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采访过的多名抗战老炮兵都说,日军的大炮只要瞄准后,就能够直接发射。而国军的大炮,要瞄准需要先试射,试射之后再校正,校正之后再瞄准,瞄准之后再射击。所以,每次与日军作战,我们的大炮刚刚试射,就招来日军的炮火覆盖。而且,日军的飞机大炮配合非常密切,飞机轰炸的地点和大炮攻击的地点,距离不会超过几十米,我们的炮兵阵地一旦被日军飞机发现,就几乎没有逃生的可能。而且,就算不被日军飞机发现,就算我们向日军先行发炮,仍然会被后发的日军炮火摧毁。我们的大炮还在试射校正,而日军的炮火已经密集而至。我们打对方一炮,而对方已经还击十炮了。
有一部电视剧叫做《中国兄弟连》,里面就有这样一个情节,兄弟连在转战途中,搜罗到了国军一个炮兵排长,一起伏击日军的毒气运输车。炮兵排长先发射了一发炮弹,兄弟连连长袁学勇说:“打高了。”炮兵排长说:“我再调调。”这就是试射。
那么,遇到我们的炮兵与日军的炮兵对射,该怎么办?
只能运用游击战。
【1-27】
老炮兵说,每逢作战的时候,与日军炮兵对射,我们的炮兵不能轻易发射,先掩藏起来,让监视兵用暗号语言报告日军炮兵的位置和距离。
当日军的炮兵前进到了我们大炮的有效射程之内,我们的大炮赶快集中发射几发炮弹,然后所有人推着大炮赶快转移阵地,因为我们的大炮刚刚在敌人的队伍中爆炸,日军的大炮马上就会还击,而且还击的力度远远超过我们的大炮。所以,我们的大炮在发射以前,先要看好退路,一打就跑。
不但我们的大炮比不上日本人的,我们的防御工事也无法抵挡日本人。我在《衡阳保卫战》中写到,方先觉的第十军在构筑张家山阵地的时候,使用的是美国水泥,所以,日军的炮弹落在工事上,只能打出一个白点。而这个时候,美国还没有与日本开战,根本不可能把美国水泥漂洋过海运往中国,中国的防御工事都是用砖头和白灰制造的。砖头,是用泥土烧铸的,四四方方;白灰,是用石头烧制的,富有粘性。至今在中国一些偏远的山村,还能看到用砖头和白灰盖起的青色瓦房。
那时候,在山西作战的国军,好一点的,就用砖头和白灰盖起防御工事;差一点的,就挖个窑洞进行躲藏。然而,日军有各种炮,除了重炮外,还有野炮、山炮、步兵炮、平射炮、曲射炮等等,每一种炮弹攻击这种防御工事的时候,都像快刀切豆腐一样。口径大的炮弹,轰炸力强;口径小的炮弹,穿透力强。所以,国军唯一能够做的,只能是被动挨打。白天,日军的炮火将国军的阵地摧毁了,国军只能趁夜间抢修。日军对国军的大炮具有压倒性优势,而国军对日军的大炮无可奈何。
除了大炮,还有坦克。
那时候在中国战场上,坦克还是一个稀罕物件。中国无法制造这种武器。中国的兵工厂能够制造一些低劣的大炮,但是无法制造坦克,因为中国在炼钢炼铁方面达不到相关标准,即使制造出大炮,大炮也常常正在发射的时候,突然炸膛,将自己的炮兵炸死。
老兵们说,那时候国内战场上数量极为稀少的坦克,是从德国进口的,但是也只装备了几个德械师。
所以,当坦克出现在山西战场的时候,士兵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们用枪射,用刀砍,但是坦克毫发无损。
后来,中国士兵用挖壕沟的方式阻挡日军的坦克,然而遇到这种情况,日军就会出动类似于今天的推土机那样的装置,将堑壕铲成斜坡,然后坦克再爬上来。
飞机、大炮、坦克,都对中国军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我们平时总是说艰苦抗战艰苦抗战,如果没有亲耳聆听老兵讲述,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当初艰苦到了这种程度。
抗战老兵阮明刚说,那时候中国的军人面对日军的坦克,只能用手榴弹炸。我们没有飞机,没有反坦克炮,只有手榴弹。
日军的坦克开来了,战士们就身上缠满了手榴弹,偷偷地匍匐到了日军坦克下面。手榴弹爆炸了,坦克也被炸坏了。我们在电影中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但是,老兵们说,这种办法多数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手榴弹碎片的威力,不能击穿坦克的钢板。
阮明刚说,当年,我们的战士是用一种更为悲壮惨烈的方式炸坦克。
日军的坦克开来了,战士们分成几组,匍匐接近坦克。坦克的炮塔和机枪可以转动360度,所以很多的时候,战士们还没有靠近坦克,就牺牲在半路上。第一批牺牲了,第二批再出发。
终于接近了坦克。如果没有被机枪扫射,没有被炮火打中,没有被履带碾压,我们的战士就踩着履带,爬到了坦克的上面,把引燃的手榴弹从坦克盖子上面塞进去。我们的战士塞进去,日军扔出来,我们再塞进去,日军再扔出来。没有办法,我们的战士就把手榴弹塞进去后,爬在坦克的盖子上,让日军扔不出来。一声爆炸,坦克停止了,我们的战士也牺牲了。
为了炸一辆坦克,我们要牺牲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战士。而更多的时候,牺牲了几十名上百名战士,还是无法炸毁日军一辆坦克。
而明知道会牺牲,战士们还是抢着去炸坦克。
因为有一种爱国的信念在支撑着中国军人。
忻口会战中,有一个用防御炮轰击日军坦克的经典战例,这个战例曾经登载在当时的报纸上。
当时,国军在围墙内防守,日军在围墙外进攻。夜晚,暂时休战。国军在围墙上偷偷挖掘炮眼,不能发出响声,不能让日军察觉。当洞口快要穿透墙壁的时候,就停止挖掘。当天山西天寒地冻,土地坚硬如铁。为了便于挖掘,战士们用滚水浇注,化开坚冰,这样才方便挖掘。炮眼凿好了,炮兵将四门防御炮偷偷地拉到围墙下,炮管伸进了炮眼里。日军毫无察觉。
天亮后,四门防御炮一齐开火,将墙壁打穿,日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坦克和装甲车已经损失了好几辆。日军突遭袭击,惊恐不安,剩余的坦克慌忙撤退。
可惜的是,国军战士们对着被打坏的坦克,不知道怎么修理,也不知道怎么开动,为了免得再次落入敌手,只能炸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