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王长海决定趁着夜晚,突击日军。特务营营长王宝良对战士们说:“弟兄们,快跟我来,杀贼雪耻,正在此时!”他身背大刀,身先士卒,走入了夜色;连长一看,营长走了,也身背大刀,走入夜色;战士们看到营长连长都走了,赶快跟了上去。夜半时分,他们悄无声息地攀上喜峰口东北高地,然后从背部抽出大刀,对日军展开了纵情杀戮。

激战到黎明,特务营夺回了喜峰口东北高地,而营长王宝良壮烈殉国。

老兵们说,29军作风顽强,训练有素,训练内容就有一项是潜行,走路要求高抬轻放,不能发出声音,偷偷接近目标,突然发起攻击。

29军是中国抗日军队中最富有武林传奇色彩的一支队伍,也是最富有侠义色彩的一支队伍。

天亮后,29军的后援部队陆续赶到了喜峰口,37师的冯治安、赵登禹都来了,因为马匹奇缺,赵登禹是骑着骆驼赶来的。

天亮后,日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立体攻势下,又夺回了阵地。

夜晚29军决定再次发动夜袭,用大刀将日军砍出去,大刀队由赵登禹带领。

大刀队中有一个班长名叫侯万山。在出发前,侯万山说希望自己死后,两个孩子能够得到抚恤。赵登禹说,我们29军生死与共,有我的就有你的。这晚突袭中,侯万山手中的大刀砍下了七名鬼子的脑袋,刀刃都卷了起来。黎明时分,激战了一晚的大刀队饥肠辘辘,炊事兵送来了一大包大饼,背在背上,摇摇晃晃地爬上了阵地,被日军机枪手发现。侯万山扑倒了炊事兵。炊事兵得救了,而自己却牺牲了。

侯万山的两个儿子后来被29军军长宋哲元收养。

(1-4)

回民村的老人说,那天晚上,喊杀声响了一夜,天亮的时候,500人的队伍,只下来了20多个人。

赵登禹这天晚上砍死了几十名鬼子,他的左脚也负伤了。

日军占领了喜峰口的第三天,37师全部赶来增援。现在,双方对阵形势,日军是第14混成旅团,国军是29军37师。混成旅团是日军在九一八事变后特有的一种军队编制方式。事变前,日军仅有17个常设师团,每个师团下设两个旅团。而事变后,因为需要向中国境内大量派兵,日本就将每个步兵旅团扩编,增设炮兵、骑兵、工兵、坦克兵等兵种,可以独立作战,这就是独立混成旅团。这些独立混成旅团,很多以后又扩充为师团。日本本来想仅仅用三个月就能够灭亡中国,没想到居然打了14年;日本本来想闪电袭击珍珠港太平洋舰队,美国就会停止对中国的秘密援助,和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没想到美国人也和中国人一样坚韧悍勇。

和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和人口最多的中国同时作战,日本天皇简直昏了头。

3月11日夜晚,29军37师兵分两路,一路由赵登禹旅长率领,一路由佟泽光旅长率领,又开始偷袭日军。29军没有重型武器,没有飞机大炮,没有充足的弹药,他们只能选择奇袭,他们只能用这种最悲壮的方式来赢取胜利。

赵登禹这一路摸进了日军的骑兵大队,这支骑兵大队刚刚来到喜峰口增援,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强悍异常的29军趁着夜色摸进了他们的兵营里。

回民村的张旺魁说,日本人的骑兵骄傲得很,他们可能完全没有把穿得破破烂烂的29军放在眼里,他们连站岗放哨的都没有,马拴在马圈里,枪架在院子里,人都脱得光溜溜地躺在炕上睡觉,马刀挂在墙上,一排排,很整齐,房子里还生着炉火哩。29军一直摸到了日本人的跟前,日本人还没有一个发觉的。29军没有客气,一刀一个,一刀一个,日本人的脑袋全被砍下来了。天亮后,日本人的营房里没动静,村子里几个胆子大的就去看,看到日本人的脑袋像西瓜一样滚了一地,身子光溜溜地摆了一炕,地上是一层血,都是日本人的血,粘稠粘稠的,人踩上去,鞋底都被粘住了。

这一夜,200名日本骑兵全被杀头,一个不留。

另一队也战果辉煌。

张旺魁说,这一队也顺风顺水,没有碰上岗哨,直接就摸到了日本人的指挥部里。日军指挥部在一座寺庙里,寺庙里住着20个日本人,都是军官,29军杀死了这些军官后,还从里面缴获了很多资料和地图。从寺庙里出来,29军又分开几路,摸进了日本人的兵营,也把日本人全部杀死了。这一晚上没有听到枪声,日本人都是被从脖子处砍下了脑袋,他们做梦也不知道怎么死的。

张旺魁还说,这一队日本人是炮兵,兵营外就是十几座大炮,炮口都朝着一个方向。大炮太重了,29军带不走,就把炮弹堆放在大炮下,再把柴禾放在炮弹上,点燃了。火焰一起来,29军就兴高采烈地跑远了。大火烧了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就是震天动地的一阵响,大炮都被炸了,炮管子飞到了半天里。

日军第14混成旅团的骑兵大队和炮兵大队,一夜之间就被29军消灭殆尽,而且是用日本人最恐惧的死亡方式:砍头。

日军认为,被砍了头,就永远进不了靖国神社,永远要做孤魂野鬼。

当时,日军为什么在炮兵驻地和骑兵驻地都没有设置岗哨?有两个原因,其一,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从来没有遇到过大规模的抵抗,所以骄傲轻敌,认为国军不敢主动出击。在喜峰口,他们没有想到,这支衣着破烂的军队,居然不按照常规出牌,不和他们在战场上拼马刀,居然玩阴的,趁他们睡觉的时候剁下了他们的头颅。其二,在排兵布阵时,最前方是步兵,步兵后面才是骑兵和炮兵,日军的骑兵和炮兵没有想到,29军居然趁着夜色迂回偷袭,绕过步兵,直接攻击后方的炮兵和骑兵。

天亮后,日军炮弹的爆炸声惊醒了在前方悠然酣睡的步兵,他们看到后方火起,才明白屁股上被29军捅了一刀,他们狼狈不堪地蹬裤子穿袄,扛着三八大盖向后方增援,没想到半路上又遇到了29军的埋伏,他们在枪林弹雨中仓皇逃窜,在硝烟弥漫中哭爹喊娘,在刀光剑影中狼奔豸突,在崎岖道路上哀怨悲伤。张旺魁说,逃回营地的,只有一小半,一大半都被打死了。

这一役,29军用大刀片杀死日军近千名,仅仅军官就有63名,最高的官职是炮兵大佐。

后来,日军将阵地后退30里。

日军极为害怕29军的大刀,为了保护自己,日军连夜赶制了几千个铁护脖,戴在脖子上,他们吃饭的时候戴着,上厕所的时候戴着,甚至连睡觉的时候也戴着,骑兵大队和炮兵大队在睡觉的时候被29军砍下了脖子,这个丢人的事件流传深远,深入人心,连大本营都知道了。大本营把铁护脖的先进经验交流给了所有在华北的日军。所有日军都须臾不离铁护脖,铁护脖就是他们的护身符,铁护脖对他们来说,比亲娘还亲。

但是,这次,29军不削他们的脖子了,改为劈他们的脑袋。老人们说,29军都是大个子,比日本人高一个头,抡起大刀,从上往下劈,把日本人劈为两半。

日军战报中说,此役丧尽“皇军的名誉”,是皇军进入支那以来,“前所未有的耻辱”。

当年的日本报纸评论说:“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而中国的报纸则评论说:“大刀大刀,雪舞风飘。杀敌头颅,壮我英豪!”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0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10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