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此后,第10师团担任主攻的冈田旅团因为伤亡惨重,失去了攻击能力,只能监视59军的动向。时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空气澄净,能见度很高。59军的将士一冲过来,日军就撒开脚丫子一路狂奔,他们把战场当成了操场,把战争当成了中学生秋季运动会。

第七天,第十师团的另一旅团稻谷旅团赶到了。强攻不成,他们改为偷袭。

夜晚来临了,日军精锐沿着淮河西上,攻占59军后路。59军的精锐针锋相对,也开赴潢川以西迎击日军。杀声震天,自夜达昼。

城外激战正酣,然而,潢川城南一直风平浪静,张自忠的军部就驻扎在城南。

午后,一队日军骑兵出现了,他们向城南发起了突然袭击。当时,张自忠身边只有一个营,就是军部警卫营。

突遇强敌,情况危急,日军骑兵就在眼前几十米的地方来回奔突,身边的参谋劝张自忠赶快躲避,张自忠毫不畏惧,拔出手枪,带着警卫营阻击日军骑兵。黄昏时分,日军骑兵终于被打退。

第11天,日军依靠重炮坦克攻陷了潢川西面的阵地,59军所有将士退入了潢川城中。

日军集中所有大炮,炮口对准潢川城,炮弹雨点般落在城中。城中所有的房屋都已倒塌,城墙也被轰开了一处缺口。接着,日军站在上风口,向潢川城里施放毒气,毒气浓度被前几天加重了几倍,坚守潢川城的59军将士伤亡惨重,连180师师长刘振三也两次昏迷。张自忠紧急传令下去,让大家把毛巾浸上肥皂水,捂在口鼻上,以挡毒气。

毒气过后,日军又发动了攻击,大队日军从城墙缺口处蜂拥而入,张自忠挥舞手枪,冲上大街,冒着枪林弹雨,冲向城墙缺口。军长如此神勇,战士们岂能怕死?潢川城里,凡是能动的将士,都拿起刀枪,呼喊着迎向日军。手榴弹爆炸声震耳欲聋,喊杀声撕心裂肺,刺刀和大刀在阳光下如雪片般飞舞,战争进入了最惨烈的白刃战。

日军仗着人多,还在不断涌入城里,战士们虽奋力拼杀,然而难以抵挡,形势万分危急。

张自忠观察了形势,立即组织起一支敢死队,贴着城墙摸到了缺口处,突然发起攻击,将日军截为两段。然后,敢死队像楔子一样死死地楔入了缺口,而冲入城里的日军,则一个个被国军斩杀,一个不留。

第12天,日军将潢川县城团团包围,第10师团决定全歼张自忠的59军。

在日军的作战单位中,师团人数对等于中国的军,而日军的第十师团是日军甲种师团之一,也是早期的17个师团之一,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59军的班底是西北军,属于人们传统意义的杂牌军,装备低劣。抗战初期,日军一个师团的战斗力最少相当于中国三个军的战斗力,即使像当时整备最好的第五军,也无法与日军一个师团进行抗衡。而现在,杂牌军的张自忠59军,居然抵挡了第十师团12天的进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午夜,59军坚守潢川12天的任务完成了,孙连仲下令撤退。

然而,四面城门都被日军围困,如何撤退?

独立旅旅长安克敏命令战士们用大刀挖掘城墙,那时候,北方小城的的城墙都是夯土垒成,一刀下去,就剜出了一大片。

天亮后,日军重炮猛轰县城,然后奋勇冲进城中,却发现,潢川城里满目焦土,已成废墟,59军早就无影无踪。

潢川保卫战结束后一个月,武汉会战结束了。

潢川保卫战结束后两个月,南岳会议召开了。

南岳会议是抗战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他的价值相当于中共历史上的遵义会议。

南岳会议上,蒋介石总结了第一阶段抗战的得失,确定了第二阶段抗战的方针,这就是: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战;加强敌后方之控制与袭扰,化敌后方为前方,迫敌局促于点线,阻止其全面统制与物资掠夺,粉碎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企图;同时抽调部队,轮流整训,强化战力,准备总反攻。

当时,欧洲战场也烽烟滚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对中国来说,是第一个绝对的利好消息。而第二个绝对的利好消息,则是两年后日本偷袭珍珠港,让美国和中国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所以,南岳会议上,蒋介石也确定了以后的战略部署:我们的战略,就是要使中国抗战能达到与世界战争同时结束的目的。在欧战没有结束,世界问题尚未解决以前,我们若急求速了,妄想与日本妥协讲和,这就是自取失败,自取灭亡!

这句话通俗的解释就是,我们不会灭亡,我们不会妥协,但是我们也不求速生,我们要与欧洲战争一起结束,然后与胜利者共同瓜分胜利果实。

欧洲战争,让大量的欧洲国家,包括苏联,和中国站在了一起。中国不再是独立抗战了。

中国战场上,国军不再与日军死拼,国军要保存家底,多发动游击战。

蒋介石确实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梁天恩所在的桂军被派到了敌后战场,与日军进行游击作战。当时在敌后游击作战的,不仅仅有八路军和新四军,还有大量的国军精锐部队。

南岳会议后,国民政府军中,旅的编制撤销,59军独立旅旅长安克敏任180师副师长。

在电视剧《亮剑》中,都到了百团大战时期,南岳会议都结束两年了,陈赓居然还任旅长,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亮剑》的硬伤太多了,我都不好意思再说了。奇怪的是,这样漏洞百出的电视剧居然一再热映,可见我们的抗战历史知识贫乏到了何种地步。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1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