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几年前,我在河北省迁西县的喜峰口战场故地,见到了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碑,抄录了《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碑记》,碑记是这样写的:
喜峰口,古称兰陉,位于迁西北部,奇峰耸峙,险要天成,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一九三三年初,日军侵占热河,进逼平津,长城抗战全面爆发。宋哲元所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临危受命,开赴喜峰口一线,据险抗敌。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亲临前沿,指挥督战;一零九旅旅长赵登禹身先士卒,裹伤陷阵。全军将士挥舞大刀,浴血拼杀;关内民众舍生忘死,奋勇支前。硝烟弥漫,日月因之失色;刀光闪烁,倭寇为之胆寒。自三月九日起,战数昼夜,毙敌五千余。日酋哀叹:“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荣誉尽丧于喜峰口外!”捷报传开,举国振奋,《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唱彻华夏。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迁西人民追怀历史,心潮激荡,乃膺社会各界之议,筹建长城抗战纪念碑,以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后世子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欣然命笔,题写碑名;喜峰口民营企业家张国华慷慨解囊,捐资助建。未及两月,丰碑告成。特撰此文,勒石为记。
长城抗战,浩气长存;中华神威,永光万世!
小时候,我总是听说抗战抗战,却不知道抗战居然如此艰苦卓绝,我们用原始的大刀片与敌血战,而后方民众箪食壶浆,踊跃支前,这是一幅怎样激动人心的场景啊。
小时候,我一直在唱《大刀进行曲》,这首威武雄壮的歌曲让我们班在全校歌咏比赛中屡屡夺魁,而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是写给英勇的29军的歌曲。
喜峰口战役,是张自忠将军抗战第一役,在全面抗战开始后,张自忠将军率众驰骋在抗日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率领的部队歼灭日军人数超过了自身人数。这在抗战之初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人们总喜欢将张自忠将军和孙立人将军相并列。张自忠将军成名于38师,孙立人将军崛起于新38师,他们的功勋都与38师这个番号密不可分,也许冥冥之中真有一种命运的安排,让他们都与38这个数字有着不解之缘,也让这个数字代表的将军成为了民族英雄。
那年,我在一个叫做罗汉峪的地方,认识了一个名叫张春耕的老汉,张老汉向我讲起了29军一名士兵的故事。
这名士兵叫康永贵,家在白石峪,白石峪与罗汉峪仅仅相隔一道山梁。
张老汉说,29军和日本人相持的那个阶段,康永贵给长官告假,想回来看看。驻地距离家乡只有十多里,当兵的一离开家,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长官批了假。康永贵在家里住了一宿,天亮赶到部队的时候,却发现部队已经开拔了。
康永贵向人打听,没有人知道部队去了哪里,他追了一程,没有追上,就回到了家乡,做了一名农民。
那时节,国民党撤走了,日本人到东北去围剿抗日武装,没有了政府,张老汉和康永贵所在的这一带农民自治,生活按部就班,反而比以前更好了,最起码不用缴纳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养活那些贪官污吏。张老汉说,抗战的那些年,国民党跑了,日本人管不上,没有人领导,但是农村一点没有乱,为什么?因为几千年来的农村有一套高度自治的宗法体系,能够自我纠错,没有政府反而日子过得更好。邻里之间有了纠纷,会请“三老”裁决,三老都是本村本镇德高望重的老人。三老不能裁决的,就会开祠堂,这时候就要搬出来族长和族长的议事班子,这些人能够坐在那个位子上,都是秉公处理的。如果还不行,再去通告官府,但是这样的事情非常少。中国乡村文明几千年来都是这样走来的,很少出现冤假错案。
康永贵参加过29军,打过鬼子,所以在乡间很受尊重,他经常给人说,日本人就是畜生,要占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土地是祖宗留下来的,不能给日本人,要把日本人赶出去。
有一年谷雨后,谷雨是24节气之一,现在人们已经很少说节气了。康永贵和一帮青年给一户人家打墙盖房子。过去,北方一般人的房子都是建在土墙上,要盖房先要打墙,用两块木板相夹,两块木板之间的宽度就是墙的厚度,木板之外用木柱衬住,装满泥土,用石柱捣紧,越往上越薄,完毕后拆去木板和木柱,就是一面土墙了。在过去反映八路抗日的老电影中,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土墙。
康永贵打墙的时候,就给大家说,日本人禽兽不如,迟早要占领咱们的国家,大家合力把日本人赶出去,就能过上太平日子。
房子盖好了,康永贵就拉起了一支上百人的队伍,他们在村口的风水树下歃血盟誓。在北方农村,一般大的村庄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为太阳光在南面。村子的后面,一般会有山峰或者高坡,按照风水学的观点,这样的地势龙蟠虎踞;高坡上一定会有一棵风水树,保佑全村老小平安。风水树在村民心中的地位非常神圣,任何人不能攀折损坏,而村子里有了大事,也会在风水树下商议。现在这样的场景再也见不到了,城市化进程让古老的乡村文明消失殆尽。
康永贵带着这100多人的队伍,去投奔孙永勤的民众军。孙永勤,是当地最大的一支抗日武装,手下足有上千人。
日军因为东北民间抗日武装屡剿不尽,无法分身来管理热河一带,所以当时热河一带的抗日民间武装非常多,张老汉说,大大小小总有几十支队伍。这些抗日武装专门袭击留在热河的小股日军,日军夜晚都不敢出门,天不等黑,就早早溜进了据点里。日军没有超过一个小队的人数,都不敢出动。按照日军的编制情况,一个小队有54名鬼子,一个小队下辖三个班和一个掷弹筒班,掷弹筒班有三个掷弹筒。班是日军编制的最小单位,由13个鬼子组成,包括班长、4名机枪手和8名步枪兵,配置有一挺机枪。那么一个小队日军的装备就有三挺机枪和三个掷弹筒和三四十杆三八大盖。这样的一支武装,战斗力不可谓不强,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支武装,居然不敢在热河平原上单独行动,可见当时的民间抗日武装有多么强悍。
日军不敢走出据点,康永贵就带人攻打日军的据点。张老汉说,他们曾经攻打过承德的日军据点,要不是鬼子大队来支援,承德据点就会被占领。
1935年5月,日军和蒙古伪军集中了几千人马,围攻孙永勤和康永贵的民众军。在一个叫做茅山的地方,孙永勤身中五弹牺牲了,康永贵带着几十个人挥舞大刀片从日军的包围圈中杀出来,回到白石峪,等待东山再起。
几个月后,康永贵听说有一个名叫杨二的人在牛筋洞抗击日军,就带人投奔了杨二。
杨二、康永贵、孙永勤,都属于民间传奇英雄。在过去,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岳飞传和杨家将的故事,所以,抵御强敌和保家卫国的传统观念像一粒粒种子,扎根在中国一代代人的心中,人们心中的偶像就是岳飞和杨六郎这样叱咤风云的大英雄。而现在的少年,早就不再看岳飞传和杨家将了,他们心中的偶像是会唱歌的周杰伦和会剽窃的郭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