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2-12】

1940年8月20日夜,后来被称为的百团大战打响了。

这天晚上,八路军的22个团一齐动手袭击日军,作战任务是破坏日军的铁路和公路,拔掉日军的据点。聂荣臻的晋察冀军区在河北境内,刘伯承的129师既有河北又有山西,贺龙的120师在山西境内。22个团一字摆开,目的就是要让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彻底陷入瘫痪。晋察冀军区,是115师一部班底发展起来的,另一部班底跟着罗荣桓去了山东,师长林彪此时在苏联养伤。

此前,日军已经察觉到了八路军在集结,在调动,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日军还以为八路军集结的目的,是为了进攻国军。这些在后方维持治安的日军,简直愚蠢到家。

按照时间来计算,井陉煤矿战斗应该是百团大战的揭幕战,井陉煤矿靠近正太铁路,要破坏铁路,必须拔掉这座驻有日军的煤矿。但是,当时谁也不知道这场战斗的规模会有多大,谁也没有想到这次22个团的破袭竟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了连锁反应。

东王村是石家庄市井陉煤矿边的一座村庄,李伯力在这里生活了80年。

李伯力说,那天晚上,大概是半夜时候,突然就响起了枪炮声,他一骨碌爬起来,隔着窗户向外望去,看到天空都是红的,枪声像爆炒黄豆一样,一直响到了天亮。他吓得缩在墙角,想看又不敢看。村子里的人都睡醒了,但是没有人敢走出门,没有人敢点灯,害怕灯光会引来枪子。天亮后,枪声停歇了,有一对对扛着枪的八路军走过来,大家很高兴,开了门去迎接八路军。大家都知道八路军是老百姓的军人。问他们日本人呢?八路军笑着说,都打死了。

指挥这场战斗的是杨成武。

杨成武是一名异常骁勇善战的将领。长征路上驰名全军的红四团是开路先锋,杨成武在该团担任政委,团长王开湘。飞夺泸定桥,奇袭腊子口,杨成武率队一次次从绝境中杀出一条条血路,到达陕北。

抗战开始,杨成武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参加了平型关大捷。

杨成武最为人称道的,是1939年的黄土岭战斗,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时,杨成武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华北治安战》这样记载阿部规秀: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于10月下旬对灵邱方面进行讨伐以后,率领独立步兵第一大队(大队长辻村宪吉大佐)到达涞源,当即命令担任该县警备的独立步兵第四大队(大队长堤赳中佐)进行讨伐准备。两讨伐队2日半夜,从长城线出发。辻村讨伐队3日晨,到达雁宿崖南方险峻的长隘路时,突然遭到共军的伏击,讨伐队立即展开攻击,极力奋战,但共军的士气也很旺盛,激战持续终日。 3日午后,旅团长得知雁宿崖情况后,立即采取措施增援辻村讨伐队。但是,共军在我增援部队到达以前,于4日凌晨前,即已撤离战场。

与日军激战的这支八路军,就是杨成武的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

八路军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战术,伤了阿部规秀的心,阿部规秀决心进行报复。两天后的黄昏,阿部规秀带着旅团部来到了河北省涞源县的黄土岭附近。

阿部规秀不知道,杨成武已经在黄土岭张开了口袋,准备把他们装进去胖揍。

第二天,杨成武命令一支部队与日军接战,然后逐步将日军引入黄土岭的包围圈中。

这个计谋,日军已经识破。《华北治安战》中记载:当面之敌并不与我正式交战,仅保持接触而潜伏于四周的山中,估计敌主力已向乔家河方向退却。次晨旅团长根据敌人的行动,作出以下判断,“敌以一部引诱我方,而主力向黄土岭附近集结,企图从我旅团背后,进行攻击。”因此,旅团作了返回部署。前夜以来的大雨虽已转小,但浓雾弥漫,遮蔽了视野。7日正午,各队开始行动时,潜伏于各山顶之敌,突然转入反攻,将旅团完全包围,各处展开了激战。

既然已经识破了,为什么日军还能中计?日然既然知道八路军向黄土岭集结,为什么还要去黄土岭?只有一种解释,擅长于山地作战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根本就没有把土八路放在眼里。他认为,即使进入包围圈,土八路也无法啃动日军。

就这样,阿部规秀带领旅团部进入了黄土岭村庄,把指挥部设置在一座独立的院落里。时雨后初霁,彩霞满天,身穿笔挺将军制服,腰挎战刀的阿部规秀举着望远镜瞭望,日军从独院里出出进进,一派繁忙景象,房顶上架起了天线。

这一幅画面被晋察冀军分区第一团团长陈正湘看到了,陈正湘判断出这座独院是日军的指挥部,悄悄命令军分区的迫击炮连上来。

所谓的迫击炮连,其实只有一门迫击炮,还是在平型关大捷中缴获日军的,炮手名叫李二喜。当时,这门迫击炮也仅有四发炮弹。

李二喜躲在山包后,以最快的速度架设炮管,调整炮位,连发两弹,都准确地落在了独院里。接着,李二喜又打出了剩下的两发炮弹。陈正湘在望远镜里看到弥漫的硝烟中,日军抬着死尸从屋子里走出。

李二喜轰炸的这户人家,阿部规秀当做指挥部的这户人家,户主人姓陈,他的儿子叫陈汉文。

那一年,陈汉文仅仅7岁。

陈汉文说,那一天,外面枪声不断,我们全家人都吓得不敢出门,房门关上。突然,门外传来了日本人的说话声,门被撞开了,进来了几个日本人,非常凶蛮,他们把我们赶到了炕上,用刺刀逼着我们,我缩在奶奶的怀里,非常害怕。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7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17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