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三天后,中国军队完成了合围任务后,李宗仁下达了全线攻击令。日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阵脚大乱,狼奔豕突,向北逃窜。
台儿庄战役,李宗仁率领的杂牌军,以伤亡2万将士的代价,击溃了日军两个最精锐师团的进攻,横行一时的第十师团濑谷支队被歼灭大半、第十师团另一个旅团坂本支队也被消灭过半,第十师团彻底被打成残疾,第五师团也伤痕累累。台儿庄战役,是全面抗战以来,战果最辉煌的一次战役。
台儿庄大捷后,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亲自来到台儿庄城外,为坚守在台儿庄的仵德厚颁发奖章,当时的报刊也报道了仵德厚坚守台儿庄的事迹。仵德厚由营长升为团长。
台儿庄战役也引来了各国军人的观摩,其中有一名来自美国的军人名叫卡尔逊。
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卡尔逊当时是美国海军部观察员,军衔是中校。
台儿庄激战正酣的时候,卡尔逊就来到了前线,会见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还进入台儿庄,与一线守卫的池峰城会战,他至始至终看到了台儿庄激战的场面。
日军被击败后,卡尔逊有来到了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台儿庄,他在给美国海军部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日本人没时间掩埋他们的死者,到处都有黑色的残骸,说明直到最后一分钟,日军还在焚烧战死者的尸体。走到北部城墙外的田野上,我们看到了四辆被炸毁的坦克,坦克兵肿涨的尸体躺在外面。这种坦克是中型的,每辆配置一门54毫米口径的大炮和两挺6.5毫米的机枪。城北两英里的邵庄有个被中国军队摧毁的日军炮兵阵地,有近300匹战马被击毙。炮群周围的地面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弹坑。几辆弹药卡车和拖车翻倒在这些房子的一侧。房子的墙壁变成了碎石瓦砾。墙内有25或35匹马的尸体,其他地方也到处横着马尸。显然是中国军队155毫米的大炮准确地击中了这个地方。”
美国人的叙述笔法很精细,他们能够由表及里,透过结果来分析原因。卡尔逊留下的这份报告,带给我们的阅读快感远远超过当时古板的新闻报道。当然,今天的新闻报道更为古板无味,削足适履的新闻写法,让新闻作品变成了木乃伊,缺乏鲜活的血液和灵魂。
卡尔逊在台儿庄战役后,还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信,写到了他在中国抗日战场的所见所闻,写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顽强,也写到了中国武器的简陋落后,他在信中还说:“美国一定要援助中国,中国人应该获得援助用于抗日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问题了”。
我们无法知道卡尔逊的这封信件能够给罗斯福和美国援华的最后拍板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美国确确实实是从1938年起开始偷偷援助中国,并对日本开始进行禁运。两年后,美国将禁运范围扩大到了一切战略物质,包括任何机械和仪器。三年后,美国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并规定不能让一滴石油进入日本。日本的坦克和飞机没有石油,就像饿汉没有了面包,他们孤注一掷,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结果加速了灭亡。
关于卡尔逊,我在后面的《百团大破袭》中将要详细写到。这个喜欢冒险的美国人,后来来到了根据地,跟着八路军学习游击战术,并将这些“零敲碎打”、“鸡鸣狗盗”的游击战术运用到了美国的太平洋战场,给了日军极大的杀伤。
再后来,美国的西点军校增加了游击战课程,而课程的内容,就是讲解卡尔逊从中国八路军那里学到的游击战战术。
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在台儿庄惨败,引起日本大本营的极大震惊。
台儿庄大捷后,日军看到徐州附近集结了中国大量部队,便命令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不惜一切代价拖住中国军队,又火速纠集了13个师团将近40万人,向徐州方向疾进。抗战初期,日军的师团都是满员师团,而最大的师团,就像56师团,最多的时候达到三万余人,配置有飞机。此时,徐州一带的中国军队多达64个师,60万人。国军60万对付日军40万人,没有胜算,因为国军的装备和日军远远不能相比,而且徐州一带平原丘陵,最适宜日军机械化部队调动。再加上60万人聚集一地,后勤补给线又时时遭受日军轰炸,吃饭成了大问题。所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经武汉最高军事会议决定弃守徐州,向河南、安徽的山区撤退。
即使撤退,中国军队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59军老兵李长维说,国军依靠双脚一天一个撤退一百多里,而日本的卡车和坦克只有三四个小时就赶上了。而且,国军的撤退方向,日军的飞机在天上看得清清楚楚。这时候,可能国军还没有撤入山区,就会被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全歼。
李宗仁留下了两支部队阻击日军,这两支部队都是李宗仁的起家部队桂军。
梁天恩参加了这次阻击日军追击的作战,他说,在那种情况下,谁都知道留下来就意味着死亡,这是丢卒保车之计。然而,除过这种办法,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让谁留下来阻挡洪水一样席卷而来的40万日军?李宗仁选择了自己的桂军。
留下来以死阻敌的两支桂系军队是:钢七军第171师师长杨俊昌率领的一个团,坚守宿县,阻击沿津浦线南下的日军;48军173师师长周元率领的一个团,坚守蒙城,阻击蚌埠方向西进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