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后来赶上是生意萧条的某天,看见邻旁的中国人在聚精会神的看小报,以为那是从国内带来的,待他看完,自己借过来想看看,接过来一看,原来那也是一份《旅欧导报》,它似乎刚刚创刊不久,再一细看,感觉内容倒是挺充实而且挺实用的,里面有匈牙利的各项相关政策的介绍,以及各种商业、服务、地理信息,包括匈牙利周边国家的华人生存、发展状态等。

当时在匈牙利的华人绝大多数连英语都不懂,匈语就更不用提了,办事、问路,几乎是睁眼瞎。听到的只是传来传去的水分越来越多的小道消息,使得控制信息的大牟其利。

《导报》的问世,对于不懂匈语的华人来说,无疑是及时之雨。深受读者欢迎,销路很是不错。

后来听说创办这家华语报纸的是原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精通英语、匈语的青年学者,那时他还是旅匈华人某事务所的老板,只是这份报纸当时尚未在当地取得合法发行权,而且是在国内排版,出版周期太长。

同样处于初期创业阶段,国外华人创业都很艰难,这份不定期的小报显然当时没有得到大财团的资助。

我看到自由市场上与我一样的中国小贩中有不少是国内教师、医生、工程师,我意识到确实已有一批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就如水土一般流失到国外,他(她)们的机遇和现况显然不如这位办《导报》的老板,但这又有谁会怜惜。

为了迎合中国人想要长期留在国外的“市场需求”,当时应运而生了一种为在匈牙利的华人,介绍中外通婚的服务,我1991年10月在自由市场摆摊卖货的时候还收到过如由中国人散发的,油印的小广告:(见附图。)

重发第第1545楼:部分(互动)

见到他们,我一边打招呼,一边把在国内特意按人索骥准备的礼物,从随带的塑料提袋里一一拿了出来。送给伯茨凯伊•约瑟夫的是一条出口转内销的领带;送给玛莉珊娜的是一瓶带包装的,当时国内名牌厂家生产的护肤产品(为防伪货,特意在大商场的厂家专柜购买的);送给玛莉珊娜妈妈两根,外包装盒上面带有英文说明的生晒参,(东欧人都称之为人参,认为是对于身体可以大补)。送给阿提乐萨布一……

(到底是什么东西,暂且卖个关子,请大家猜猜,十天以后再公布,提示:是适合阿提乐萨布这样三四岁年龄,男女小孩子皆宜,也招小孩子喜欢,没有危险性,不贵而又不失品格的东西。)

揭谜:

我那时送给阿提乐萨布一盒(在中国市场)问世不久的12色的水彩笔!

续第1575楼:(更新)

华人通过联姻解决移民身份问题在东欧各国是很常见的。“流程”是在国内先花钱买到“未婚公证”(据某些文章披露:不少已婚中国人花40美元左右也能买到一个假未婚公证),然后在《婚姻介绍所》交20-30美元“入会费(报名注册费)”,随后可根据提出自己的条件和愿望的高低不同,另行付给不同的服务费用,如果是要求对方提供能够帮助自己移民的“对象”,费用是不菲的。一般要付给《婚姻介绍所》介绍费1-2千美元,给“婚姻对象”2-3千美元,移民费用在外。

据听说很多中国人夫妇,以这种“买卖婚姻”方式各自“联姻”,然后都拿到了匈牙利国的移民证。然后(移民手续办完后,解除“联姻”),夫妻二人都最终实现了去西欧的愿望。

除了近年来出国的中国人为了移民国外、(包括)东欧而嫁娶当地人的纯商业性的交易外,这些年来,确也有不少中国人,通过以包括《婚姻介绍所》介绍在内的各种方式,在国外寻觅到了年轻美貌的外国妻子,也有不少痴情的中国女子在国外找到了英俊倜傥的夫君,他(她)们为中外媒体创造了很多可以万古流传的中外联姻的故事、佳话。

我还是把话题拉回来,书归正传。

如前所述,由于匈牙利的消费水平比中国高,所以那天的闲逛对于我们来讲,如同在参观布达佩斯展览馆里的展品,而不是在观赏橱窗里的商品,只不过这种“展品”偶尔可以让工作人员从橱窗里取出来近赏或感受一下而已,但是如果你最后不买的话,很可能招致对方的蔑视的白眼,还好,我们这四个人里还没有这种让人讨厌的人,大家大都只是顺便看一眼就算完了。

续第1578楼:(更新)

周伟看我们没有购买东西的欲望,这些商店不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和眼球,就问我们:离这里不远就是布达佩斯的红灯区了,要不咱们上那儿去转转。出于好奇,大家都想去见识一下“红灯区”的面目,于是我们就跟随着周伟向另外一个方向走去。

那时,在国内一些杂志和文摘报上,也有不少关于东欧尤其是匈牙利华人的报道。

大家读完后不难发现,这些猎奇性文章大多是从回国华人那里采访得来的,而出自实地考察的不多,即使有少数是自实地考察的,也多是带着“有色眼镜”去描绘的,或是为迎合国内读者的猎奇心理而掺加了不少佐料;因此正面写留学生和创业者的不多,挖苦讽刺“倒爷”的不少;用权威数据的不多,道听途说的不少。其内容主要有三:一是“倒爷”如何以次充好的“倒”,在砸中国货的牌子,二是华人普遍在红灯区如何作声色之事,三是华人如何赌。

匈牙利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最西方化的国家,那儿已经相当的被“资本主义腐化”,红灯区是公开的合法,不像咱们中国还是偷偷摸摸。

黄色画刊、录相带在街上的小商厅,百货商店都可以见到,但据我观察,并没有什么人购买或驻足观看。

“红灯区”就是色情场所,是娼妓、性品商店、性影视较集中的地方。布达佩斯的“红灯区”也是如此,具体方位现在我说不清,因为仅从那里走过一趟。

但依稀还有些印象,那里不是特别热闹的商业区,马路不是很宽,便道旁买卖家不少,但一般门脸不是很大,经营性品的商店,赫然写明是:sexshop,不像现在国内遮遮掩掩的取名:计生、成人用品店。

续第1579楼:(更新)

我们同样出于好奇,也进去看了几家,这些商店除了黄色画报、录相带,还有一些那时只能在一些带色的录像带的画面上才能见到的床上助兴用品,只是这些东西也都价格高得令人生畏。这些商店经营状况普遍都是很冷清,用门可罗雀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往往是我们推门进去后,店员或是老板才从瞌睡状态中醒来,见客人进来了他们一般也不来主动招揽客人,介绍商品,照旧似睡非醒的默默呆在一旁,……可能是我在杞人忧天吧,我当时就想,如果这样长期这样经营,利润何来?这些商店凭什么来生存、发展呢?

这样就在我们以走信马由缰的状态在浏览这些商店的时候,却意外的走进了一家由中国人经营的sexshop,当我们推门进到那个小店后,看到店铺里经营者也是一位年轻男子,只是他没有打瞌睡,而是正抱着一本厚书在低头看着,听见有人进来了,合上了书,站了起来,只见他身高一米八零左右,身材很匀称,身体保养得很好。也是西装革履,打着领带,一副儒雅的绅士外表。

当与他双目相对时,双方都有些惊诧,虽然都感觉对方可能是中国人,似曾相识却不敢贸然打招呼,尤其当他用娴熟的英语与我们打了招呼后,我们都把他当做了在布达佩斯经营sexshop的日本或韩国老板,因为中国国内当时没有地方可以名正言顺地卖,也没有生产厂家生产这类商品,再有经营这些商品(售价那么高,)销售状况却不红火,经营者的本金肯定比较大,一般来东欧淘金的中国人是断然不会经营这种商品(店)的。

就在我们在窃窃私语低声议论对方可能是日本人时,他却出人意料地用中国话说道:你们几位是中国人?我们惊诧的答道:是啊!听我们是京腔,他接着主动自我解释:我也是北京人。我们更奇怪了,问道:您国内原来干什么的?怎么上这儿卖东西来了?(中国人在匈牙利卖东西不新鲜,其实大伙是想问他:怎么在这儿经营中国人罕见染指的性用品商店,只是谁也不好意思启齿那样问他。)

我在东欧和前苏联国家的近十年磨砺》小说在线阅读_第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mr6369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在东欧和前苏联国家的近十年磨砺第49章

书籍
上一章
49/49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