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史富余说,那天,昆明市民抬着一架架日军飞机的残骸,抬到了飞虎队的驻地巫家坝机场,当时人山人海,足有几万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舒心的扬眉吐气的笑容。陈纳德带领着美国飞行员出来了,昆明市民高喊着“飞虎队,飞虎队……”陈纳德不明所以,懂英语的人给陈纳德翻译说:“中国人喊你们是会飞的老虎。”陈纳德大为高兴,他觉得称呼他们是“会飞的老虎”,就是中国人对他们最高的奖赏。
因为语言不通,昆明市民向这些空中英雄们竖起了大拇指,巫家坝机场是一片大拇指的海洋。美国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友好的中国人既然竖起大拇指,一定也是表示赞扬,于是他们也微笑着向中国人竖起大拇指。后来,大拇指被美国人翻译成“顶好”,中国人和美国飞行员互相竖起大拇指的照片刊登在美国的报刊上,感动了无数的美国人。大拇指也成为了中国人和这群美国人互相交流的语言。
史富余说,那时候的中国人和美国人亲如兄弟。
1941年年末,12月份的最后10天,飞虎队与日本飞机作战多达六次,几乎是隔日一战,日本的空军飞行员不相信曾经如无无人之境的昆明天空,怎么就会成为皇军飞行员的葬身之地?他们一次次地报复,一次次铩羽而归,每次都是飞虎队大获全胜。战果最辉煌的一次,飞虎队一口气击落了日军23架飞机,而自身无一架飞机损失。
此后,昆明的天空永无日机。
陈纳德将飞虎队的作战半径扩大到了湖南和缅甸。
飞虎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是因为陈纳德的战术思想比日本人前进一大步。长机与僚机相互配合的战术,让任何一架日本飞机都难逃厄运。
还有,陈纳德对日本飞机的战术了如指掌。在陈纳德组建飞虎队之前,他就在中国军队生活了好几年,每次日本飞机出动轰炸和袭击,陈纳德都没有钻进防空洞中躲避,而是仔细观察分析日本飞机的招数。日本飞机所有的伎俩,陈纳德早就烂熟于心,他制定了一整套反击日本飞机的战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日本飞机和这样一支专门对付他们的空军作战,焉能不败?
陈纳德是现代空战的先驱,他一手创立的飞虎队,后来在不断发扬壮大,等到二战胜利前夕,这个从100架飞机发展起来的飞虎队,成为继美国、英国、苏联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空军力量。
飞虎队的作战区域在中国和缅甸,他是保护中国军队,摧毁日本军队的一支武装力量。
就在飞虎队在中国和缅甸的上空痛杀鬼子的时候,彭嘉衡正在航空学校读书,这名后来成为飞虎队中一员的中国人,对驾驭铁鸟搏击长空痛歼日军充满了无限憧憬。
一连串的完胜,让飞虎队名扬天下。
自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节节败退,国内一片萎靡,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悲观和失败的情绪。而陈纳德的飞虎队连战连胜,所向披靡,打得日军连还手的机会也没有,给美国人注射了一针强心剂。陈纳德无疑是当时美国最耀眼的明星,是美国的民族英雄。于是,美国所有的报刊都登载陈纳德的照片和报道,所有美国人欢欣鼓舞,他们从陈纳德身上看到了坚强和不可战胜。美国空军界的一些元老们,拿着报纸看着陈纳德的巨幅照片,酸溜溜地说:“这不就是当初我手下的上尉嘛!”
然而,就是这名他们看不上眼的上尉,被他们排挤走了的上尉,取得了令他们瞠目结舌的成绩,让他们自叹不如。人生最得意的,莫过如此。
罗斯福授予陈纳德准将军衔。从上尉到准将,跨越了所有校官军衔,美国军史上只有陈纳德一人。
【6-5】
第一次缅甸战役开始的时候,中国远征军派出了10万雄师,而日本有4个加强师团,每个师团人数都在三万人以上。日本还有陆军航空队的400架飞机,二战时期的日本没有空军,飞行员都配置在陆军和海军中。中国军队没有飞机。后来,陈纳德派出了一个中队的30架飞机参战,其余的飞机要警戒昆明和重庆的安全。
第一次缅甸战役中,英国已经做好了放弃缅甸,所以,英国把美国支援的飞机都调配到了北非战场,而缅甸辽阔的天空中,飞虎队30架飞机与400架日本飞机在作战。其结果可想而知。
后,远征军走进了野人山,日军56师团一路抢攻北上,差点渡过怒江。中国守军炸毁惠通桥后,56师团用橡皮筏抢渡,中国守军顽强阻击。飞虎队的四架飞机奉命前去轰炸,看到怒江西岸,滇缅公路上,56师团的3万人马,各种重型武器,绵延20公里。四架飞机狂轰滥炸,56师团辎重被毁灭。
日军强渡不成,就在怒江多处架设浮桥,准备偷渡。飞虎队飞临怒江上空,把日军工兵和浮桥炸得粉碎。因为有飞虎队,日军始终无法渡过怒江。
后来,飞虎队被美国军队接管,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队长陈纳德。至此,飞虎队在中国战场作战一年,击落日军飞机400架,打死日军飞行员上千名,炸死日本陆军至少数千人。更值得赞誉的是,飞虎队对抗战进程取得了关键性的作用,保障了昆明和重庆的安全,堵截了日军进犯怒江东岸的脚步。
而飞虎队自身的伤亡为:牺牲70名飞行员,损伤23架飞机。
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辉煌的胜利。
而等到抗战结束时,飞虎队已经击落日本飞机2600架,击沉日本军舰44艘,击沉日本100吨以下的船只13000艘,击沉日本大型运输船只223万吨,击毙日本官兵66700人。
史富余说,当时,国民政府给每个美国飞行员的工资是,每人每月600元,陈纳德是每月1000元,每打下一架日本飞机,再嘉奖500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工资,相当于大学教授工资的五倍。但是,飞虎队干的是什么活?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中国,驾着飞机和日本人拼命,这比白求恩还要国际主义。因为工资高,陈纳德就感到很不好意思,他对陈诚说:“太对不起了,中国这么困难,还要给我们这么高的工资。”陈诚说:“飞虎队,这是中国政府最好的一笔投资。”
那时候的中国人一直非常感激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陈纳德,龙云将昆明市区通往巫家坝机场的那条路改为“陈纳德路”,这个名字一直叫到了解放后,现在这条路的名字好像叫机场路。
二战时期,在中国最有名的两个美国人,一个是陈纳德,一个是史迪威。
史迪威和蒋介石一直芥蒂很深,甚至一度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而蒋介石和陈纳德一直关系非常好。蒋介石有长者之风,宽厚待人,而陈纳德桀骜不驯,心无城府,两个的性格刚好互补。在这场蒋介石与史迪威的斗争中,陈纳德始终站在蒋介石的一边。
1944年10月18日,罗斯福从中国调走了史迪威。接着,马歇尔等人准备改组飞虎队,陈纳德一气之下,提出辞职,一向看不惯陈纳德的马歇尔等人立即同意。
1945年8月1日,陈纳德离开了中国。
离开中国前,蒋介石把自己的汽车借给陈纳德,让司机载着陈纳德在重庆转悠。当时,重庆市民听说陈纳德要离开中国,都来向陈纳德告别。数十万人,人山人海,泪雨纷飞,夹道向陈纳德告别。由于人太多了,道路出现堵塞,司机只好关闭引擎,让人们推着汽车前行。汽车被推倒了一个广场前,就是现在竖立解放碑的那个广场,人们把陈纳德抬起来,放在高高的台子上,一齐向陈纳德伸出了大拇指,陈纳德也在台上伸出了大拇指。重庆各界人士听说陈纳德在广场,也都匆匆赶来,赠送礼物。各种各样的礼物在台下堆积如山。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此时的陈纳德坐在从埃及飞往美国的飞机上,他听到这个喜讯,眼泪流了下来。这是硬汉陈纳德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落泪。
当天晚上,中国各地的人们都在彻夜欢呼抗战胜利,灯光火把昼夜不息,欢呼声通宵达旦。陈诚看着欢乐的人群说:“可惜陈纳德不在了,他是最应该出现在欢呼人群中的。”
陈纳德的故事还没有完。
陈纳德回到美国后,等待着能够参加日本投降仪式,二战时期,陈纳德的飞虎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震惊了世界,保卫了中国领空。可是,美国军界没有人邀请陈纳德,那天,日本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舰上向盟军递交投降书时,参加的盟军将士多达千人,而陈纳德那时正落寞地坐在乡下的房屋前,一抹斜阳照在他逐渐花白的头发上。
“密苏里号”战舰上的受降仪式,史迪威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