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因为鲁夏有特殊军功,叫家乡的某消防大队调去了,后来成了辅导员,又过了几年通过自学考上了夜大并顺利毕业;再接下来,他表现突出于火场上立功无数,人品又是一等一的,紧接着就升为消防大队长,一年后竟然评为了本市十大杰出青年。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起起伏伏,鲁夏说,要不是当年那个两杠一星,说不定他现在还在社会上闲逛呢。

人言道: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得涌泉相报。

鲁夏闲时就想去探望两杠一星,只是队上任务太紧,又时常赶上拉练,一来二去就拖到了二零零八年。要说这一年,四川遭了大灾,汶川7.8级的大地震震惊了全国,鲁夏所属的消防单位在12小时之内就全员集结准备飞赴灾区了,后来北方总局调了几支骨干,鲁夏的单位因为是省市重要应急部门,所以就留下看理门户了。

但是鲁夏可按捺不住,一边急着写请愿书,一边搞坍塌急救训练,只是不论怎么搞,上级就是不搭理他。有几次省里的新闻记者来采访他,说是如何在地震后传递求生信息,鲁夏瞪着牛眼喝道:“你他妈的来问我,你们有大把时间怎么不去灾区问问幸存者呢!”

这句“他妈的”传到上级那里,上级领着人马就开到了他的单位,踹开门后指着他鼻子骂:“你幸好是杰出青年,要是当初得个文明先锋称号,你他妈的就是哗众取宠,老子也跟你成了小丑!”

鲁夏哪敢吱声啊,端茶倒水挨着训,直到半天过去了,上级哑着嗓子说:“你小子该是反省的时候了,放你一个月大假,放完假你他妈的把检查给我交上来!”

鲁夏知道这位老首长放他假是什么意思,那些百无聊赖的记者正等着批他呢,首长不想把事闹大,他知道鲁夏是块好苗,就这么毁在舆论之下实在太可惜。

就这样,鲁夏和副队长刘长庆,还有辅导员王子玉交待后就出了单位。走在大街上他就开始合计了,这些年拼死拼活为国为民的连个休息日都没有,没想到一句话就放了他一个月大假,平时都紧张惯了,这三十天怎么过呀。

要么去北京看看鸟巢?

一想奥运会还没开,去了也就照几张相而已,实在没意思。

正没辙的时候,忽然之间他脑子里就掠过了那个两杠一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早当天买机票去南方,于是他打车去机场买了张飞往南京的机票。折腾了小半天,到了南京某军区之后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两杠一星,后来打听才知道,宋常和的家里出了点事,他是回老家处理去了。

鲁夏哭笑不得,本想和老朋友叙叙旧,没想到走了个阴差阳错。他来到南京市区,望着陌生的人群感到些许落寞,于是在当晚就悻悻地飞回了东北。

而他不知道,这一回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以机缘巧合做为结构,所搭建的就是他的命运。

就在鲁夏于半夜时分赶回大队的时候,大队值班员告诉鲁夏,城北的“叠字楼”发生了火灾,家里的兄弟都上火场了,鲁夏听完就懵了!叠字楼区就是他儿时居住的地方,所谓叠字楼就是平房上私自加盖的房子,二、三层不稀奇,有的加盖到五层,这些老棚户本来就是火灾重区,街道取水设施又不完善,再加上私自建房拥挤不堪,一旦起火就是大灾,况且叠字楼前端直抵大坝自来水公司,如果火势不受控制,烧了自来水公司全市的供水都会出现问题,平常百姓家里停水也就算了,可是医疗单位停水那就不是儿戏了。

鲁夏连衣服也没换,开着队里的小车就去了,车上他把自己骂了个狗血喷头,心想鲁夏呀鲁夏,你就是个蠢货!受了处分也不能天南海北地闲逛呀。等他来到火场一看,心里立时凉了半截。

这哪是火场?简直就是一座火海地狱,放眼望去大片的房区皆是火焰擎天,这些年老失修的木质棚户区就如捧捧的干柴,不住支炎着凶烈的火蛇。

当他从王子玉口中得知副队长刘长庆已经殉职之后,跑到消防车套了件高温防火服,往身上撒了防火灰后顺手拿起步话机吼道:“老子是鲁队,一队给我顶在自来水公司,二、三队外围突击灭火,另外每队的党员给我听着!每队自愿出勤一名,跟老子进火堆抢人了,我在安防区只等三分钟,一分钟一个人,一分钟一个爷!来不来都没说的,自愿!”

一旁的王子玉拎着斧头喝道:“抢不出来就当陪刘副了!”

鲁夏一脚把他踹了出去,怒道:“老子死了你给我顶着,这是命令。”

王子玉也是响当当的汉子,可这时候鲁夏所言确实如此,他恼怒地摘下头盔摔在地上,眼睛里不住流着热泪。

不到三分钟,五个消防官兵就聚在鲁夏左右了,鲁夏拎着斧头和铁锹率先冲进火场,炽热的火焰让他们每个汗毛孔都如针锥般疼痛,火烤的滋味自然是撕心裂肺。他们在火场中苦苦搜寻着幸存者,凭借着老练的经验,接连抢出四个遇险者,待到发现第五个人的时候,鲁夏的身边仅有一人可以背着出去了,他果断地命令那名消防官兵背人而去,自己向更深的火窟中走去。

随着氧气渐渐稀薄,鲁夏的双目呆滞的凝望四周,不论他心内如何坚如钢铁,这个时候生理的极限都已然不受精神的支配了,他恍惚地跌坐在地,燥闷的头罩几乎让他窒息,皮肤的烧灼感使他相信,自己体内的水分已快蒸发待尽。

鲁夏不禁想到了“死”这个字,左边是“夕”,右边是“匕”,上面一横犹如方向标,仿如人这一生若不是善终便是恶死。

其实他挺讨厌这种宿命之说的,只是临了临了,以火吃饭的人终归是死在火下了,而且是死在自己儿时生活过的地方,想起当初,宋大哥也曾来过这里召他参军入伍的。他瘫跪在灼热的土地上,双手拄去却猛然一震,触手处竟是那个熟悉的木匣。

木匣虽然大半被烧毁,鲁夏却还是认得上面依稀可见的纹路,而和当年不同的是,那个木匣的下端竟然有个暗格,暗格中还有个小小的铁匣子,若不是被大火烧去,他至死都不会知道这木匣另有玄机。

可鲁夏真的支撑不住了,他喉咙冒着腥火,体内的血液都要跟着烧了起来,他抱着那个木匣仰躺在火墟中,心想不会再知道铁匣子里藏有什么秘密了,也许是湛江来的,也许是母亲的。

想到这,他忽然睁大了双眼,与此同时,面罩上滴水敲落,周围的火势也渐渐褪去,一场罕见的暴雨由天撒下,一股股清凉爽劲的气息逐渐拂过他的身体。

鲁夏,竟命未该绝。

“命运是不会说话的,但时间会,它告诉了我,当我打开这个铁盒子的时候,就是苦恼。”

鲁夏在医院的时候,向所有探望他的人敬礼,用他那轻度烧伤的胳膊回敬了每一个向他献花的人。后来他说,每当他按照记者的要求,盯着黑洞洞的摄像头时,就会想到那个斑驳、狼藉的铁匣子。

也许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不堪回首且又暗暗自喜的一幕,显然,按照鲁夏的经历,这个铁匣子将是诠释他童年所有境遇缘由的最好证据。

当时鲁夏的伤势,队里安排他休息一个季度,市里是六个月,而省里则是一年休假再加两个月的亚泰游。对于一位拯救全市供水命脉的英雄来说,这些远远不够,就算明晃晃的特等勋章挂在他胸前时,也是如此。

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带给他奇迹的铁匣子。

两个月后鲁夏出了院,揣着那个铁匣子回到大队宿舍。此刻的他对于屋外的世界已然毫无兴致,就像一个没有童年的人迫切需要答案一样,他将那个铁匣子放在桌子上,像看珍宝一样看着它。

对于普通人来说,它毫不起眼,就如装腌鱼的铁皮罐头盒,总共也就巴掌那么大,可是在鲁夏看来,它如他的青春、如他的生命,那些关于湛江来甚至母亲的一切秘密或许就藏在这里,藏在这个密不透风、黑漆漆的空间里。

朝鲜战场上那支没有番号的连队(亲身经历的真实寻根之旅)》小说在线阅读_第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东汉末年1984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朝鲜战场上那支没有番号的连队(亲身经历的真实寻根之旅)第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