐心仔细地一个个剔出伤口里的碎片,往往还没有剔出干净,日军伤兵要么流血身亡,要么疼痛而死。

土炮威力巨大,但是对日军的炮楼无法构成威胁。土炮发射的铁钉铁砂打在炮楼的墙壁上,炮楼浑然无绝。八路军没有重武器,每攻下一座炮楼都要花费很大力气。

对付炮楼,只能用丨炸丨药包轰炸,而要轰炸,八路军又无法接近炮楼,怎么办?八路军就发明了土坦克。

土坦克,就是把松木板钉成长三米,宽一米半的床板,上面蒙上厚厚的棉被,棉被被水浸湿。攻打炮楼的时候,两个八路军爆破手藏身在土坦克下,胸前挂着丨炸丨药包,双手举着湿漉漉的床板,一步步接近炮楼,日军的子丨弹丨打不着床板下的八路军,打在湿漉漉的棉被上,吱吱作响,但无法穿透厚厚的松木床板。为了避免日军投掷手雷手榴弹轰炸土坦克,八路军神枪手和机枪一直瞄准炮楼的射击孔,只要日军一露头,子丨弹丨就飞过去。土坦克到了炮楼下,如果爆破手还活着,就在炮楼下挖一个洞,把丨炸丨药包放进去,轰炸炮楼。

然而,在日军严密的防守和交叉火力中,土坦克一般很难抵近炮楼。

八路军又发明了土飞机。

日军是野炮坦克飞机,八路军是土炮土坦克土飞机。八路实在太穷了,打仗的时候,每杆步枪才能配发四颗子丨弹丨,打完三发后,就一定会吹响冲锋号,和日军白刃战。所以,日军叫八路军为三枪八路。步枪里不是还有一发子丨弹丨吗?留着干吗?八路军很聪明,和日军拼刺刀,能够拼过,就节省一发子丨弹丨;拼不过了,就用这发子丨弹丨打死日军。

因为八路太穷太土,日军还叫八路军为土八路。

八路军的土飞机不是让自己坐的,而是让日本人坐的。

攻打炮楼的时候,八路军无法接近,就在炮楼外的壕沟里向炮楼的方向挖,日军也很聪明,八路从外向里挖,他们就从上往下,准备截断八路军的地道。为了引开日军的注意力,八路一般都会挖两条地道,一个是明道,一个是暗道。明道是故意让日军看的,暗道才是进攻的通道。暗道挖到了炮楼下面,八路就把火药堆在一起,一声巨响,炮楼被炸塌了。这就是土飞机,让日军坐的土飞机。

那时候八路没有丨炸丨药,都是火药,自己熬制的火药,威力不足,每炸一座炮楼都需要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火药。

【2-16】

由于日军的兵力十分紧张,首先要保证在正面战场上有足够的兵力与国军作战,伪军是不会去正面战场上的,日军也不会赶伪军去。伪军去了正面战场,不但帮不上忙,而且还很有可能帮倒忙,阵前反戈。所以,抗战时期所有的伪军都放在敌后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的兵力更是捉襟见肘,敌后战场上的日军就更少了。

一座炮楼,可以有几十个人把守,往往只有几个十几日军,剩下的都是伪军。伪军在日军的驱使和淫威下,不敢有任何反抗,只能逆来顺受。

有时候,八路军抓住伪军的特点,能够成功地策反伪军,这样的事例在抗战中很多。

八路军老兵说,有时候在激战间歇,八路军就展开了政治攻势,他们对着伪军喊:“都是中国人,过来吧,一起打鬼子。”伪军喊:“不能说,皇军就在跟前呢。”八路军喊:“什么皇军,是鬼子!”伪军不吭声了,八路军接着喊:“什么时候想通了就过来,随时欢迎。”八路军和伪军互相喊话,日本人听不懂,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后来,伪军果然就悄悄投诚了。

即使炮楼里日军人数稀少,但是八路军仍然难以攻破,因为没有重型武器。

8月20日的破袭战中,八路军129师终于拥有了一门山炮。

缴获这门山炮的,是129师新7旅旅长易良品。

易良品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猛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易良品担任772团团长。那时候刘伯承才是一个师长。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浴血西征,能够活下来的多不容易啊,哪一个不是百炼成钢?哪一个不是骄兵悍将?所以就派德高望重、豁达持重的刘伯承担任师长。而能够在这群威猛之士之士中担任团长,就知道易良品绝对不是等闲之辈。电视剧《亮剑》中说八路军772团团长是程瞎子,过黄河的时候,国军不让李云龙和他的新一团过去,李云龙跟在772团的后面过去了,772团的团长程瞎子高兴得屁颠屁颠。其实,当时772团团长名叫易良品,特别骁勇善战,人称“夜老虎”,比李云龙厉害多了。而且,八路军过黄河的时候,国军并没有阻拦,国军也知道八路军是到前线和他们一起打鬼子,干嘛要阻拦?《亮剑》真能瞎扯。

易良品是一名抗日名将,可以现在被人忘记了。这么勇敢的一名八路军将领,居然被人忘记,实在不应该。

百团大战开始的时候,易良品已经由772团团长升为新7旅旅长。

这天晚上,八路军袭击了河北省故城县的西高村附近的一座炮楼,炮楼里的日军求救,驻守德州的日军赶来增援,增援的有几百人,更有一门高头大马拉着的野炮。而那时候,八路军连野炮都没有见过。

日军增援心切,没有派出警戒哨,就急急赶来,他们经过西高村的时候,遭到了易良品新7旅的伏击。激战过后,日军逃跑了。

战场上留下了一门野炮,和六发炮弹,拉炮的高头大马被打死了。

八路军战士围着这门野炮,左看看右看看,稀奇得不得了,他们都知道这门大炮肯定威力巨大,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操作。

八路军打的是游击战,从来都是轻装上阵,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机动灵活,来去如风,没有重武器,即使有重武器也没法带。大家围着这门崭新铮亮的野炮,犯难了。带吧,没法带走,也没人会用;炸掉吧,又心有不甘,觉得可惜。

易良品和后方兵工厂取得联系,兵工厂派去了从南洋来的技术人员,将野炮拆开,涂上凡士林油,用白布小心地包裹,然后装在马车上,拉到深山里掩埋了,一同掩埋的还有六发炮弹。

这件事情很快就被人忘记了,连易良品也忘记了。

也就是在这一个月,希特勒着手实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预计投入4000辆坦克,5万门大炮和5000架飞机。还是在这一个月,德国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开始了,双方互相击落的飞机就有3000架。而八路军别说飞机和坦克,连野战炮也才开始拥有。

这就是差距。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整个二战时期,最不对等的一场战争。中国胜利了,但是是惨胜。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1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