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海拔3000多米高黎贡山是横亘在远征军面前的第一道障碍。这里山势陡峭,云雾缭绕,奇寒无比,有的地方更是终年积雪,从无人迹。高黎贡山是二战时期海拔最高的战场。

腾冲日军首领藏重康美很早就知道国军会来反攻,所以他在高黎贡山设下种种关卡,每一个隘口都重兵布防,居高临下,据险阻击。

山势太过陡峭了,国军只能仰攻。佯攻则就要付出极大的牺牲。

那一年,我在山下的村庄里,听村民说,很多年里,一到夜晚,高黎贡山上就有成千上万人的哭声,那是死去的士兵的哭声,哭声一直持续到天空,所以夜晚村里人都不敢出门。

在高黎贡山上,国军至少有3000人长眠于此。

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总司令是霍揆彰,他手下有五个师六万人。六万人兵分两路,一路由198师为攻击先锋,沿着北斋公房进攻;一路由36师为攻击先锋,沿着南斋公房进攻,两路人马翻越了高黎贡山后,一起攻打腾冲。

战争的艰苦超出了所有的想象。

黎宁当年是54军198师594团担任中尉排长,参加了翻越高黎贡山的战斗和光复腾冲的战斗,在腾冲被日军的小钢炮炸伤。他说,滇西战役结束后,他们全排40人,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他们全连参战的时候150人,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黎宁直到现在还记得54军的军长是方天,198师的师长先是郑挺锋,后是叶佩高,198师有三个团:592团,593团、594团,594团的团长是覃子斌。

攻打高黎贡山和腾冲的战斗太激烈了,很多年后,黎宁在睡梦中还能看到那些血肉横飞的场景,耳边还响着尖厉的枪炮声。

高黎贡山太陡峭了,重武器无法携带,198师只能把大炮放在山下,战士们带着步枪和笨重的马克沁机枪登山。黎宁说,滇西远征军在反攻前,只得到了少量美军的装备,而他们排的战士,手中持的还是中正式步枪,打一下就要装一发子丨弹丨。腾冲战役结束后,部队的装备才更换了。

日军在高黎贡山每一处险要的地方都修筑了暗堡,当远征军出现在视线的时候,他们不会射击,当远征军精疲力竭地爬到了枪口前,他们才会开枪。高黎贡山很多地方都是六七十度的斜坡,战士们一旦遭到攻击,连躲避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用前面的死尸作为掩体。然而,暗堡里的日军机枪喷吐着火舌,一刻不停,战士们连做掩体的机会也没有。

在进攻北斋公房的时候,战斗极为激烈,一个连一个连的战士嘶声呐喊着向前冲锋,最后都悄无声息。后来的连队又攻上去了,踩着前面战友的尸体。在这样的情势下,这是唯一的办法。

团长覃子斌就牺牲在北斋公房,他正指挥战斗,一颗炮弹落下来,覃子斌倒了下去。

黎宁说,牺牲的人太多了,一层一层叠摞在一起,鲜血顺着斜坡流淌。而这些战士,参加滇西反攻战之前,都是军校的学生,只有十几岁。由于战事紧急,他们还没有毕业,就被推倒了战场上。

198师592团团长陶达纲战后曾经写到过这样一件事情。1944年6月1日早晨9时,担架兵抬来了两个被冻僵的士兵到他面前,他摸摸士兵的手脚和额头,都冰凉冰凉的,但是士兵的眼睛还能动。他赶快让担架兵把这两个战士抬到火堆旁,并让医生打强心针,但是没有用。他又端来自己准备吃的稀粥,喂给他们,还是没有用,已经喂不进去了。陶达纲眼看着两个被冻僵了的士兵在自己面前死去。

谭延煦说,高黎贡山的夜晚极为寒冷,冻死的比战死的还要多。

谭延煦是11集团军司令部的参谋,11集团军在进攻龙陵和松山的时候,照样要翻越高黎贡山。11集团军的司令是宋希濂。

谭延煦随同11集团军翻越高黎贡山时,高黎贡山的战斗已经结束。那天夜晚,炊事员挑来一担山泉水,给司令部的人煮饭吃。他们吃饭的时候,感觉味道不对劲,有一股臭味。有人打着手电筒查看煮饭用的山泉水,居然发现那是从山上流下的血水和尸水。

高黎贡山山势陡峭,就连埋锅做饭也是不可能的。谭延煦他们必须在山中行走一天一夜,等到第二天到了山的那边,才能吃第二顿饭。

那天晚上,谭延煦没有吃饭,因为那种用血水和尸水煮出来的米饭,实在吃不下去。夜晚八时,他们就开始翻越高黎贡山,走的是南斋公房这条道路。

走了一段路程,天空下起了大雨,道路非常湿滑,后面的人抓着前面人的衣服,才能向前行走。道路的两边全是死尸,有国军的,也有日军的,层层堆积,挡住了路面。为了继续行走,他们不得不把这些死尸搬到一边,然而,只要一动,腐臭的尸水就从鼻子里、嘴巴里、绑腿的缝隙里冒出来。

谭延煦说,死尸太多太多了,根本就没有时间掩埋,只要能够动的,就爬起来向前走,如果不能动了,就只能等待死亡。高黎贡山夜晚的气温太低了,即使受伤未死,也会被冻死。

在司令部工作的谭延煦,当时都穿着单衣,没有棉衣,更何况在一线作战的士兵。我们的子弟兵在前线浴血奋战,而他贫穷的祖国居然无法给他提供一件御寒的棉衣。即使这样,我们的子弟兵们还是前赴后继,殊死拼杀。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