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守卫宿县的是钢七军171师,师长杨俊昌。
抗战一开始,钢七军就奔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171师作为钢七军的主力部队,与日军连日死战,据老兵们回忆,曾经在一天之内,日军攻占了171师阵地七次,又被171师的敢死队夺回了七次,而带领敢死队反击的,是桂军的情报头子唐如儒,一名文职官员。171师师长杨俊昌的指挥部距离前沿阵地不到100米,几次日军都冲到了指挥部门外,杨俊昌操起机枪准备迎击,警卫排拼死搏杀,将日军又赶了回去。
在徐州会战中,171师仍旧居功甚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当时,171师剩余兵力不足1000人,撤退到宿县西寺坡镇时,杨俊昌突然接到集团军司令廖磊将军发来的电报,询问兵力情况。桂军老兵们判断说,当时杨俊昌不想让老长官知道171师伤亡惨重,害怕他伤心,毕竟都是从广西翻山越岭走出来的亲兄弟,就谎称说171师还有三四千人。廖磊将军指令,派出一小队人马保卫李宗仁长官的安全,李宗仁长官此时在距离宿县不足10公路的符离镇,另外的人马开往宿县,坚守三天。
杨俊昌没有想到廖磊询问171师的伤亡情况,是向他下命令的。现在既然长官下达了命令,杨俊昌只能硬着头皮接受。
杨俊昌派出200名久经沙场的战士去保护李宗仁长官,其余的800人开往宿县。
那时候的宿县县城很大,比蒙城县城大好多。800人坚守宿县,十万日军来攻,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说岳全传》中,岳飞率领800岳家军仅用三天大破金兀术的十万拐子马,那是演义评书,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800人就是捉十万头猪,捉三天也捉不完。
杨俊昌也明白无法坚守,但是他已经骑虎难下。
桂军老兵们回忆说,因为人数太少,不可能像周元将军那样在城外伏击日军,杨俊昌就把800人全部带进城中,让老百姓出城躲避,桂军闭门坚守。刚刚布置停当,日军的先头部队就到了,是上千骑兵。杨俊昌仿效诸葛亮的空城计,城墙上偃旗息鼓,鸦雀无声,日军不知道宿县城里到底有多少国军,也不敢贸然进攻。相持良久,日军派出小部队向东西两门佯攻,埋伏在城垛口的桂军突然跃起,用机枪狠扫日军骑兵,日军慌忙后退。此后,一直到夜晚,日军都在远远观望,不敢再行进攻。
其实,当时只要日军千余骑兵发起猛攻,不消多久,宿县就会被攻破。但是,日军看到城墙上那些戴着钢盔的脑袋,知道是骁勇善战的桂军,始终不敢进攻,等候后面的大部队。
夜晚来临了,站在城墙上的桂军看到遥远的地平线上,日军的火把如同天上的繁星,坦克巨大的引擎声也隆隆传来。手下将官劝杨俊昌赶快撤走,如果日军增兵,今晚攻城,宿县一举可下。杨俊昌不同意,他认为如果没有坚守,就弃城而去,这个责任承担不起。手下将官又说,这点兵力与庞大的日军作战,是无畏的牺牲,不如保留种子,日后再与日军死拼,赶快脱离险境。杨俊昌还在犹豫不决,手下将官催促说,别再犹豫了,再过片刻,想走都无法走脱了。杨俊昌望着城外日军的火把越来越多,即将对宿县形成包围圈,他长叹一声说:“走也是死,不走也是死,与其都是死,不如让我一人死,给大家留条活路。”
就这样,杨俊昌带着171师仅剩的800人撤离了宿县。而日军的先头部队因为踟蹰不前,贻误战机,等到他们攻城的时候,才发现宿县空无一人。
后来,蒋介石要枪毙弃城撤离的杨俊昌,李宗仁、白崇禧、廖磊、李品仙等桂军高级将领力保陈情,杨俊昌才换来10年监禁。等到杨俊昌出狱的时候,抗战已经结束了,桂军老兵们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都感叹唏嘘,抗战正酣,而桂军一员虎将却深陷牢狱,空怀杀敌之心,不能奔驰疆场,悲夫!
这天晚上,李宗仁也多次遭遇险情。
大撤退的时候,参加徐州会战的兵力最雄厚的是汤恩伯军团,汤恩伯曾让李宗仁随同他的军团一起撤退,可是李宗仁担心汤恩伯军团为了保护他,而行动受到限制,就没有答应,只带着长官部上千人撤退,这上千人,其中有一多半是没有战斗力的文职人员。廖磊将军听到李宗仁带着长官部撤到了宿县符离镇,而171师也在宿县,便命令师长杨俊昌分出一部分兵力保护李宗仁,其余的人马奉长官部命令,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后来,李宗仁回忆道:
沿途皆有敌机跟踪轰炸,然在大平原之上,部队分散前进,敌机杀伤力甚小。越过津浦路以西地区后,某次吾人正在一大村落造饭休息,忽为敌侦察机发现。该机兜了个圈子,即行离去。我知其情不妙,匆匆饭毕,即令全体人马离开该村。我们走了不及二三里地,突有敌轰炸机二十余架比翼飞来。一阵狂炸,将该村落顿时夷为平地,而我辈竟无一人死伤,亦云幸矣。又一次,我们在途中被数架敌轰炸机发现,我们遂作紧急疏散,匍匐于附近麦田中,敌机群在我们上空低飞一转,并未投弹便匆匆飞去了。此时敌机如集中狂炸一阵,则吾辈千余人将无噍类了。又一次在宿县东南,几与敌骑数百人相遇,敌我相去极近,而却“交臂相失”,否则其情况也就不堪设想了。
我们自东边绕过南宿州,足足走了一整天,抵达涡河北岸,与第七军来接的部队共一团人相遇。涡河桥梁、渡船皆毁,人、物渡河已感困难,随行汽车数十辆自然更无法携带,乃悉数在河边焚毁。渡过涡河,进入第二十一集团军防地,才完全脱离了敌人的包围。
徐州大撤退中,有23名女兵被日军俘虏,她们遭受了惨绝人寰的折磨,可是几十年来一直不为人知。
1938年,日本女记者千田夏广意外发现了一张日军在徐州拍摄的照片,照片上有两名女子随同日军作战。此后,这名日本女记者开始寻找照片上的这两个女人,揭开了徐州会战中最悲惨的一幕。
照片中的两个女人是中国女战俘,她们是徐州会战中,被俘的中国护士里的其中两位。
徐州会战后期,23名中国护士被俘,日军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第六联队长小男一雄将中国女战俘带入密林中,秘密成立随军妓院,这就是日军在中国最早的慰安所。这些中国女护士每天都遭受日军上百人强奸,稍稍反抗,就遭到毒打。
强迫中国女战俘做慰安妇的消息,一直被日军严密封锁。日军从徐州的密林撤走时,小男一雄下令焚烧慰安所,不留下丝毫蛛丝马迹。第五战区长官部曾经多方营救这23名女战俘,可是一直未果。后来,长官部提出愿意用日军战俘来交换这23名女兵,而日军谎称战俘死于中国军队的炮击中。
然而,第五战区长官部一直不相信日本人的说法,但是苦于没有证据。中国军人能够想到这些女战俘的命运,他们心中充满了悲愤。
那23名中国女战俘以后是什么结局,谁也不知道。
中国军队决定报复日军。
1941年的秋天的一个晚上,桂军一个营的士兵偷袭了河南信阳的鸡公山,山下有一座日军的野战医院,桂军士兵将守卫的日军全部杀光后,又杀死了日军所有伤兵,然后以牙还牙,轮奸日军女护士。天亮后,桂军战士杀死了日军所有女护士,撤回营中。
这件事情没有记载在任何文字中,只留存在老兵们的传说中,我相信: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