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高中的人应该都清楚,高中三年应该是比较辛苦的(当然在高中混三年的除外了),白天是满堂课,填压式的教育方式,晚上还要自习到十几点钟,现在回想那段时光,都挺佩服自己的。
高中晚自习要有老师值班,一方面是维持秩序,另一方面是回答学习上面的提问。她是每周一晚上值班(由于她还兼教其他几个班的语文),因此一周有三四个晚在都是值班的。那天晚上,我们都在自习,她在上面值班,九点多快结束自习的时候,她走到我旁说:xxx,等会下自习后,你跟我来一下。于是下完自习,我跟她去了办公室,她微笑着叫我坐下,我有点紧张,毕竟第一次和她谈话,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而且要命的是,我那时刚到县城,我是农村来的,说话带着比较浓重的乡下口音,很多读音跟我们班那些县城的同学有差异(后来她告诉我,第一次她跟我谈话,有些话她都没听懂,当然一段时间后,我也学会了城市口音,呵呵)。她说话很好听,先是问我:听说你妈不在了?我一愣,然后默默的点了一下头,甚至都不敢看她(后来我才知道是我姑夫的一个堂弟也在我们学校当老师,告诉她的)。她亲切的说,别难过,以后好好学习,就是对你妈妈最大的报答(那时我妈刚去世两年,一度提起妈妈都有点阴影),还有如果以后生活上学习上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老师,老师会尽一切努帮你解决的,然后问了一下我爸在那工作,工作辛不辛苦,家里有什么收入来源,我说我爸长年在外工作,我平时回家就和奶奶生活,要么就住姑妈家。她听到后,沉默了一会,然后说,老师这个学期帮你申请困难助学金(其实那三年,我就只领过一回,而且是她主动帮我领的,因为那时我爸一年能赚个一二万,供我上学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我那时也特敏感,怕同学看不起我,我觉得我没必要去领,也许是虚荣心在做怪吧)。聊了半个小时,她问得很仔细,学习,生活,家庭。然后十点多时,谈话结束了,我就回宿舍。这是她第一次找我谈话,后来三年,这样的谈话估计不下五十次。在回去的路上,我思绪万千,这么多年来,终于有一丝来自女性的关怀,或者说是一个长者的体贴,我很庆幸遇到了这样一个好老师。虽然家里人也经常会关心我,但是大部分是关心我的学习,在学校钱够不够花了,至于生活上的,也有,但是比较少。
刚上高一,特别是农村来的孩子。都是有一点兴奋的。小学在村小,初中在镇上。上高中前,坐过几回火车,城市生活经验真的可以说很少。高中所在的县城,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但也已经升级了。特别是到了晚上,坐在教室里自习,整个校园静静的,但是外面的霓虹灯和街上不时传来的汽笛声以都市特有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说下我们班的情况吧,那时我们班有六十多人,当然有极个别是靠关系进来的。能进这个班的,都是各个中学的前几名,起码是前三名吧,中考那次是全省统一的,后来入学前又进行了一次入学考试,两次综合成绩加起来排名120之前才有机会进来,可以说,这个班的每个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当年高考我们班60多人,上重点线的36人,达到二本线的50多人,也就是说只有几个人没上本科线,其中有北大清华,浙大,华科,上海交大,哈工大,武大,等众多名校。
说起来很惭愧,我进我们班时,60多人当时排在50多名,也就是说,我在我们班处于中下等的位置,当然这只是进去时的排名,但可见,竞争是多么强大,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渺小。因为从小学到初中,我几乎都是同学眼中的榜样,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别的家长教育自己孩子的对象。但是上了高中,一切都变了,我不再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我只是我自己,没有人再关注你,老师也只把你当做一个普通学生来对待,你成绩退后了,老师不会问你什么原因,每次成绩公榜,你在第一榜再看不到自己的名字。也许从小就在这样一种优越的氛围中成长,让我习惯了这样的待遇,当它有一天失去的时候,我无所适从,就像一个人以前是皇宫贵族,突然贬为庶民,巨大的失落感加上母亲去世的阴影还没完全消退,我开始变得忧郁起来,高中三年,我就是在这样一种忧郁的生活中慢慢度过,但是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我,当然,她也关心着其他的同学,人总是这样,当你和其他人都有同样的东西时,你觉得这也没什么特别的,直到高二了,我们的关系有了一些变化,我才体会到,她给了我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关心或者说是爱吧!
高一学得东西真的很多,文理一起学(后来高二分文理科了,我选的是理科,才不用学政史地了),加上体育还有音乐美术十几门课,虽然这些课都不是主科,但是也还得应付,记得当年上这些课的时候,都在自习,老师一个人在上面讲,应试教育主是这样,高考不考的没人会好好去学。
我们那时每个月考一次,是全校联考的那种,算是月考吧。考完之后前五百名在在外面公榜,从第一名一直到第五百名,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福布斯富豪榜。你多少分,在全校多少名,都写得一清二楚,上初中时,我很喜欢,因为每次我都是第一名,我内心有一种自豪感,可是到了高中,我开始害怕了,第一次月考,我在全校一百多名,在排行榜上找了半天才找到,整个光荣榜几个版面,全是红色的字体,看得我眼花,有时找半天都找不到自己的名字,不像初中,不用找,第一个就是我的名字,然后听着其他同学在旁边议论,怎么又是这个xxx第一名,呵呵,那种感觉真的很好。高中三年,我考的最好的一次是全校20多名,全校一千多人,只不过那是昙花一现,后面的考试大部分是一百多名,两百多百,有一次居然在榜单上都没有找到我的名字,再后来,我很少去看那个榜单了,我怕刺痛自己敏感的神经,也许有人会说我承受能力太差,其实说不上,只是有点自卑,觉得自己成绩越来越差,不知道为什么。
月考过后,班主任一般都会找一些同学谈话,她也不例外。如果当天晚上是她值班,可能会找十几个人去谈,退步的同学就是为什么这次考得不理想,什么原因,然后回去好好总结一下,下次争取考得好一点,如果明显有进步了,也会问为什么这次有进步,有什么经验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等等。如果不是她值班,她晚上也会过来,顺便找几个同学去聊一下。第一次月考后的第五天,成绩出来了,我考得不是很理想,她找我去办公室谈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