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宋哲元撤离北平的时候,给张自忠留下了两支武装,一支是独立39旅,一支是独立27旅。就在张自忠忙着北平城的各种事务时,独立39旅旅长阮玄武却与日军勾结,里应外合,于7月31日解除了独立39旅的武装。
得悉此讯,张自忠悲愤异常,却又无力回天。
然后,日本人要张自忠通电反蒋,共同反共。张自忠一口拒绝。随后,张自忠登报宣布辞去北京城所有职务。
8月8日,日军举行大规模入城仪式。5000名日军荷枪实弹开进城内,古都北平就这样落入了日军的魔掌。
也许到这时候,撤到保定的宋哲元和留守北平的张自忠才意识到和谈是日本人的诡计,他们上了日本人的当,他们和日本人所签的香月和谈只是一张毫无价值的空白纸片。日本人根本就没有兑现,日本人不但没有撤军,而且大批的军队已经赶到了北平。华北上空,飘扬的是日军的膏药旗。
我们无法想象张自忠将军当时是如何痛苦,如何悲愤。他甘愿冒着被全国人民唾骂,甘愿冒着被戴笠的军统刺杀的危险,留下来与日本人寻求和谈,没想到不但没有争取到和谈的结果,而且独立39旅还被日本人控制。
以张自忠一贯“法古今完人”,追求完美的性格,他意识到上了日本人的当后,一定痛彻心扉,一定悔恨交加。他一定想到过自尽,以死明志。然而,此时死亡又有什么价值?
张自忠将军是一个君子,真正的眼睛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君子,他的品行容不得哪怕一丝一毫的污点,君子看待自己的名节,胜过自己的生命,而现在他却被日本人欺骗,被全国人民骂为汉奸,这种痛苦又岂是一死能够解脱?
现在,我们完全能够想清楚为什么张自忠将军在回到老部队38师扩充而成的59军时,所说的那句话。他说,他回来就是带着弟兄们去寻一条死路的。
现在,我们也完全能够想清楚为什么张自忠将军在战场上一见到日本人就红了眼,就拼命要冲上去,不顾个人安危。
因为,对张自忠这样的君子来说,一个人的名节是最重要的。和拯救自己的名节比起来,生命算不了什么。
就在独立39旅被解除武装的当天夜晚,独立27旅开始突围。张自忠率领一支手枪队紧跟其后。
突围前,独立39旅已经割断了日军的电话线,致使日军联络不便,独立27旅3000人顺利冲出。然而,张自忠率领的手枪队却在德胜门外遭到日军伏击,伤亡很大,不得已又退回城中,另谋良策。
这时候,张自忠与日军的矛盾和战争已经公开化。
为了不让日本人注意,张自忠乔装打扮,住进了东交民巷的德国医院。后来,在两名美国商人和天津商人赵子青的帮助下,张自忠躲过了日本人的盘查,离开北京,来到了天津的家中。
这样,张自忠在北平仅仅呆了八天。
张廉云回忆说,见到父亲的那天,父亲戴着礼帽,穿着长袍,身体非常消瘦。以前父亲回家的时候,大家都又说又笑,非常热闹。而这次,父亲坐在椅子里,低着头,沉默不语。后来,父亲把母亲和叔叔叫到一边,给母亲说,以后有事就找叔叔商量。
张自忠在家里呆的时间很短,临走的时候,他把张廉云和侄女张廉瑜等几个女孩子叫到一起,给她们每个人手中塞了一点钱,说这是她们以后结婚的嫁妆费。然后,就离开了。
父亲离开的时候,张廉云没有送,因为弄堂里还住着别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在送汉奸父亲。她看着父亲穿着长袍戴着礼帽的身影渐渐远去,一路都低着头,显得很悲怆。张廉云没有想到,这是他和父亲的最后一面。
张廉云说,当时想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送她钱做嫁妆费。后来才明白,那是父亲在安排后事。
张自忠就这样走了,走进了抗日战场,走进了南瓜店的血雨腥风中,走进了一座冰冷的碑石里。
侄女张廉瑜小时候一直住在伯父张自忠家,张自忠一直视同己出。
张廉瑜说,伯父走后一直没有消息,全家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牵挂着他的安危。后来听人说,伯父南下后,先到了南京,备受舆论界责难。后经冯玉祥、李宗仁、宋哲元诸先生的帮助,才得以赴前线重新指挥旧部作战。
张自忠离开天津时,29军军部已经撤往了河南新乡。张自忠乘坐英国商船,去往济南,准备由济南赶往新乡。路过潍坊时,张自忠遇到了以前当连长时训练的一个士兵,此时这个士兵已经是师长了,他就是29师师长李汉章。李汉章看到张自忠,就毫无礼貌地讥讽道:“以前我看你尽看些圣贤之书,你都学了些什么?”
到了济南,张自忠站在门外,副官进去给山东省主席、同为西北军弟兄的韩复榘通报张自忠来了,客厅里的韩复榘故意大声喊,这个汉奸找我来干什么?
韩复榘给南京政府打电话,通报说张自忠逃到了济南,怎么处置。
蒋介石下令将张自忠押解南京。
冯玉祥来到了济南,他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说张自忠是替人受过,应该让他回去带部队。他把这封信交给了张自忠。
宋哲元闻听张自忠在济南,便派秦德纯前去济南,和张自忠一起去南京,帮助他洗刷冤屈。
38师将士听到张自忠要被押解到南京伏法,义愤填膺,齐请张自忠回到38师,带着大伙一起奔赴抗日战场。张自忠在济南给38师将士写了一封信:
此次战事发生,我全体患难手足均以国家民族观念为重,奋勇杀敌,不惜牺牲,此中艰难困苦情形不言而喻。诸弟兄忠诚报国,无日不在念中。忠冒险由平而津而烟台而济南,刻即赴南京谒委员长面禀一切。在此期间,务望诸兄努力抗战,勿庸悬念。抑有言者,忠奉命留平以后,未获与诸弟兄共同杀敌,致令诸弟兄独任其劳,深以为歉;而社会方面颇有不谅解之处。务望诸弟兄振奋精神,激发勇气,誓扫敌氛,还我河山。非如此,不能救国,不能自救,并不能见谅于国人。事实胜于雄辩,必死而后能生。诸弟兄素抱爱国热忱,际此呼吸存亡,谅必誓死雪耻,不以忠言为河汉也。务望服从命令,拼命杀敌为盼。
张自忠押解南京的消息,被当时的狗仔记者知道了,他们不但登载了这个消息,而且连车次都登出来了。火车一到南京,一群打着标语、喊着口号的学生就纷纷爬上火车,要求严惩汉奸。他们以狂热而愚昧的激情,要置张自忠将军于死地。万不得已中,秦德纯让张自忠躲进了厕所。
而就在张自忠躲进厕所的时候,国民政府下达命令,以“放弃责任,迭失守地”的罪名,将张自忠撤职查办。
来到南京,张自忠和秦德纯面见蒋介石,张自忠以为蒋介石会大发雷霆,没想到蒋介石安抚他说,你的事情我全都明了,安心休息,不要与外人接触。秦德纯忐忑不安,悄声问蒋介石,会如何处理张自忠。蒋介石说,他现在身体和心情都很不好,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说。
张自忠完全没有想到,在全国舆情汹汹,在罪行已经昭告天下,蒋介石还会如此对待他。原来,那些罪名都是为了掩天下人耳目,而不让他与外界接触,是为了保证他的安全。
张自忠对蒋介石充满了感激。
一直研究民国历史的学者何立波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情,张自忠被押解到南京后,原天津市政府秘书长马彦得悉此情,以为张自忠已被囚禁,便匆匆赶到南京,为张自忠鸣不平。他把张自忠在察哈尔、天津的从政情况写了一个详细的报告,托行政院长张群转呈蒋介石。蒋介石阅读后,约见了马彦。马彦说,张自忠在察哈尔任主席,在天津任市长,我任秘书长,不要说丧权辱国,就连贪赃枉法的行为也没有。马彦还说,他给张自忠担保,如果查出来张自忠有违法犯罪行为,就先查办他。
不久,钱大钧来看望张自忠,还带给了他一张委任状,任命他为军政部中将部附。钱大钧对张自忠说,委座说你可以接受记者采访,平息舆论。张自忠感动地说:“委座大德,我只有战死才能报答。”
当年,蒋介石想把张自忠留在南京,但是熟悉张自忠的冯玉祥知道这是一员难得的虎将。当李宗仁询问第六战区的人士安排时,冯玉祥力荐张自忠任59军军长,因为59军是原来的38师扩充而成的,将士们只服张自忠。于是,蒋介石又任命张自忠以军政部部附名义暂代59军军长。
张宗衡说,有一天,大家刚刚吃晚饭,突然集合部队,宋哲元带着张自忠回来了。大家突然看到老师长,激动万分。宋哲元说:“张自忠留北平是我的主张,是为了掩护部队安全撤退的。59军军长未派人,就是给他留着的。现在他回来做你们的军长。”
张自忠只说了一句话:“今日回来,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国家死在什么地方!”大家听到这句话,全都哭了。
张宗衡说,此后,就经常从张自忠口中听到“死”字,而以前,他不是这样的。
虎归山林,龙游大海,一员虎将横空出世,属于张自忠的时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