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武侠片兴起,古龙开始跨足演艺圈,先是应香港导演邀请写作了《萧十一郎》的电影剧本,然而反应平平,未在台湾上映,直至一九七六年香港邵氏公司楚原导演拍摄《流星、蝴蝶、剑》,电影大卖座之后,台港掀起古龙热潮。[23]因此古龙改写了多部小说为剧本[24],来拍摄电影,并靠作品的电影票房与改编权利金,赚进比稿费更多的财富。那时邵氏影城有一条不成文的赚钱公式:古龙+楚原+狄龙=卖座。[25]一九七七年,台湾、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六个地方的十大卖座电影中,古龙的原著就占了四部之多。真是个空前的纪录。[26]在名利双收后古龙干脆自己投资电影公司[27],执导、改编自己的作品[28],着实风光好一阵子。此时因公司事务繁重,且专注心力在拍片与改写剧本上,再也无法全心写作。后来古龙一些享誉盛名的武侠作品,都被其它电影公司拍成武侠电影,自己的公司反而落入无片可拍的窘境。古龙只好重新创作,可惜古龙所创作的《剑神一笑》上映后反应不如预期。眼见自己执导的电影不受观众热烈的欢迎,古龙遂改拍科幻片《在世英雄》,邀请好友倪匡编剧,冀望能重振票房。《在世英雄》上映后也无法再造颠峰,最后古龙只好黯然将电影公司结束。改投入电视戏剧的制作。
本名熊耀华的他,豪气干云、侠骨盖世、才华惊天、浪漫过人。他热爱朋友、酷嗜醇酒、迷恋美女、渴望快乐。三十年来,他以丰盛无比的创作力,写出了超过一百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作品。开创武侠小说的新路,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一代巨匠。他是他笔下所有多釆多姿的英雄人物的综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乔奇也用古龙最受欢迎的两位武侠人物撰写一副: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八日,古龙葬于淡水明山海滨墓园。走完了传奇的一生。
年少的古龙提早受尽了人世冷暖,最终使他变得孤傲和怪僻,也造就了他的浪子性格。
正是这种不被人了解的寂寞与孤傲,吸引了无数女子,其母性的本能被激发,渴望去抚慰古龙的孤独寂寞,去了解古龙的孤傲与偏激。正应验“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句话。因此古龙的身边永远有对他付出真情而无怨无悔的女子,如妻子于秀玲。更有无数红颜过客飞蛾扑火般投入古龙怀中,而后默默离去。
有一身傲骨的古龙个性中并不完全只有寂寞与孤傲,他将心里的隐痛写在他的武侠小说上,
……别人越不了解他,他越痛苦,酒也喝得越多……相信这段话是古龙藉由胡铁花来描述自己的处境。而与古龙最相知的弟子丁情也曾描述古龙虽然“时常将欢乐和笑声带给大家,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是孤寂的。”[45]由此可知古龙在人前人后性格上有着极端不同的差异。
古龙的性格充满着矛盾:他自卑却又骄傲、寂寞孤独却又创造欢乐、偏激孤僻却又善良充满同情。一生为寂寞所苦,处心积虑挣扎想摆脱,却无时不被寂寞所桎梏。更是作品中一直存在强烈古龙风格、古龙特色的原因。
古龙从没有循规蹈矩依照所谓“正统”的方式去交过女朋友。和古龙在一起的女子除了曾结婚的两位外,大部分都是舞厅酒家的小姐或是慕古龙之名而投怀送抱的女子。想必古龙自己也在心里面有所疑问,究竟这些女子是如何看待他,是真心真意?还是逢场作戏?这些疑问造成古龙对女子的不信任感,因此离开枕边人时都不甚留恋。
为什么古龙特别钟情于风尘女郎?古龙曾写说:
风尘中的女孩,在红灯绿酒的相互竞映下,总是显得特别美的,脾气当然也不会像大小姐那么大,对男人总比较温顺些,明明是少女们不可以随便答应男人的事,有时候他们也不得不答应。
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剧。
所以风尘中的女孩心里往往会有一种不可对人诉说的悲怆,行动间也往往会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轻蔑,变得对什么事都不太在乎,做事的时候,往往就会带着浪子般的侠气!
对于一个本身血液中就流着浪子血液的男孩来说,这种情怀,正是他们所追寻的,所以一跌入十里洋场,就很难爬出来了。[59]
这段话也许正能解释古龙留恋于风尘女子的原因。她们满足了古龙的情欲的需求与虚荣的自尊,她们所拥有的特质正是身为浪子的古龙所需要与欣赏的。对于温顺的柔情慰藉,逢场作戏的古龙常是来者不拒地全然收下。也许是得来容易,古龙也不很珍惜这些女子的来去,只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短暂激情。古龙小说中许多女子的身份都是“妓女”,甚至连女主角的身份也是妓女。而描绘女子宽衣解带裸露胴体的章节更是不避讳,与传统武侠小说含蓄带过的方式迥异。除了一些为色而淫的武侠小说外,武侠小说中“妓女”出现频率最高的作家,恐怕非古龙莫属。很明显的这是古龙个人生活经验所致。
这些与女人相处经历促使古龙在写作时,对其武侠小说中男女角色的贞节观念并下重视,只要男主角愿意接受女主角的引诱,即使发生性关系也无不可。甚有女子自行对男主角投怀送抱,男主角也照单全收,丝毫无任何愧意,例如《新月传奇》的玉剑公主、《楚留香传奇》的琵琶公主自行献身给楚留香,楚留香更是欣然接受。
成名后的古龙追逐女人虽无往不利,偶尔也有惹出麻烦的时候,但古龙绝不说交往过的女子的坏话。每当回忆起以前的女友,古龙都是谈美好的一面。即使是闹上法院、登上报纸社会版的“赵姿菁事件”[60]他还是不出恶言。若说古龙一生中最大的错,就是对不起曾用心爱他的女人[61]。如同笔下的楚留香浪迹天涯、处处留情,却不仅得去珍惜在船上等待的苏蓉蓉。
古龙这种“视女人如衣服,视朋友如手足”的心理,导致笔下的李寻欢竟能为朋友让出林诗音,然后终身痛苦。对于女人的地位,他一向摆在朋友之后,也不曾产生过像对朋友般的情意。他说:“白马非马。女朋友不是朋友。女朋友的意思,通常就是情人,情人之间只有爱情,没有友情。[62]”他认为爱情是不顾一切、不顾死活、让人耳朵变聋、眼睛变瞎,但也是短暂的,无法持久,除非转变成友情。友情无论如何还是高过爱情。虽然笔下的男主角身旁总围绕着众多婀娜多姿的女子,但是对男主角而言,这些女子还是此不上朋友重要。
(三)视友如亲
古龙说:“无论任何顺序上来说,朋友,总是占第一位的。[63]”
在古龙自立更生的日子里,朋友无疑的是他最重要的精神依靠,寂寞的时候有朋友相陪,落魄的时候有朋友相助,他说:
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没有根的浪子,身世飘零,无亲无故,他能有什么?
朋友!
一个人在寂寞失意时,在他所爱的女人欺骗背叛了他时,在他的事业遭受到挫败时,在他恨不得买块豆腐来一头撞死的时候,他能去找谁?
朋友![64]
这段话可看出古龙对朋友的依赖与看重。在寂寞失意、生活遭受困难时所依靠的还是只有朋友。
刚出道时,古龙与当时武侠小说界的「三剑客」——诸葛青云、卧龙生、司马翎[65]论交,牛哥夫妇[66]、邹郎也是古龙常借宿几宿的主人。这些朋友在古龙出纰漏时,总是义无反顾伸出援手,尤其是牛哥夫妇最常为他解围。诸葛青云曾说:“古龙死过一千次,牛嫂一定救过他九百九十九次。”可想见交情之深。
古龙相识满天下,能够真正了解他的人,却不很多。在众多的朋友中与古龙最知心的要算是:香港作家倪匡。他们在一九六七年相识,立刻相见恨晚,成为莫逆之交,常常在深夜,有七八分醉意时,互打长途电话彼此倾诉内心的抑郁。曾经古龙生病,远在夏威夷的倪匡得知,马上赶来探望。甚至古龙病重时,国际电话一打三个小时,面不改色。[69]从这里可见两人那份真挚不移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