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过了半年,新的问题又来了,戒言越长越大,越来越胖,戒傲说,看这个趋势,再过几个月,戒言就走不了那个门了,因为太小了。
暗暗犯愁,把门再开大点的话,又要去麻烦孙木匠和他的朋友们总觉得不好意思。
戒傲说,我们应该给戒言减肥才对,报纸上也说了,身体肥胖会引发多种疾病。
想给戒言减点饭量,但很快发现这是行不通的,因为寺里来来往往的施主那么多,有很多施主认识戒言,我们刚把戒言的饭量减下去,戒言就跑去在那些熟络的施主们身边蹭来蹭去,施主们则趁我们不在意偷偷塞吃的给戒言。
后来戒尘想了一个主意,说我们不如在戒言的四肢上绑几个沙袋,这样它跑动的时候可以增加运动量,或许可以有效的缓解大吃大喝带来的体重飚升。
戒尘还说,我在电视看到过,少林寺的师兄们都是这样练功的。
初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是,戒傲忽然说,不行,据我所知,照这种方法练下去,可能体重是不减的,最后练出来了轻功。
赶快把这种方案也否决掉,因为即便是现在,戒言也经常往我和戒傲的床上跳,想和我们一起睡,万一再练出了轻功,那还不往我们饭桌上跳呀。
发愁了很久,但我们担心的戒言有一天会卡在小门里进退不能的情形最终并没有出现,因为戒言的体重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达到了平衡。
我们世界就像一个大杂烩,每个人在喜、怒、哀、乐之中汇集,我们选择自己的生活,也尊重别人的生活。
小山、小寺、 小和尚们和小胖狗,这样的生活是属于戒嗔的。
时间过的很快,就这样从猪年走到了鼠年,戒嗔在这里祝福所有腾讯网的施主们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有鼠不尽的快乐,鼠不尽的平安。
过节期间,周五的故事可能更新的时间不准时,那天戒嗔尽量来更新。
读书的两份心
戒嗔的床下堆放着很多智惠师父的藏书,戒嗔睡在那些书上好几年也没有特别留意过它们,只是有一次把那些书拿到院子里去晒的时候,无意翻了几本,觉得和佛经的内容有很大不同。一时好奇心起,便时常趁着睡觉时分把手伸去床下找书看。那些书的品目很多,有古籍、有名著还有智惠师父年轻时期流行的一些小说。
就这样过了几年,床下的书也被戒嗔看了个十之八九。
有时候看书的时候也会隐约觉得不好,佛经文字深远,便是参悟一辈子,也难以参透,怎么还能花很多时间去看无关的书呢?
有时候也想征求一下师父们的意见,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说。
记得有一次陪智缘师父一起去镇上的小超市买一些日常的用具,智缘师父在前,戒嗔跟在智缘师父的后面,如果看到超市里的荤腥食品,智缘师父便要替它们念几句佛经,不知道为何戒嗔忽然想起了读书的事情,只是不便打扰智缘师父,便先随着师父念经。
出了超市,戒嗔把这段时间的困惑告诉了智缘师父。
智缘师父想了想回答戒嗔说,刚才在超市的情形,你还记得吗?我们一眼望过来,超市里堆放着许多商品,有我们现在想要的,也有我们想要,但是现在还不是急需的,还有一些是我们不可能需要的。
我们不应该因为超市里有我们不要的东西,而拒绝整个超市,只要我们有自己的判断力,就可以从众多商品中拿走我们所需的。
读书其实也一样,我们阅读书籍,但这些书籍必定是混杂的,并不是圣贤或名家的著作里就一定是绝对的真理,也并不是说通俗的小说便毫无可取之处。
读书最重要的是需要有自己见解,我们大可不必摈弃和怀疑一切,也不必绝对的盲从和信任,带着疑问心和求知心去博览群书,在思考中把我们想要的融合,这才是读书的正道。
处世有时候也是一样。
汇集阳光
有段时间天气一直不是很好,每天都阴沉沉的,记得有天早晨醒来,天忽然放晴,阳光照在寺院里,柔和而温暖,那天中午,和戒尘一起去镇上,走到镇中心,远远的看到几个孩子围成一圈,爬到街道中间,这些孩子戒嗔也看的眼熟,都是附近居民家的,有时候会和寺里的戒尘和戒痴一起玩。
远远望过去,从姿势上看几个孩子像在玩拍纸牌,可是他们却很安静,没有打牌的喧闹,只是把头凑在一起,一起看着中间的地面,也没有太大的动作,看样子并不是在做游戏,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我们有些疑惑,戒尘径直跑到孩子们旁边,也把头凑在一起看了起来。
戒嗔禁不住好奇,走进他们的身边,见几个孩子神情专注,便把头从他们的头顶间隙中探了进去,只见地上放着一张白纸,有个孩子手中拿着一个放大镜,不知道在做什么。
忍不住把头探的更前一些,想看的仔细,孩子们忽然集体发出一声叹息。
一个孩子抬头对戒嗔说:“戒嗔师父,我们在做物理实验,想实验一下,用放大镜把阳光汇集在一起,把白纸点燃。”
轻轻的“噢”了一声,心想原来是这么回事,奇怪这群孩子居然认识我。
那个孩子有些怪责的说:“本来我们就快要成功了,可是戒嗔师父的大脑袋把我们的阳光全给挡住了。”
原来如此,有些不好意思,急忙把头缩回来,凑在旁边往里面看,做了坏事还被人认出来的感觉真不好。
孩子们又重新开始用放大镜聚焦阳光。
正午的阳光经过放大镜的折射,变成了一个明亮的光点,手持放大镜的孩子微微调整着距离,白纸微微变色,然后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呼”的烧出一个洞。
那天拉着戒尘回山,戒尘问我为什么白纸会燃烧,我说,那是因为阳光被汇集的缘故。
温暖的阳光,不知不觉的照在身上,我们只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却很少意识到它们的力量,每一束阳光,轻撒在土地上,都毫不起眼,可是在当它们汇集成小光点时,却有意想不到的能量爆发。
一掌掌击向木板,即便把手掌打的发红,木板可能毫发无伤,可是如果用同样的力气挥动铁锤去击打钉子,只需小小的力气,便会穿透木板。
如此简单的道理,我们怎么会不懂呢?
有太多道理就存在我们手边,只是它们常常像捧在手掌中的水一样,被我们轻易漏掉。
长条石板
去年的时候,因为戒嗔的屋子有些漏雨,所以师父们特意请了工程队把寺里后院的几间屋子一起做了一次简单的维修,戒嗔还因此回家住了几天。
等戒嗔回寺里的时候,屋子已经维修好了,而工程队的施主们也离开了寺院,只是后院的围墙边多了一块长条的石板,心中纳闷,只是修屋顶要这么大的石板做什么用的,如果放上屋顶还不压塌了房子。
跑去问师父和师兄们,个个都说不知道,智惠师父说,这么大一块石板,应该不会没有用途吧,先暂且不管它,也许工程队的施主们过几天会来拿。
石板挺长,而院子的围墙也窄,放在那里其实挺碍事,过了几天,一直没有人来取石板,戒傲索性打了电话咨询工程队的施主们,得到的答复是,这块石板是废料,已经用不上了。
把施主们的回话告诉师父们,师父们说:“那你和戒傲一起把石板抬出去吧,省的碍事。
点头答应,和戒傲一起去了后院,把大石板往外抬,石板很重,抬起来很吃力,和戒傲每抬一小段便坐着休息一会。戒尘和戒痴两个小和尚看着我们抬石板却开心的很,蹦蹦跳跳的跟在旁边,跃跃欲试的要帮我们抬,和戒傲急忙一致拒绝,以石板的重量,只怕两个小家伙,只是越帮越忙,非但减轻不了压力,如果最后石板砸下来,以他们矫健的身手,被砸到脚丫的人极可能是戒嗔。
走到寺外不远山路上,看到空旷的地方,实在不愿意再抬,便和戒傲一起把石板丢弃在山坡下。
这件事很快就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