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耐着性子等了几分钟,舒拔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小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对杨光讲,“快来看看,我刚刚买的读卡器,我终于弄好了,这下照了相片可以直接拷到电脑里,不用连数码相机了。”

杨光听得魂头都摸不着,连忙说:“你以后慢慢读你的卡,我的录相带怎么办?你快点儿,别人等着呢。”

“你这家伙又搞到美女了吧?”舒拔对杨光追女人的能力和劲头崇拜得五体投地,就像杨光对他的数码知识和侃价能力崇拜得五体投地一样。他指着床边的一个仪器说:“看到没有,我还是把那台扫描仪买了,以后有美女的照片拿来,我免费给你扫。”

“现在哪里管得了那么多?”杨光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你赶紧帮我把录相带里面的内容倒到碟子里。”

“录相机不好买,现在成都各大家电市场都很难见到卖的了。”舒拔一句话让杨光心沉了一下。

他吭哧吭哧地搬出一样黑乎乎的东西,得意地说:“你老是嘲笑我专门买二手货,还号称从女人到房子到家电,你从来不用二手货,现在知道二手货的好处了吧?”

“什么东西啊?”杨光还是有些紧张,怕完不成任务,对舒拔来说无所谓,对自己影响可就大了。

“这是我在城隍庙买的二手录相机,本来想放一段再拿出来试一下,你来得正好,我提前起用了。”

“那怎么弄到碟子里呢?”杨光不解地问。

“看到那边的东西没有?”舒拔越发得意,“我在网上买的模拟输入装置,这个东西不好买,你老是笑我在网上买东西,有些东西不在网上买根本不行。我现在能在网上买的都在网上买了,又便宜又方便,还能送货上门,节约好多时间啊。不信你试试,真的,来,我给你在网上注册一个。正好我换了CDMA手机包年了,速度比GPRS快了好多,你来感受一下。随便在哪里都可以上网……”

“哎哎哎,”杨光听他说个没完,忙叫了暂停,“你今天抓住机会给我开批斗大会啊?你那些技术术语留着自己用,我听不懂,你把东西倒到碟子上了事,不要给我上课了。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你病得越来越深了,倒完了赶紧到四医院(成都精神病院)看一下吧。”

“你小子,还给我讲孟子,你恐怕只知道孔子的‘人之大欲存焉’吧?”舒拔呵呵一笑,也调侃了一句,便开始用各种线把各种仪器接起来,杨光除了能帮忙递一下插线板,根本帮不上任何忙,干脆半躺在沙发上看起了杂志,只是时不时地催促两声。

舒拔一边忙活一边在嘴里念念有词,好像是在给杨光进行科普教育,又好像是在喃喃自语:“通过模拟输入设备,把录相机和电脑连接起来,再把录相带里面的内容传到电脑上,然后把这部分内容转换成VCD格式,最后用刻录机写到光盘上就可以了。”

杨光听得头都快炸了,很想叫他安静下来。但他见识过几个电脑狂人,都有类似的唐僧式的症状。你叫他来帮你看一下电脑有什么问题,他就手脚忙个不听,嘴里也不断地说着些大家都听不懂的呓语,最后问题解决了,往往伴随着他们一声:“你看,好简单!”这个世界终于安静了。

强忍着听他说个没完,还要忍受他不断带来的精神压力。诸如:

“唉呀,怎么回事?灯怎么没亮?”

“咦,难道不是这根线?要到城隍庙买?不知道有没有卖的。”

再听下去,进四医院的恐怕不是舒拔,而是杨光了。好在终于听到一句:“帮我在架子上翻一下,塑料盒装着的就是空白光盘。”

杨光如蒙大赦,踮着脚如芭蕾舞演员般在电线和仪器之间穿梭,去拿架子上的塑料盒,突然又想到要是韦青在这里,穿着小天鹅舞蹈服这么跳来跳去,一定迷死人了,想到这里又觉得下面有了反应,止都止不住。

“如果真有这一幕发生,舒拔这个成都最后的处男说不定会喷鼻血而亡呢,”他连忙把思路调整了一下,“当然他还不能死,起码也得等到把东西倒到光碟才行。”想到这里,他乐呵呵地笑了。

“傻笑什么?快把东西递过来。”舒拔哪里知道杨光脑子里转的歪念头,还以为他是为大功快告成而高兴呢,自己也有些兴奋,第一次尝试把这些东西连接起来,居然就成了。

杨光兴奋地看着他把光碟放进刻录机,那顺滑的插入更让他格外激动,并因此再次浮想连翩。

舒拔最后确认了一次:“是转成VCD格式吧?”

杨光连连点头,舒拔开始操作,他刚动了动鼠标,整个屋子就像被雷击中一样,一切正在运行的电器都停止了。杨光突然间没有回过神,以为舒拔把整个屋子的电路都和鼠标连接上了,正准备指责他滥用高科技,舒拔长叹一声:“又停电了。”

两人面面相觑,杨光问:“什么时候来啊?”

“最近天天都停电,就今天上午到现在来了一会儿。”舒拔说,所以他刚刚趁着来电忙着搞科研呢。

杨光急得双脚跳,最后冒了一句:“要不要我给供电局打电话?”

舒拔看了看他,冷冷地说:“你以为你是谁啊?专门给你开个专线吗?你给不给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工程指挥部打电话啊?让他们暂时反方向操作一会儿,改成东电西输,我这儿就有电了。”

“就是你废话多,”杨光有些气急败坏,“你看怎么办啊?刚才要不是你那么多废话,刚好可以抢在停电之前完工。”其实舒拔说“废话”的时候,手脚也一刻没有停,杨光顾不了那么多,开始胡乱责怪。

“明天不行啊?”舒拔窝在沙发上,神色木然地望着窗外,电一停,他那双小眼睛里面咄咄逼人的光彩似乎也被关掉了。不能钻在那一大堆电器之间鼓倒个没完,对他来说生活也就了然无味了。

对杨光来讲,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女人追到手,生活也毫无趣味,仍然一个劲儿地催舒拔想办法。

“办法倒是有一个,但是……”舒拔说了一半停下了。

“快说啊,卖什么关子啊。”杨光更急。

“台里也有这套设备,但现在刚刚过了中午,管设备的人恐怕还没上班吧?”

“你怎么不早说啊?”杨光不管三七二十一了,“走走走,先到台里再说。”

“你家伙上班不积极,搞耍事倒是跑到台里去了。”舒拔还是懒洋洋的,“等一会儿,我把脸洗了,衣服换了再说。”

“洗什么换什么啊?我觉得挺好的,赶紧走了。”杨光抓住舒拔往外拉。

舒拔拼了命挣脱开来,然后开始慢条斯理地洗脸换衣服。他一年四季也没两套衣服,但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嘴唇上边那两撇很有特色的小胡子也梳得整整齐齐。

他对这两撇现在极其少见的小胡子非常得意,自称如果电视台举办鲁迅的“模仿秀”,他肯定是第一。

杨光气哼哼地在一边看他梳洗打扮,折腾了半个小时才抱着他那台宝贝二手笔记本电脑一起出了门。

两人冲到电视台,管钥匙的人果然不在。

电视台和报纸不一样,报社记者完全可以独立完成采访、写稿和编稿的任务,只要和编辑搞好关系,稿件就能畅通无阻。

而电视记者很难将节目从采访到播出一个人完成。起码出门采访要带一名摄像师,老一点的摄像师有时候不听年轻记者的话,胡乱拍一气,很多想要的内容根本没录上,补救的机会都没有。

中央电视台搞改革,外面请了很多主持人,好多成了“名嘴”,但他们几乎都是聘用人员,而很多老资格的摄像师反而是正式工。

有一次大型采访,全国各地记者云集。一位万众瞩目的央视名嘴采访的时候让摄像师拍这个拍那个,摄像师突然大怒,拒绝执行指令,并用标准的京腔扬言:“你一个外聘人员,得意个什么劲儿呀,还指挥起我来了。”声音不大不小,刚好四周的人都听得到,那位名嘴居然不敢还嘴,在全国同行面前吃了哑巴亏。

风月成都》小说在线阅读_第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超级小PIG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月成都第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