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说一句题外话,《十全九美》虽然不属于佳片,但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所谓的“古装恶搞”而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力,而且《十全九美》的档期选的好,这两方面来看李湘很有商业头脑和魄力。而且《十全九美》因为是李湘监制的第一作品,很下功夫,其中的一些笑料虽然智商不是那么高,但是贵在大部分原创而且真诚,观众们要求真得不高,你诚心诚意,我们也就笑纳了。都是为了娱乐大众,只要你付出努力,自然有票房回报。但到了今年号称原班人马的《熊猫大侠》,就感觉差了很多。这也许有纵向比较和心理暗示的原因。这是我自己的感觉,人和人不一样,有朋友认为《熊猫大侠》很好笑,是好片,也正常。

我一直有个愚蠢的想法,我认为作为商业片,很难涵盖数个不同的观众群,营销的精准和制作的针对性是必须的。《十全九美》的时候李湘说针对的就是80后年轻人。《熊猫大侠》在风格上依然是恶搞的路数,对于这种影片观众看什么,看的是“段子”,就是笑料。还有看的就是演员。这里的演员指的是明星价值,而不是表演功力。你难道在恶搞片里看表演水准吗?所以这部片欠在搞笑还是那些套路,观众审美疲劳了,早没了当初的惊喜。而且演员不够抓眼球,这里指的是俊男美女。也许有人会说《疯狂的石头》里难道演员就那么商业化吗?一句话,观众看《石头》看的是故事。

现在《熊猫大侠》最终票房还没有统计出,我想大概也就2000万到3000万吧。现在中国观众的智商也越来越高了。恶搞片能成功是因为观众对类型片的饥渴,人家去电影院的时候就没带智商去。第一次成功还是因为市场,但是反复炒冷放是不是太不把我们当人了?

《我的唐朝兄弟》

在写之前刚好看到上面book913朋友的留言,我当时听到“卖身太辛苦”这几个字,也是乐得够呛。《唐朝兄弟》和《秋喜》《天安门》都是今年让人很惊喜的作品。相对于后两者的主旋律(或者披着主旋律外衣的类型片)题材,《唐朝兄弟》看上去应该娱乐的更彻底,但事实上导演维护了自己和电影的尊严,难得的是,这种自尊同观众之间是相互的,观众也因为电影的质量而感受到了用心拍片的诚意。

导演杨树鹏作为有一定情怀的知识分子型导演,既不故作世故,又没有流于低俗。虽然整个影片讲述的都是强盗、不认字的村民和蛮横的官兵,都是粗人,但不卑不亢的表达使得这些人物和情节真实、自然,而电影背后的智慧使得那些表面上的粗线条更像是返璞归真。总之,从我自己来说,这是一部很厚实的、沉甸甸的影片,影片的重量就是智商和情怀。不得不提片中的李白,这个文人的出现平衡了影片的风格,从外力丰满了主人公的形象,虽然对叙事进程毫无帮助,但却积累了情绪,是影片中很写意的地方。

看了《唐朝兄弟》肯定会联想到的就是黑泽明,有很多研究黑泽明的人说实际上这位日本的大师在电影中讲述的都是西方价值观。我不知道杨树鹏在《唐朝兄弟》中究竟想表达一种什么价值观,但是肯定不是中国传统的那一套,虽然电影中的故事反复在现实中上演,但那些并不是为中国历朝历代统治阶级所提倡的。这部电影的很多含义要靠观众自己去体会,不同的人也会体会到不同的东西。第一,导演讲述了一个很好的故事,无论从技法还是剧本。其次,一部电影能让观众去思考。这两点就能够说明本片的成功。在我看,影片最后用镜头语言清晰的表达了一个世事循环的概念,也会有人认为这是单纯的睹物思人。电影的结尾已经有点形式大于内容了,这是我看片时唯一觉得莫名其妙的地方。当然这也和我的智商和理解力有关。

由于档期和市场的多方面原因,也许《唐朝兄弟》最后的票房也就2、300万。很无奈的成为市场化进程的牺牲品。

《花木兰》

《花木兰》这部电影的档期一拖再拖,就是为了找一个好时候,从片方放弃暑期档就可以看出,即便是自己家的孩子,他们也对影片有个清晰的认识。但很不幸的是拖到了贺岁档前的一段真空期,又被《2012》这个外来和尚抢走了风光。《花木兰》最终的票房我觉得也就在9000万多,虽然不像《2012》那样风光,但是也通过票房表现出了一定的竞争力。

《花木兰》这部片子,从商业上来说,虽然挂着史诗的名头,但绝对不是一部大制作。在有限的投入上,片子做成这样还算可以。香港导演玩不起大调度和宏观叙事,香港电影赖以成名的是在微型场景内的即兴和创意。所以一部战争片——而我作为一个战争片的爱好者——《花木兰》在商业性表现上只能算表现一般。

再说剧情。我不觉得大家在历史和战斗细节上苛求电影是正确的,因为这部片子并不单单拍给历史迷和军迷看。所以这部影片犯再多的历史和军事常识性错误,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这不是《南京南京》(我又来了……)。也只能说这就是电影。作为影片的故事,观众随着故事的进程要关注的是合理性,你不能挑战观众对于世界认识的常识。一流的编剧会设置严密而合理的剧情,同时设下陷阱,让观众无法自拔。二流的只能通过生编硬泡来进行叙事的自我校正。就我看来,很不幸的是《花木兰》的剧情在合理性上有点扯了。当然这片子的剧情还没到让人一眼看穿破绽的地步(那就太不像话了),但是经不起细想。不过话说回来,他能在电影院里把你糊弄住也算是成功。比方说我就觉得陈坤这小子除了对花木兰的感情然让我觉得可信,其他的什么王子身份和帮助花木兰成长简直莫名其妙。有人会说正因为爱她才帮助花木兰磨砺个性使其成为良将。但事实上,我看不像是爱人之间的帮助,像是伯乐在调教千里马……片中导演“强迫”花木兰进行战争的思考,效果不是特别好。最可以证明这点的就是观众的感觉,观众们出影院后如果能感动,也是对花木兰爱情和亲情的感动,早就把导演想要传达的东西忘到脑后了。而对于小情感的表达则正是港台导演的拿手活。

不管怎样,《花木兰》都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片。没有惊喜,也不至于烂大街。他可以被抽象成一部流水线上的商品。都是自说自话,各位也别太当回事。

《火星没事》咱就不说了吧?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刘仪伟老师您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抓紧时间多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做贡献吧……

这帖子到现在全部完成了,12月的我归到贺岁档另说。谢谢各位了,明天把《复仇》《暗杀》《和夏末的500天》《玛丽和马克思》这最后欠下的4部说了。

《暗杀》

好莱坞电影&华语电影——2009年下半年盘点》小说在线阅读_第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xiujay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好莱坞电影&华语电影——2009年下半年盘点第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