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潘絜兹说,这天晚上,我们在山坡下度过了异常难捱的一夜。

5月16日拂晓,战斗就开始了。日军的飞机和大炮对着这1500人驻扎的山坡和村庄疯狂轰炸。村庄所有的房屋都倒塌了,潘絜兹跟着一群人跑到了麦地里躲藏,那时候,小麦已经快要成熟了,有半米多高。

轰炸过后,日军像蚂蚁一样从远处冲来了。张自忠命令道:“带枪的,留下!总部和政治部空手的,到山背后西北方向集合!”

那时候,武器非常缺乏,潘絜兹没有枪,所有文职干部都没有枪。

潘絜兹和没有枪的人像山背后的西北方向转移,路上突然遭遇了一股日军。日军架起机枪向着他们扫射,很多人倒了下去。人群里有人在大声喊:“有枪的站住,架起机枪来,打呀,不要等死呀!”

护送他们的国军士兵向日军还击,可是压不住日军的火力。

潘絜兹他们且战且走,翻过一座山,又翻过一座山,又下起了雨,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不断有人从悬崖上滚下去,也不断有人被日本飞机轰炸,倒下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到黄昏的时候,潘絜兹看到身边只有四个人。

他们牵挂着张自忠,可是他们又不知道此刻张自忠在哪里。

几天后,潘絜兹一行五个人饥肠辘辘,在山中辗转,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小洪山。小洪山驻扎着国军127师。127师隶属于22集团军司令邓锡侯的部队,来自四川。师长陈离曾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战功卓著。后来,127师在小洪山打游击,与***的新四军五师联系紧密,曾接济过***一部电台、部分军用地图和5000件棉背心。

127师师长陈离安排潘絜兹他们吃饭,得知他们是33集团军司令部的干部后,就说:“你们突围的当晚,收听敌台广播,张总司令已经阵亡了,但我方还不曾证实。”

潘絜兹不相信,总司令怎么会死呢?他身体强壮,指挥若定,足智多谋,和日军交战几十次,从无败绩,他怎么会牺牲呢?

潘絜兹想,这一定是日军的阴谋,是日军的谣言。

5月24日,潘絜兹正吃早饭的时候,陈离突然走进了屋子,他说,军政部已经接到了冯副司令的电报,张将军于18日在宜昌伤重牺牲。冯副司令,就是冯治安。

潘絜兹和司令部的四个幸存者互相望着,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1-68】

潘絜兹听到的,不是准确消息。一直到7月7日,国民政府才对外宣布了张自忠将军牺牲的经过和消息。

5月16日,潘絜兹这些没有枪的文职干部离开后,张自忠率领战士们顽强御敌。司令部参谋长李文田和苏联顾问多次请求张自忠趁日军包围圈没有形成,赶快转移,由手枪连和74师在后掩护。张自忠坚决不肯,他说:“总司令遇到危险就逃跑,前方战士怎么办?”苏联顾问和张自忠吵了起来,说按照苏军的作战条例,形势不利时,将军可以先撤离。张自忠笑着说:“将军的命就是命,战士们的命就是土疙瘩?”苏联顾问指着四周越来越多的敌人,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张自忠说:“包围有什么了不起的,和日本人血战到底就行了。”

张自忠指挥手枪连和日军作战,掩护苏联顾问撤退到安全地带。一发子丨弹丨击中了张自忠的左臂,他边用右手的手枪还击,边笑着对身边警卫员说:“我是上将衔,今天牺牲了,明年的今天一定很热闹呀。”警卫员要给他包扎,他说:“专心打鬼子,一点小伤,不要大惊小怪。”

特务连击退了日军进攻后,参谋长李文田被派到前方的74师阻击日军。张自忠身边只剩下了八个人。

日军又涌了上来,张自忠带着八个人阻击,头部被弹片擦伤,一名警卫员给他包扎。还没有包扎好,他的胸部又中一弹。又来了一名警卫员包扎,张自忠说:“我不行了,你们快走。”然而,警卫员仍然坚持给他包扎,他们舍不得丢下张自忠。张自忠说:“我这样死了很好,求仁得仁,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都很好。”

也许,张自忠在临牺牲的最后一刻,想到的是,终于能够以死明志了。

日军冲上了山坡。

这股日军的番号是39师团231联队。战后,日本出版了一本书籍,书中这样记载张自忠将军最后殉职的过程。

“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是冲锋队伍中的一把尖刀,他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站起来,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出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了一颗子丨弹丨,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

“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心起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刺之下,这个高大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中国最著名的抗日将领,死在一名日军的刺刀下。

战斗结束后,231联队长横山武彦大佐看着张自忠将军地装束和身上搜出的物品,觉得这是一个大官,就用担架抬到了距离战场20里的陈家集。在陈家集,与张自忠将军相识的日军第39师团参谋长专田盛寿仔细辨认,确定这是张自忠,师团长村上启作命令军医用酒精把张自忠的遗体擦洗干净,张自忠的身上共有七处伤口。师团长村上启作深为张自忠的精神所敬仰,命令赶制一口棺材收殓入棺,葬于陈家祠堂后面的土坡上,坟上立一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那个高大魁梧,仪表堂堂的将军,那个指挥若定,爱兵如子的将军,此后再没有出现在抗日战场上,他走进了历史传说中,他的故事会流传在一代代人的讲述中。他代表的是,中国的抗日军人。他不但赢得了中国人的尊敬,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

远在北平的张廉瑜此刻还在等待着能够和伯父张自忠见面,她说,5月下旬,我们突然接到伯父战死的噩耗,如同晴天霹雳,我们无法承受。当时,伯母患有子宫癌,住进了医院里,我们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她。家里人商议后,决定派伯父的儿子张廉珍去重庆奔丧。

张廉珍辗转来到重庆后,还没有来得及安葬父亲张自忠,又突然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匆匆赶到北平,而母亲已经去世了。他一走进家门,就昏倒在地。

张廉珍奔波多日,都没有见到父母最后一面。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6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16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