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到了公司,冬子领着我大摇大摆的走进了一栋生产大楼,门口的保安充满狐疑的看了我几眼,竟也没有阻拦。然后又到了一个换工衣的地方,这里又是一个女人的“阵地”,我们又经过了一番艰辛的层层突围,总算挤到了一个衣柜前,冬子从里面拿出一件衣服扔给我:“给,把这穿上!”
这是一件白色的防静电工衣,有点像医生穿的长大褂,看起来特别的“飘逸”。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在毫威公司马师傅穿的那件黑色“道袍”来,当时我不知道有多么的羡慕,而现在,我终于可以体验体验这种“拉风”的感觉了!
上楼的时候,我悄悄问冬子:“老子怎么感觉你们这里的女人特开放啊?”
冬子笑了笑道:“怎么了嘛?有人骚扰你了?”
“不是!老子怎么感觉从她们身前过的时候,人家根本就毫不避让,甚至有的还有‘迎刃而上’之势啊?”想起那种在花丛中穿行的滋味,我就有点丨春丨心荡漾。
“你个狗日的得了便宜还卖乖啊!”冬子见怪不怪的说道:“你要知道这里是女人的世界,男人算个球,谁还避让你啊?”
穿上长工衣的感觉确实很“不一般”!冬子带着我绕着车间转了两圈,为了达到“拉风”的效果,我特地没有扣扣子,把衣服向两边敞开,那场景,有点像刘德华穿着风衣出席演唱会,又有点像主席坐着“红旗”在广场阅兵。
车间很是宽畅整洁,被整齐如一的划分为几条生产线,一排排穿着白工衣戴着白工帽的女孩子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只要我们打那儿一经过,便立刻有人“行注目礼”,有和冬子熟识的女孩还会笑着和他打招呼:“冬瓜,那是你徒弟啊?”冬子则一本正经的点点头:“嗯,新来的,新来的!”我就十分配合的在边上微笑着点头致意:“辛苦了!请多关照!”
车间中间过道上有一台办公电脑,冬子说这是他们技术员的公用电脑,我无聊的话可以在那里上网,他则找地方躲起来睡觉去了。
我已好久没有上过网了,以前即使偶尔到网吧去上一两个小时,心里也是时刻盘算着自己口袋里那两张可怜的人民币,完全不能尽兴。现在可好了,不但能免费上网,而且空调开放,还有这么几百号美女“相伴”,让我哪里还有心思睡觉啊?
偶尔有女孩子跑过来叫我“师傅”,请我去帮她“修机”,看来确实把我当成“新来的”了。我也不客气,尽量装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慢悠悠的走过去,围着机器东瞅西瞅,希望能发现“螺丝松动”之类的小故障,借机显摆一下。
可最终还是不得其门,只得把“师傅”冬子请出山了,只见冬子揉着眼睛走了过来,只瞅了一眼,便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来,照着一根绕在机器柱子上的胶带猛割一通,然后把机器上的残渣一清理,机器就又开始正常运转起来了,前后不出五分钟时间。
“就这样就修好了啊?老子以为还要啥子高科技技术哟!”我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冬子问道。
“嘿嘿,简单得很,只能智商不低于二百五都会做的。你以为做技术员就有好高的技术啊?有个毛!”冬子轻描淡写的说道,“所以说你找工作不要怕,瞎JB吹就行,只要能混进去,肯定就能胜任的。”
一晚上就这样轻松愉快的度过了,当冬子叫我下班的时候,我竟然还没有一丁点睡意,甚至还有点“依依不舍”,这那里是在上夜班啊?这他妈的分明就是在享清福哪!看着冬子闲庭胜步,悠然自得的样子,我不由暗自感慨:不知何时我才能过上这样舒坦的日子呵!
38
“兄弟,要不要陪这位大爷杀两盘啊?”从南山劳动力市场回来的时候,路边摆棋摊的老板叫住了我。
我看了看那个正独自蹲在地上“研究”一盘残棋的老大爷,红光满面,慈眉善目,给人和蔼可亲的感觉,于是就对老板说道:“那就来两盘嘛,不过我水平很低哟!”
“没事,没事,大家玩玩而已嘛!”老板脸上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老菊花,转身冲老大爷喊道:“大爷,来了个高手!你和这位小兄弟杀两盘?”
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精明男子,很有生意头脑,居然在这人行道边的树荫下也能发现“商机”。他每天带十多副象棋在这儿“开门营业”,遇有围观的棋迷便撮合别人“杀两盘”,他则可以从中抽取五块钱的“水钱”。
不用水,不耗电,不交租,不上税,这样的无本买卖确实不错,生意好时,十多副象棋一字排开,场面慰为壮观,这让我羡慕不已,这他妈的比找工作上班可强多了啊!
我每天找工作回来都要在这里围观打发时间,不过却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一是自己钱不多,底气不足;二是也没人请我“杀两盘”,毕竟在这里玩的大多是些退了休闲得没鸟事的老爷子,像我这样的后生小子是没人放在眼里的。
今天这里正好没什么人,所以老板就把我给“推荐”出来了。大爷对我的棋艺很是怀疑,似乎有些不情愿的样子,我暗下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我们讲好十块钱一局。连下五局,我三胜一败一和,除掉五块钱的“水钱”,居然还赚了十五块,我心中暗喜,今晚又可以吃八块钱的“萝卜干炒腊肉”了!
大爷也很高兴,脸上一扫刚才那种“独孤求败”的寂寞,亲切的拍了拍我的肩膀:“后生可畏呀!小伙子不错,前途无量!”
前途无量?前途无亮?我心中涌起一丝苦涩,冲大爷礼貌的笑了笑,茫然转身向回走去,而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前方几个大字:南山图书馆。心中顿时大喜,没想到天天在此瞎逛,竟然不知此处还有个如此“胜地”。
信步走进图书馆,里面窗明几净、清静幽雅,真是一个读书看报、打盹睡觉、防寒避暑、修身养性的好场所啊!我孤寂的心灵终于又找到了一片可以暂时栖息的港湾,不用再整天在外面东游西荡的瞎晃悠了,也不用再蹲在对面“堂和书店”的角落里“蹭书”看了,更不用再忍受街头书摊老板那异样的目光和白眼了,在这里,我可以光明正大的坐在整洁的书桌前,捧着一本散发着淡淡书香的杂志或者小说,从早上一直看到晚上。
这里的书很多,我最喜欢看的还是那些《江门文艺》《佛山文艺》之类的“打工文学”,因为在那里面我常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同时也能给自己不少的信心。
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在这段艰苦而又孤独的找工日子里,是这些书一直陪伴着我,支撑着我,鼓舞着我,激励着我,让我一直坚持走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