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5-12】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败有多个原因,英军背信弃义是第一个原因,而敌情不明是第二个原因。

日军前期攻打缅甸时,先投放了一个55师团,后来又投放了33师团,55师团对付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200师,在同古打得难分难解;33师乘胜追击英军,在仁安羌将外强中干的英军保卫,多亏了孙立人将军拍马赶到,才在重重保卫圈中救出了狼狈不堪的英军。

后来,日军56师团赶到,与55师团一起包围了200师,廖耀湘的新22师从日军两个师团的包围圈中杀开了一条血路,200师踏着血泊冲出。第五军最有名的两个王牌师且战且走。这时候,远征军还不知道日军已经增兵。

新38师救出英军后,集结部队,准备追击溃败的日军33师团,队伍沿着伊洛瓦底河展开,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日军33师团命悬一线。

当时,如果新38师能够乘胜追击,也许整个缅甸战争的形势就会发生逆转。击退33师团后,也许新38师能够为远征军打开一条生命通道。

然而,就在这时候,孙立人接到了杜聿明的命令,率领新38师为全军的预备队,渐次向北撤退。

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孙立人只能收缩部队,逶迤北向。

日军33师团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正在狼狈逃窜,突然回头看到远征军撤退了,他们也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

孙立人的新38师向北撤退,日军33师团衔尾追赶。

只有杜聿明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新22师在同古不但救出了200师,而且斩获甚丰,他们击毁日军战车5辆、大炮6门,又缴获大炮2门,俘获了敌军大尉以下37人,毙伤日军无算。须知那个时候,能够在战场上俘虏一个日军士兵,也是非常困难的。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大捷,没有抓到一个俘虏。想想廖耀湘的新22师真够牛的,不但撕开了日军的包围圈,而且还让日军遭受重创。

新22师救出了200师,还不肯罢休,他们埋伏在距离同古十几公里的一个叫做楠仓的地方,准备再兜头打日军一耙子。

就在这时候,第五军的一名名叫马玉山的便衣侦察,化装成缅甸人,把水送到了日军55师团司令部。当时恰逢日军开饭,马玉山又送开水进办公室,看到桌子上有一张地图,上面标明了日军的部队番号。马玉山趁敌人没有防备,将地图偷出来,藏在衣服里,星夜赶往第五军司令部所在地,交给了杜聿明。杜聿明看到日军地图后,才知道日军18师团也加入了缅甸之战。

此时,杜聿明知道了在缅甸与中国远征军对阵的有日军55师团、33师团、18师团。日军三个师团与中国远征军三个军对阵,在失去了制空权的条件下,中国军队绝无胜算。中国不是所有的军队都像新22师和200师、新38师。事实上当时中国远征军中也只有这三个师骁勇善战,其余的师不是相同数量的日军的对手。

杜聿明决定撤退。

杜聿明已经想到了局势不利,他没有想到局势已经非常不利。

中国远征军所有人都漏算了一个56师团。

而正是这个56师团,截断了远征军回国的退路。

56师团在200师被新22师救走后,并没有恋战,他们留下一小部分与55师协同作战,另外一大部分沿着滇缅公路千里奔袭,直插远征军的后方。

中国远征军的战术是一城一地的争夺,而日军56师团的战术是大纵深的包抄。56师团的战术明显高过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侦察到了这支迂回穿插的日军,但是却没有人把他们当回事。

日军18师团、33师团、55师团都在中国远征军的当面,两军对垒,短兵相接,远征军渐次撤退,远征军的高级将领们分析,这股迂回穿插的日军,只是一支孤立之敌,人数最多两三千人,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的。再说,远征军在后方也有军队布防。两支军队前后夹击,这股孤立之敌就会命丧黄泉。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股大纵深快速穿插的日军不是两三千人,而是两三万人。

这就是日军的56师团,日军的一个加强师团,他们的装备不但有坦克重炮,还有飞机。56师团的战斗力在日军中是出类拔萃的,中国后来的很多反映远征军的电视剧中,与中国军队作战的,就是这个56师团。

56师团在缅甸左冲右突,形同鬼魅,远征军居然一直不知道有这支凶残的部队。直到56师团登陆缅甸两个月后,远征军从一名被击毙的日军大队长的背包中,找到一份作战计划,才知道原来在缅甸与中国远征军作战的还有日军第四支部队:56师团。

远征军三个军:第5军、第6军、第66军,飞机无。

日军四个师团:18师团、33师团、55师团、56师团,另外还有一个飞行大队400架飞机。

日军不但人数占优,装备也占有;不但占据了人数和装备的优势,而且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第一次远征军失败,败在必然。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