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6-16】

密支那机场丢失后,日本南方军急忙命令缅北的日军驰援密支那,从卡萨方向前来驰援的日军56师团128联队、18师团114联队和炮兵53联队、工兵12联队,还没有走出孟拱河谷,就被新38师和新22师消灭。仅有当时新一军尚未占领的东北方向两个大队的日军进入了密支那,密支那的日军从3000人增加到了5000人。

14师、30师、50师各两个团对密支那形成了合围之势。

一场攻坚战即将打响。

战争最先是由炮兵打响的。豪气冲天的远征军炮兵们,用粉笔和油漆在炮弹上书写着“到东京”,然后把炮弹塞进炮膛里,炮弹带着尖厉的呼啸,飞出了炮兵们凝望的视线,飞过日军严密防守的坚固的城墙,飞过一排排藏黑色的民居,落在了日军军营里,飞溅起排山倒海的巨大声响和日军不成规则的断肢残臂。

接着,国军发起了冲锋。

日军在密支那城里和外围修建了上千个掩体,每个掩体里有一个日军,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时候,日军是不能走出掩体的。在一些重要地段,掩体与掩体之间还挖掘有壕沟,可以互相增援。在每一道十字路口,日军都用钢筋水泥修建有工事,工事下连有长长的甬道,甬道的尽头是掩蔽部。工事外有交叉火力,除了配置机枪外,还配置有狙击手。远征军没有攻到近前时,工事上只有一个瞭望哨;而远征军冲进距离工事仅有几十米的地方时,掩蔽部里的日军才会冲到射击位置。

守卫密支那的是水上源藏少将,他接到的是“死守密支那”的命令。

密支那是中国远征军自利多出兵以来,遇到的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当时恰逢雨季,阴雨连绵,密支那成为了水乡泽国,日军以逸待劳,躲在干燥的掩体里等待远征军,而远征军踩着泥泞的道路向前强攻,有时一天仅能推进几百米,而到了夜晚,日军又爬出掩体抢夺白天丢失的阵地。后来的老兵回忆说,当时很多地方出现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战斗常常通宵达旦。

战争处于胶着状态,双方都死伤惨重。郭建新当年是50师150团的上尉军需官,他后来回忆说,在密支那战役中,担任主攻的150团牺牲的高达2/3,一个营牺牲的就有300人。150团有14个连长参战,最后只剩下了5个,9个都牺牲了。

中国远征军像拔钉子一样,一个一个消灭掩体和工事里的日军,一寸一寸地向前进攻。7月18日,终于攻进了密支那市区,双方开始了逐巷、逐屋的争夺。8月2日,日军被压缩到了城北最后的阵地,但是,水上源藏少将带着1200名日军还在负隅顽抗,据险死守。

当天晚上,50师师长潘裕昆组织敢死队夜袭,老华侨寸世祖主动来到50师师部,他说他熟悉密支那的街巷,愿意冒死带着敢死队前去。

成立敢死队的消息传出后,50师仅存的将士们纷纷请战,就连师部的伙夫、马夫、勤务兵也请求一战。150团少尉排长崔复生从外面回来,得知敢死队人员已经大大超额,放声大哭,坚决要求把自己算进去。最终,敢死队由104名战士组成,由师部参谋处副处长李大同中校担任队长。

这支敢死队的装备是,每人一把冲锋枪,手榴弹十余枚,分为15组,每组一挺轻机枪,掷弹筒多个。

凌晨3时,敢死队在老华侨寸世祖的带领下,避开日军的工事和掩体,直插日军后方。当时,由于激战竟日,日军疲惫不堪,即使敢死队从距离敌人仅有一二十米的巷道通过,日军也毫无知觉。两小时后,敢死队来到了设伏地点,剪短了日军电话线,躲藏在残垣断壁后,李大同中校向50师师部发出信号。

几分钟后,埋伏在前沿阵地的50师枪炮齐鸣,杀声震天,日军从睡梦中惊醒,仓皇抵抗。敢死队突然从后方杀出,手榴弹和爆破筒雨点一般地掷向日军,全心全意正面迎战的日军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炸成了碎片,无数的断肢残臂在曙光与火光中自由飞翔。

在国军的两面夹击下,日军无险可守,只得弃城逃跑。中国远征军穷追猛打,一直追到了伊洛瓦底江边,一部分日军被远征军击毙,一部分日军抱着竹子和木头跳进了江水中,身体藏在竹子木头下面,企图逃命。远征军战士对着竹子和木头的下面扫射,水面立刻就冒出了一股血水。一股股血水汇集在一起,染红了伊洛瓦底江面。太阳从东边升起来,照耀着江水,水天一色,红色烂漫,交映生辉,如同幻境。

中午,远征军打扫战场时,在一棵树下看到了水上源藏少将,他面朝东方,跪在地上,手中拿着一把手枪,太阳穴被洞穿。

至此,长达85天的密支那战役终于结束。

此刻,远在锡兰的史迪威将军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密支那来电——终于攻克,谢天谢地,这个世界再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此役过后,史迪威被提升为美军四星上将,达到他职业生涯的最高峰,与著名的巴顿将军比肩。

密支那战役后,中国远征军趁着雨季进行整编,新一军一分为二,分为了新一军和新六军,新一军下辖新38师、30师,军长孙立人;新六军下辖新22师、14师、50师,军长廖耀湘。

就在新一军在缅北连战连捷,进驻密支那时,另一路远征军却在滇西艰苦鏖战,他们一步一步地向新一军的方向挺进。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