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那时候的晋绥军使用的是太原兵工厂生产的步枪,步枪前面没有刺刀,平时刺刀别在腰间,一到拼刺刀的时候,才抽出刺刀上到步枪前面。步枪使用的子丨弹丨也是太原造,用土铜造的,一炸开就是一片,所以这种子丨弹丨尽管不能将日军射死,但是会造成大面积受伤,即使不死,也离死不远。老人们还说,太原造的子丨弹丨里,一部分里面灌有大粪,子丨弹丨一炸开,大粪就四处飞溅,伤口立即感染,日本人被这种子丨弹丨射中了,死得很惨,而日本的军医还不知道怎么施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伤兵在呼天喊地中死去。

老人们说,一直到1938年后,日本人才知道晋绥军子丨弹丨的秘密。

想来,原平保卫战中,日军一直很凄惨,他们没有负伤的,只要负伤就只能死亡。阎锡山真是聪明。

就在姜玉贞准备与日军白刃战的时候,日军停止了进攻。

现在无法知道当初日军为什么会突然停止进攻,也许日军指挥官认为姜玉贞插翅难逃,而进攻则要付出被大粪子丨弹丨射中的代价,所以就暂停攻击。

午夜时分,姜玉贞完成了坚守原平县城的任务,就用刺刀在院墙上掏了一个洞,带着战士们鱼贯而出。来到城墙下后,又从倒塌的墙根钻出。姜玉贞和卫兵是最后一批钻出去的。夜色苍茫中,他们向着南方行走,南方,就是阎锡山所在的忻口。

走出没有多远,日军发觉了,出动骑兵、炮兵、坦克追击,一发炮弹击中了姜玉贞的腿,血流如注。日军赶了上来,用刺刀杀害了姜玉贞。

在原平通往忻口的道路上,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和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卫立煌派出收容队,共收容了姜玉贞旅仅剩的500名战士,而几乎每个人都带着伤。

板垣师团继续南下,装甲车坦克重炮一路浩浩荡荡。自进入山西后,他们除了运粮队在平型关被林彪将军的八路军115师打了伏击,又在原平被姜玉贞将军的195旅晋绥军血战十天,再没有受到什么威胁。

板垣征四郎相信忻口一举可下。

板垣征四郎骑着高头大马来到忻口的时候,川军战士李长维和何宏钧也从四川盆地一路走到了太行山区,而张自忠将军所部59军的另一名士兵阮明刚,此时刚刚被抓了壮丁。

【1-26】

这一年,阮明刚16岁。

一天,16岁的阮明刚在湖北省随县安居镇的姨妈家做农活,田地里突然来了几个人,穿着黑色衣服。他们看到阮明刚,二话不说,就用绳子捆了起来,然后带到了乡公所。乡公所里还有一些青年,都和他一样被五花大绑,阮明刚一个人都不认识。到了黄昏,这些人都被解开绳索,吃了一顿饭后,就跟着几个当兵的人走了。走在黑暗中的乡间小路上,阮明刚牵挂着他放在田地中的农具,还有,姨妈也不知道他突然离开了,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走了半夜,阮明刚走进了一座兵营里,阮明刚此时才明白,他是被抓了壮丁。那时候,国民政府向各地摊牌征兵名额,当地的保长为了完成任务,见生人就抓壮丁,谁家没有钱的也会被抓。

后来,阮明刚才知道,他走进的部队是一代名将张自忠的59军。在张自忠的严格训练下,阮明刚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战士。

再后来,阮明刚跟随张自忠渡过襄河,向日军主动出击,张自忠将军牺牲于斯。

再后来,阮明刚跟随黄维刚军长抢夺张自忠将军的尸骨,也将日军的指挥官杀死了。

李长维后来也来到了张自忠的59军,和阮明刚成为了战友。

此时,李长维还在川军里。

一路长途跋涉来到山西前线忻口后,李长维才学会了使用步枪和投掷手榴弹。那时候,步枪和手榴弹是中国士兵最基本的装备。

李长维说,忻口战役打得很惨,尤其是在夜间反攻战中,中日双方发生了混战,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麒、旅长郑廷珍都牺牲了。

郝梦龄是抗日战场上,中国阵亡的第一位军长。

李长维所说的夜间反击战,就是国军在南怀化反击1200高地的战斗。

郝梦龄的第九军担任的是忻口正面防御。因为装备太差,缺少重武器,所以在战争前夕,郝梦龄就让士兵们挖掘窑洞。当日军的飞机和炮火攻击时,士兵们就躲藏进去;当飞机大炮轰炸过后,日军步兵发起冲锋,国军士兵再从窑洞里冲出,阻击敌人。山西陕西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好办法。然而,日军的武器装备中有步兵炮,而且步兵炮装备到了大队一级,一个大队就拥有八门步兵炮。步兵炮穿透力很强,可以直达地下十余米。所以,即使国军躲藏在窑洞里,日军步兵炮炮弹也能够击穿窑顶,在窑洞里爆炸。郝梦龄第九军伤亡很大。

忻口以西的南怀化和东北的制高点1200高地陷入敌手。

郝梦龄命令反扑,然而,日军火力太过炽烈,国军无能为力。接着,突入南怀化的日军向两翼扩张渗透,扩大战果,形势岌岌可危。

阎锡山一面命令卫立煌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反攻,堵住日军缺口;一面催促还在路上行走的晋绥军和川军火速前进,增援郝梦龄。

郝梦龄面对越来越多的日军,坚守阵地,誓死不退。郝梦龄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三天后,卫立煌赶到,将七个旅的军队交由郝梦龄指挥,郝梦龄向日军展开了大反攻。攻占了1200高地后,日军集结兵力,又开始反扑,一度攻到了距离军部几十米的地方,郝梦龄对身边的士兵说:“我们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这个阵地。我若是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

后来,担任郝梦龄军部参谋处长的李文沼回忆说,当时,日军已经发现了第九军军部的位置,集中所有火力猛攻,身边人都劝郝梦龄进入山洞躲避,而郝梦龄说,在前线督战是军长的职责,岂能畏缩后退?

天亮后,日军退却了,郝梦龄命令全线追击,并带领卫队一直追击到了日军散兵的前面,不幸被日军射中,壮烈殉国。

此役,师长刘家麒、旅长郑廷珍也牺牲了。

何宏钧来到山西忻口的时候,郝梦龄等三位将军已经牺牲了。日军正在全县退却,他所在的川军继续追击日军,没有想到遭到日军埋伏,川军英勇抗击,无奈手中的汉阳造太过简陋,而且常常卡壳;而极少数的迫击炮,还没有发射几枚炮弹,就炸膛了,伤到了自己人。而日军的大炮却在连连轰炸追击的国军。

那时候,日军的作战战术是:先用飞机投下重磅丨炸丨弹,并俯冲扫射,接着用重炮野炮山炮对尘烟飞起的地方猛烈轰炸。轰炸过后,步兵发起冲锋。那时候的国军也有大炮,但和日军的大炮不是一个级别的。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1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