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事后,有人猜想,这个村庄被四面大山包裹,瘟疫蔓延,96师这个营一路奔走,人困马乏,走进这座村庄休息,却再也没有走出来。

胡康河谷,是缅北克钦人的叫法,翻译成中文就是“魔鬼居住的地方”。

65团的前哨6连也在寻找能够走出胡康河谷的通道,他们意外地找到了一条峡谷,峡谷间有一条忽隐忽现的羊肠小道。沿着这条小道,就能够绕过胡康河谷,进入新平洋。当时的新平洋还属于中国云南,1950年被划归缅甸。然而,要想从新平洋进入昆明,千山万壑,千难万险,其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翻越缅北野人山。

新平洋是一块狭小的盆地,65团来到这里后,终于得到了休整。陈纳德的飞虎队也赶来了,他们送来了给养;英军的飞机也从印度送来了粮食。经历了50天艰苦卓绝行军的65团,欢声雷动。

10天后,第五军军部和新22师来到了新平洋,因为雨季还在继续,空投只能时断时续。即使这样,得到了粮食补充的第五军面貌焕然一新。

这10天来,杜聿明一直在等待掉队的士兵。每一个精疲力竭走出胡康河谷的战士,突然看到新平洋接待的战友,无一喜极而泣。

又10天后,杜聿明率队离开了新平洋,转进印度雷多,也有人翻译为利多、列多。如果现在还没有等来归队的战士,那就说明牺牲在了缅北野人山中。

从雷多往新平洋的方向,每隔几十公里,就有接待站,提供粮食和医药,这是先期到达印度的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设立的。

1942年7月25日,杜聿明率远征军第五军军部和新22师到达印度雷多,部队彻底得到了休整。

第五军军部和新22师到达了雷多后,第五军96师有一部分还走在缅北野人山中,他们与第五军军部失去了联系。

时隔多年后,第96师师长余韶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炮兵团的,只有十五六岁,他与炮兵团走失,一个人徘徊在一座桥上。少年看到穿着马靴身板笔直的余韶走过来,判定是一名长官,就让余韶带着他走。余韶让少年跟在自己的后面。走出不远,少年突然大哭大喊着跑回桥头,余韶命人拉回少年,可是一松手,少年又奔向桥头,如是者三。余韶回忆说,少年精神失常,神智错乱,当时的情景令人凄怆。

第一次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原则上都是精兵强将,而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也参加了这场成人的战争,可见当时的国军实在已无兵力可派。这名少年以后的命运如何,余韶没有写,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的祖国,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与侵略者死拼。

96师在缅北野人山中还遇到很多土人,也就是克钦人中的分支,他们“无文字,无医药,无市廛,无工艺。”他们的生活非常简单,只靠种植的洋芋充饥。他们不知道中国,但是都知道孔明,而且人人崇拜孔明,可见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影响深远,一直绵延至今。但是,英国人来到这里后,他们编写了歌曲让当地人唱,歌曲的内容是八擒诸葛亮,内容是针对七擒孟获的。英国人还对这些缅甸人说,以前中国人统治你们,以后你们要统治中国。

这股野人山中最后一支中国军队,与第五军失去了联系的96师的一支军队,顽强地行走着,他们不知不觉走向了高黎贡山,走向了回国的方向。

1942年8月下旬,他们被一条大江拦住了去路,战士们询问当地人这条大江的名字,居然被告知这是澜沧江,原来,96师这一小部分军队居然不知不觉回到了中国。

所有人听到澜沧江的名字,尽情欢呼,泪流满面。

中国远征军最后一支部队走出了野人山。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0万人,至此仅余三万余人。他们每天死亡600人,每公里死亡100人。

第五军作为远征军的主力,战斗最为艰苦,同时牺牲也最大。而第五军军部和新22师在众多撤退路线中,所走的又是最艰巨最漫长的一条路线,付出的代价也最惨重。

第五军直属队和新22师撤退时尚有15000人,来到印度雷多时,仅剩3000人,其中断后的新22师,参加缅甸战役时,有9000人,战争消耗2000人,开始撤退时7000人,来到雷多的仅有2000人。第五军直属队和骁勇善战的新22师,有12000名将士长眠野人山。

第五军200师和第六军、第66军零散部队,撤退时尚有11000人,抵达国内时仅有4000人,有7000名将士长眠野人山。

第五军96师进入野人山时,有8000人,幸存3000人,有5000名将士长眠野人山。

第六军入缅作战时有29000人,国内仅收容5000人,有24000将士长眠缅甸。

第66军(不含新38师)也仅剩5000人回到国内。

我们永远铭记长眠在缅北野人山的中华将士们。

这是一次悲壮的行军。

人类自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哪一次行军像这样壮怀激烈,天上是飞机轰炸,地上是围追堵截,路上是葛藤缠绕,树上是蚂蝗毒蛇,沼泽密布在他们经过的每一寸土壤里,瘴气弥漫在他们经过的每一寸空间里,他们穿越了无尽的艰险,穿越了人类想象的极限,终于从黑暗走向了黎明,从死亡走向了重生。

这是一次伟大的行军。

人类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哪一支军队遭受过如此巨大的考验,历经过如此艰苦的磨练,这支经过了地狱之水冲击,炼狱之火煅烧的军队,已经令死神恐惧。此后的岁月里,再不会有任何困难能够击倒他们,没有任何军队能够打败他们,他们已经锤炼成为钢铁之师,不死之师,胜利之师。

在中国远征军倒下的顽强躯体中,新一军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激而鸣,声闻于野;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疾而击,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天下第一军诞生了。

日军的噩梦来临了。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