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1-60】

李先念的游击队一直与张自忠的国军友好合作,共同抗击日军。

李先念是对红军有大功的人,当初红一方面军饥寒交迫,是李先念抢先打下了懋功,迎接红一方面军的到来,给他们送来了救命的粮食,电视剧《长征》中有这一情节。在西路军面临灭顶之灾,又是李先念带队穿越星星峡和戈壁滩,挽救了一大批红军干部的性命。这一时期,李先念的职务是西路军军事委员会委员,30军军长,红四方面军的战士都亲切地称他为“西路军军魂”。抗战开始,红军接受改编,李先念在129师做营长,有人说这是连降六级,有人说他遭受了诬陷。129师都是红四方面军的战友。从红一方面军调来的,老成持重的刘伯承任师长,红四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徐向前担任副师长。

此后,八路军深入敌后,李先念率领160名战士,进入了湖北,以新四军豫鄂独立大队番号,与敌作战。几年过后,李先念将160人扩充到了9000人。

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李先念带着自己一手发展起来的军队加入,组建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

八路军新四军武器简陋,为什么作战勇敢?一位亲历者说,八路军新四军都是自愿参加的。在沦陷区里,青年男子不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就会被抓去当伪军。所以大家都喜欢去家乡附近的队伍,而打鬼子打伪军就是保家乡,保卫的是真真正正的家乡,能不拼命吗?

张自忠来到湖北不久,随枣会战就开始了。

随枣会战,就是发生在湖北随县和枣阳一带的会战,而随县和枣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大别山横亘于东,桐柏山虎踞于北,大洪山龙蟠于南,再向南,则是辽阔汹涌的长江江面。第五战区李宗仁雄踞于此,进可攻击武汉的日军,退可坚守四川大后方。当年,缺乏重武器的国军,唯有依靠山河天堑进行阻击。

而与第五战区对峙的,是日军精锐的第11军。第11军是在武汉会战时才编成的一个军,仅仅看看第11军的历任司令官,就能够知道这个军何等骁勇,第一任司令官冈村宁次,第三任司令官阿南惟几,第四任司令官冢田攻,第五任司令官横山勇,而横山勇,在1943年到1944年,更是直接指挥进攻常德、衡阳、桂林的日酋,在占据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进攻中国军队,成就了余程万、方先觉、阚维雍的一世英名。

随枣会战,是中国战场上最精锐的日军第11军第一次单独与中国军队作战。时,11军司令长官为冈村宁次,这是一名中国人最熟悉的日本鬼子,因为他后来给八路军的华北敌后战场制造了极大的麻烦。

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会战,只是交战地点有交叉。张自忠将军牺牲在枣宜会战,而很多报刊错误地认为张将军牺牲在随枣会战。

坚守在第五战区右翼的是王瓒绪的29集团军和张自忠的33集团军。29集团军是装备极为简陋的川军,那时候,川军被认为是作战能力最差的军队。张自忠的33集团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张自忠预感到恶战在即,他写信勉励33集团军各位将领,信中说:

今日之事,我与弟等共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是敷衍,大家敷衍。一切敷衍,我对弟敷衍,弟对部下也敷衍;敌人未来我们是敷敷衍衍地布置,敌人既来我们也是敷敷衍衍地抵抗,敷衍一下就走。这样的做法,看起来似乎聪明,其实最笨;似乎容易,其实更难;似乎讨便宜,其实更吃亏。因为今天不打,明天还是要打;在前面不打,退到任何地方还是要打。完是一样完,牺牲是一样牺牲,不过徒然给世人嘲笑。所以这条路的结果,一定是身败名裂,不但国家因此败坏于我们之手,就连我们自己的生命,也要为我们所断送,这就等于自杀。所以这条路是死路,沉沦灭亡之路。

我与弟等同生死、共患难十余年,感情逾于骨肉,义气重于同胞,我是不忍令弟等走这灭亡的死路。弟等夙识大体,明大义,谅自己也绝不肯走这条路。无疑的我们只有走另一条路,就是拼。我们既然奉命守这条线,我们就决心在这条线上拼,与其退到后面还是要拼,我们就不如在这条线上拼得有价值、有意义。我们这一次一定要同敌人在这条线上拼到底,拼完算完,不奉命令,绝不后退。

我与弟等受国家豢养数十年,无论如何艰难,我们还拼不得吗?幸而我们的拼,能挡住了敌人,则不仅少数的几个人,就连我们全军也必然在中华民国享着无上的光荣,我们官兵也永远保持着光荣的地位;万一不幸而拼完了,我与弟等也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四万万同胞父老,我们没有亏负他们的豢养,我们亦不愧做一世军人。所以,这一条路是光明磊落的路,是我们唯一无二应该走的路。

我与弟等参加抗战以来,已经受了千辛万苦,现在到了最后的一个时期,为山九仞,何忍亏于一篑,故惟有盼望弟等打起精神,咬紧牙根,激励部下,拼这一战。我们在中国以后算人,抑算鬼,将于这一仗见之。

这封信语气诚恳,感人肺腑,读来和风细雨,然而却又隐含雷霆之声。

延安的《新中华报》评价这封信为:“正气浩然,字字是泪,字字是血。”

张自忠将每一次对日作战,都当成了最后一次。每次对日作战,他都抱着必死的信念。

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抗战老兵说,张司令从小阅读圣贤书,满脑子都是舍生取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有最后的以寡击众,为国捐躯。

随县是阮明刚的家乡。

阮明刚说,当时天都打红了,夜半时分,没有月亮,但是地面上的一草一木都能看清楚。他们一个连与日军交战,一天一夜就牺牲了80多个人。团长派一名传令兵来要求他们撤退,但是,已经撤不下来了。传令兵赶到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攻上了阵地。传令兵担心团长的手令会落入日本人手中,就一口吞吃了,打完了手枪里的所有子弹,从地上捡起一杆步枪和日本人拼。日本人还在蜂拥而来,连长让阮明刚和另外两个机枪手趴成一排,拼命向日本人扫射,这样才打退了日本人。

部队从阵地撤下来的时候,全连幸存的不到20个人,包括那名传令兵。

阮明刚属于38师,师长黄维刚。

几天后,日军增加了3000人,继续围攻38师的阵地。黄维刚指挥部队一连击退了日军多次攻击,伤亡惨重。黄维刚向张自忠请求援兵,张自忠已无援兵可派,张自忠斩钉截铁地说,北进之敌被我第22集团军击退;敌后路已被我第22集团军截断;请你告诉各指挥官,只准前进,不准后退,敌人即将被我全部击溃。我们困难,敌人比我们更困难,要坚持最后五分钟去争取胜利。你要集中力量,向敌人猛攻。

38师英勇奋战,终将日军击退。

第10军孤军奋战,援军在哪里?

其实,有限的援军一直在向衡阳靠拢,可惜一直无法冲入日军的包围圈。

《日军战史》记载“敌人之援军三个师,已于其间到衡阳附近,但经我第四十师团迎击之后,弃衡阳而掉头南下。”

这支援军是国军62军,从7月31日直到8月2日,62军一直与日军40师团激烈战斗,战况同样极为惨烈,甚至发生了白刃战和肉搏战,多位团长营长阵亡。后来,日军围攻,62军不得不退出战场。

除了62军,国军还有四个军参与了救援,分别是74军、79军、46军、100军,另外还有从广西全州高速开往的一个坦克团,可是,日军11军是当时中国战场上最强的一支部队,下辖8个师团,国军5支救援部队都无法冲破日军第11军的防线。

桂调元是46军防御战车炮营的排长,当时,桂军成立了两个炮兵营,所购买的大炮是德国造苏罗通战车防御炮。一个炮兵营给了46军,一个炮兵营给了31军。

桂调元说,1943年5月,他所在的部队在湖南宁乡、汉寿一带防守,打了很多仗,后来,退到洞庭湖边防御。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1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