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1-61】

潘絜兹是著名的工笔重彩画画家,他擅长画古典人物,工笔细密,色彩明丽,人物形神兼备。很多中国画中的人物比例失调,过分夸张,不像人,而潘絜兹笔下的人物既有人的形状,又有人的神韵,望之令人思接万仞,神游八荒。

潘絜兹早年在北平上美术学院,跟着工笔大师徐燕孙学绘画。全面抗战开始的1937年,日本人打到了他的家乡浙江,美术教师潘絜兹投笔从戎,加入了国军的抗战队伍。而等到日本人被赶走了,他又重操画笔,成为了中国工笔画的一代名家。

潘絜兹参加过随枣会战,当时,他所在的部队是33集团军38师,和阮明刚、郭荣昌在同一个师里。

潘絜兹在来38师政治部工作前,有一位同事就告诫他说,38师是张自忠一手带大的部队,去了那里可要小心啊,张自忠军令很严的,打到最后一个人也不让退的。

在那一年的冬季攻势中,潘絜兹随同38师转战湖北钟祥,部队与日军血战八个昼夜,伤亡惨重,“弟兄们冒着风雪在战壕里匍匐着,用冻僵了的手指扳着枪机,没有水喝,没有东西吃,伤亡已达到了可惊的数目,活着的也都疲弱得不能支撑了。但总司令命令:不准退!”总司令,就是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

连续八天八夜的进攻作战,让部队极为疲劳,饥寒交迫,仅有的食物就是草根和积雪,战士们饿极了,就用手扒开雪层,拔掉雪层下的草芽充饥。每个人都饿得昏昏欲倒。第九天早晨,突然有人喊:“总司令来了,总司令来了。”38师的弟兄们像离散多日的孩子见到妈妈一样欢呼雀跃,阵地上一片欢腾。

总司令张自忠来到38师前线指挥作战,还带来了几尊苏联造的大炮,更带来了胜利的希望和信心。在这个他一手带大的38师中,老师长张自忠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只要他到来了,就一定能够打胜仗。38师老兵对张自忠的感情,可能只有新38师老兵对孙立人的感情才能媲美。新38师老兵说,战斗再惨烈,他们也不惊慌,因为知道孙立人将军一样会来救他们。38师老兵说,只要和张自忠将军在一起,前面纵然是刀山火海,也不眨眼地向前闯。38师,新38师,两支军队的番号都是38,可能冥冥之中真有一种不可预知的力量在安排。正因为战士们对老师长感情极为深厚,孙立人深陷牢狱,新38师老兵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探望。张自忠喋血南瓜店,38师将士痛哭失声,头缠白麻,夜袭日军,抢回了张自忠的尸骨。

将士同心,坚不可摧。

张自忠将军到来后,马上指挥38师反击, “机枪激响起来了,夹着轰然重炮的吼叫。敌人的,我们的,搅到了一起。弟兄们忘了一切地猛扑着,越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向敌人投掷手榴弹,甚至石块,终于敌人遗弃了一地的死尸、弹药、给养、用具等,狼狈地退却了。”

在此后不久的一次军训中,潘絜兹近距离看到了张自忠。潘絜兹眼中的张自忠身材挺秀魁梧,又浓又黑的剑眉,一双大眼睛不怒自威,但是又显得稳重典雅,一副儒将的气派。阮明刚在开会的时候也见到过张自忠,他眼中的张自忠身材高大,声若洪钟,下巴右侧有一颗黑痣,英气逼人,又让人畏惧。

那次军训中,出生在浙江的潘絜兹清楚地记得张自忠说一口浓重的北方话,谈吐幽默,要求大家要以必死的信心上阵杀敌,“我只是求心之所安,一切艰苦我是不怕的,我只有一个字:‘拚’,拚完算完。”

自从被人冤枉为汉奸后,张自忠每次公开讲话,都离不开死字。他被蒋介石“大赦”后,回到38师的第一句话就是:今日回来,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的。而三年过去了,他还是把死挂在嘴边,他尽管打了那么多的胜仗,歼灭了那么多的鬼子,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抗日英雄,可是,他还是没有忘记当初人们强加在他身上的侮辱,还是要去死,要以死证明他一生的清白。

熟读圣贤书的张自忠,身为武将,而骨子里是古君子,他终生都在追求完美。人们总喜欢用玉来比喻君子,说君子温润如玉,而张自忠就是一块没有丝毫杂质的碧玉,如果有了纤毫瑕疵,他宁愿玉石俱焚。是真名士自风流。这样的古君子真名士,现在已经绝迹了。

【1-62】

潘絜兹第二次见到张自忠是在1940年4月,那时候,发生在鄂北鄂西一带的枣宜会战已经打响。

一次战前会议上,在军部任职的潘絜兹担任记录。一天黄昏,张将军为军部各支部队布置战斗任务,分析了敌我形势,攻击的方位。张自忠的战前部署让潘絜兹眼前豁然开朗,错综复杂的战场形势一下子条分缕析,纤毫毕现。

会议结束后,张自忠没有吃饭,就带着两个33集团军的特务连和74师渡过襄河,向日军发起进攻。潘絜兹还没有来得及整理好会议记录,也跟着张自忠过河了。

襄河,是汉江的区域性称呼。汉江过了襄樊以后,襄樊境内下游百姓称它为“襄河”。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襄河因张自忠而闻名。很多人只知道张自忠渡过襄河与日军作战,壮烈牺牲,而不知道渡过的其实就是汉江。

而张自忠带领的这个74师也不是后来闻名遐迩的整编74师。整编74师的前身是74军,在抗战时期也一直称为74军,解放战争时期才将74军称为整编74师。抗战时期的74军被称为“抗日铁军”,王耀武任军长的时代是74军最辉煌的时代。当张自忠带着74师渡过襄河的时候,74军正在江西前线与日军激战。

74师隶属于55军,师长李汉章,装备简陋,战斗力一般。

枣宜会战进行时,正赶上南方的梅雨天气,天天都在下雨,战士们穿着草鞋,行走在民国时代的泥巴路上,“雨落着,脚踩着稀烂的泥浆,跌倒了又爬起,以急行的姿态追击北窜的敌人。这一日,我们到达南瓜店,那是5月8日的下午。”

潘絜兹对南瓜店这个后来关注度非常高的村庄有过一段描述:这是一个很小的破败的庄子,只有几间草屋,我们分到了一间发着霉烂谷草和牛粪气味的草棚,拥挤着勉强容下20多个人。总司令在我们隔壁,也一样是破烂不堪的草棚。多数的人却只能在雨地里淋雨,有人用稻草扎着棚子,也有在土坡边缘挖起洞子来的。用来避雨。

战士们正在扎着雨棚的时候,张自忠从草屋里走出来了,他对战士们说:“用了人家的稻草,要给钱的。”

战士们说,村庄里没有一个老百姓,日本人的骑兵这几天在骚扰,老百姓都躲进了深山里。张自忠对政治部的人说,老百姓躲进深山怎么吃饭,怎么生活,赶快派人把他们找回来。

潘絜兹和政治部的几个人刚刚动身,张自忠又说,一定要换上便衣,别惊扰了老百姓,对百姓说话一定要和气。

潘絜兹说,我们又冒着雨,踩着稀烂的泥浆出去了,傍晚我们从附近山上带回几个浑身淋得水鸡样的草屋的主人。总司令又出现在门口了,他亲热地对这几个狼狈不堪的人说:“打扰你们了,老乡,对不起呀!请你们回去检点一下,弟兄们有烧了你柴火,打坏了你盆子罐子,吃了你豆子没给钱的,都到我这里来,找我。现在,”他放高嗓子喊着那胖胖的矮子副官:“彭树林,每家给他20元,算是我们住了他的房子,用了他的东西。”

老百姓不要钱,但是张自忠一定要给。

第二天一早,74师就和日军交手了。

74师的对手是日军独立混成第14旅团。全面抗战开始后,日军现役兵力严重不足,就将预备役部队编为独立混成旅团。这些混成旅团本来是负责日军占领区治安的,可是前线日军兵力入不敷出,就将这些旅团派往战场,每个旅团人数大约5000人,配置有炮兵和工兵。这些旅团的装备不如正规师团下属的旅团,但是仍然胜过中国军人的装备。后来,日军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战线越来越长,战争越打越大,日军动员全国男子参战,到抗战结束时,日军除过170个师团外,还编制有104个独立旅团。日本,真的是全民侵略。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是一点也不友好的。我们绝对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日本人民是善良的,在那样邪恶的土壤里,永远也长不出善良的树苗。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5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15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