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厚厚日记本上的第一页最上方清楚地记载着那个日子,那个日子里,我像一只孤单的飞鸟,飞出了家的暖巢,彷徨的孤影掠过苍穹,不知道停歇的方向.

那个分飞的日子是何年何月,我却不想提起,就好象我不想提起那趟专列车号一样,我只能说,那第一页上歪歪斜斜地记满了激情澎湃的文字,是我在列车摇晃中记下的.记载时的心情就像那摇摆不停的列车,在激动中向往着未知的前方,有红旗飘扬,有广场,有长城,更多的是人.

我只能说,那个日子里,我所坐的列车是专列-----保姆专列,从小城巢湖开往首都北京的保姆专列.

巢湖,一个过去让我在书本中引以自豪的地域,五大淡水湖,玉米之乡,地杰人灵的皖中明珠.

可现在,她成了"保姆之乡"了,无数个姐妹搭乘上专列,成了京城里的保姆,在家乡,乡下的女孩子除了上大学就是做保姆了.我没考上大学,惟一的选择就是做保姆,下面还有两个弟弟,我得挣钱供他们上学.

我没考上大学,父母并没有多加指责,反而有点庆幸,说谁家谁家孩子考上了,为凑学费到处借债,又说现在就算考上了,又能怎么样,找工作难,大学生太多了,哪家哪家的孩子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去了趟广州,一下火车就被人骗了路费,还是父母上广州,到公丨安丨派出所给领回家了.

高中毕业,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在乡下算是文化人了,父母也没什么遗憾了,我当初坚持再读一年,父母没当一回事,让我跟着他们走进庄稼地里,做个地道的农家姑娘.对于地里的农活,我们那里只剩下老人和妇女操劳,男人都出门打工了,作为一个年轻女人,我在庄稼里,感到很独特,邻居们于是好心劝我父母说,让女儿到北京做保姆去,比种地强多了.他们说的也在理,他们的女儿都在北京做保姆,时常寄钱回家,一年算下来,那是庄稼收成的好几倍,年终不回家过春节,雇主还给加工钱.

父母听后,也曾动心,可征询我意见时,我哭了,我说自己情愿累死在地里头,也不到外面去伺候别人.我读书不多,脸皮却薄,觉得保姆虽不是过去印象中的老妈子角色,可终究是看别人脸色找饭吃,我接受不了.因为每年春节,我儿时的同伴们从北京回到老家,都说些她们做保姆的经历给我听,有的人还掉着眼泪说,再不想回去了.可初七一过,照样都挎着行囊走了.她们当时都说我命好,以后可以考大学进城市,并说她们也在大学老师家做过,见过的那些女大学生,真是让人羡慕.可命运偏偏没让我考上大学,偏偏将我发回到贫瘠的土壤里苟活.

那半年时间里,我不知道怎样熬过来的,夏天收割稻谷,秋天忙于收摘棉花和花生,忙碌于农田之间,辛苦中我觉得很充实,可到了冬闲,我感到分外的孤独,白天无聊地躲在自己房间里,一呆就是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看小说打发时间,整日闷声不响,不知自己的归宿在哪.

好不容易到了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从外面回来了,村里热闹了起来,我刚放松嗲难得心情很快又烦透了,因为家里人开始帮我找对象,一个上不了大学的女人,在乡下很快就要被物色婆家了.

按照乡俗,新上门的后生要带见面礼的,我执意反对父母这样做,最终我和父母达成妥协,可以见一面,但不能收礼金.父母只好听从我,初二那天,媒婆领了个年轻男子进了门,那男子看上去很斯文,脸上架着近视眼镜,西装革履的,一表人才.

一家人招待客人吃饭时,媒婆顺便介绍了他,才知道他跟我是一个学校毕业的,早我几届,当年高考考上了大专,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中途退学了.原因不好问,媒婆只说他在北京一家大学里开小吃部,生意不错,几年下来,家里都盖上楼房了.他话不多,很腼腆,说在大学卖早点夜宵,起早贪黑的,挣点小钱很辛苦.看上去人很实在,父母觉得人品不错,私下问我感觉怎样.我说,人家在北京创事业,我一个种地的怕高攀不上.

我算是回绝了,根本没考虑对方是否适合,我没心情打理自己未来的婚事.这场见面很冷清,临走时,那后生跟我私下聊了几句,说他也是领父母之命来相亲的,自己还没想到娶媳妇的事,不过,他有句话倒是打动了我,说像我这样的,没考上大学老呆在乡下也不是个事,应该想想出路,去外面走走,开开眼界,谋个事做比在地里强.他道出自己的理想,将来到县城里买套房子,开个饭馆.

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成了井底之蛙了.我便问起北京来.他说那地方天南海北的人很多,在北京的老乡也很多,有做小买卖的,有像他这样卖小吃的,女孩子大都做保姆,北京人很文明,不歧视外地人,就是做保姆也同样得到尊重,还提到某某也是保姆出身,现在都开公司了.

他的话让我开了眼界,他将手机号码告诉了我,说以后若是到了北京,给他电话,他比较熟,需要帮忙只管说一声.

就这样,我开始有点心动,憧憬中的北京变得不再触不可及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村里在外打工的保姆们都来到我家里,她们知道我没考上大学都来安慰我,她们都是我过去的好姐妹,有的小学都没毕业,也有点是中学同学,都劝我跟她们一道上北京,先去看看,不一定非要做保姆,摆个地摊也能赚钱.

这期间也有男的过来,他们有得卖衣服,有的干建筑装修工,更多的是卖小吃,个个显得得意洋洋的,指手画脚,滔滔不绝,竟然说读书上大学没大用途了,那人才市场上找工作的大学生多如牛毛,并说那些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工作没找到,跑到他们的摊前吃的玉米馒头可不少,哪里人才多,他们的三轮车就往那里蹬.好象北京满地都是人才,又满地残留下玉米雹子皮,将钞票塞进了他们蹬三轮人的口袋里.

我真是鼠目寸光了,只把目光局限在一亩三分地上,却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我外面的世界仅浓缩在电视屏幕上,我所到达的最远城市也就是巢湖,巢湖之外的事真是电视画面上的那般精彩吗?

前些年的春节,我一般不走亲戚家串门,常用看书来搪塞家人,喜欢一个人静静呆着过完寒假.在乡下亲戚中,舅舅为大,这个春节我去了趟舅舅家,就在隔壁村,表哥夫妇都在北京打工,我很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表哥是北京工地上的建筑工,每逢春节他都回不来,因为年关是讨工薪的关键时候,他们要守在工地上等一年的工钱,表嫂一个人回家过年,她就是做保姆的,工钱不比表哥,但按时发放工钱,所以每年春节也算是赚到现成钱了.

到了舅舅家,意外看到了表哥,几年没见,快成小老头了,一脸沧桑皱纹.一家人唉声叹气的,这年的工钱是发下来了,但没到辛苦一年表哥的手里,而是其他村庄的一个小包工头手里,大年三十,表哥还赖在包工头家里要钱,结果只拿到了一千元,算是过节费,最倒霉的表嫂,无意中肚子大了,在北京又怕雇主发现,勒紧裤腰来隐饰,结果流了产,最终还是被雇主解雇了.好在那家人是知识分子,发了双月工钱让她回家补身子.对舅舅家说,这个春节是祸不单行.

说起北京的日子,表嫂就流起泪,孩子没了,最痛的是女人了,表哥只闷声抽烟,听老婆埋怨.当我打听做保姆一事时,表嫂连摇头劝我说,你肯定做不了那活,碰上个好人家会把你当人待,能坐到饭桌上跟一家子似的,碰到刻薄的,你吃冷饭都塞牙,做什么也别做保姆.表哥也劝我别有那想法,他们工地上也有女的做小工,人家情愿干重活也不愿意做保姆.

亲戚之间的话是掏心窝的话,看到表嫂的样子,我就明白过来了,跟她不同的是,我不过多读了几年书,读书是不能代替做饭带孩子的.这次串门让我很失望,因为跟那些同村年轻人轻松的口吻相比,表哥嫂的话实在太沉重了.回到家,我刚升腾起的冲动火苗又熄灭了.

人的希望就如同锅灶下的柴火,在我拉动风箱时,很快又复燃了.我最要好的同学来了,她考上了安徽大学,没忘了我这个老同学,春节一过就来我家看我.

我做保姆所经历的风花雪月》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如鱼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做保姆所经历的风花雪月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80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