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无耻混蛋》北美收1亿2000万上,Metacritic69分,烂番茄88%。《芝加哥太阳报》:“这是一部大气、大胆的战争片,或许会让某些人不适,但会让大部分人惊喜。电影再次证明昆汀的确有两下子,充满了堂吉诃德式的幻想。”《帝国》:“鲜明的导演个人风格,或许这是一部让人犯晕的电影,但是他再现了昆汀的娱乐模式。”

《死神来了4》

从2000年开始,每三年就有一部死神系列上映,如今电影也进入了3D模式,汽车、螺丝、菜刀、油桶、火焰一股脑的往观众身上砸。对于剧情实在没什么可说的,观众要看的是更多的死法,替主人公揪心希望他们逃脱。当然了,这系列的优良传统是无论如何,最后统统玩死,要不要死神出场干吗?

北美票房6600万以上,烂番茄29%评价,Metacritic评分30。这种分数表现了北美影评人对于恐怖片一贯的鄙视态度。帝国:“不再有任何新鲜的元素,改走3D路线,这部狗血电影走上了不归路,不会再有任何好转。”

《万圣节2》

这部翻拍自恐怖大师约翰卡彭特1981年的《万圣节》第二部。导演祖姆比翻拍了卡彭特的第一部,由于万圣节系列片子为数众多,所以有的人直接把这部命名为《万圣节10》。导演祖姆比是摇滚歌手,之前做过MTV,走上大荧幕之后风格依旧诡异。整部影片继承了上一部的风格,充斥着精神分析的意味。第一集探讨了很多凶手的心理,这一集便着重于呈现一种状态。所以这部电影直接感官上给人以视觉系+潜意识展现的印象。总之就是另类诡异。恐怖片能够满足人类负面情绪释放的要求,由于刺激很大,就别要求他们去思考什么了。

北美票房3300多万,表现一般。Metacritic46分,烂番茄21%评价。《好莱坞报道》:“这部电影从侧面展现了导演的另一份音乐人职业,许多惊险场面都伴随着恐怖的音效。”

《机器侠》

现在内地的影院主力消费观众年龄相当一部分在二十来岁三十岁,这其中绝大部分人是伴着“录像带”这一童年记忆成长起来的。而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港片正是“风华正茂”,随着录像带在内地流传。这其中有一部无心插柳的电影已经被抽象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说到这里,也许有很多人会不自觉的想到《大话西游》。

导演刘镇伟做编剧的时候用笔名技安,但是很多人还是喜欢叫他菩提老祖或者葡萄。刘镇伟进入2000年后,拍片周期比90年代长很多。看葡萄的作品,很容易发现这老头对爱情有一种比较单纯的观点。也许刘镇伟到现在最好的作品还是《大话西游》,这其实很让人沮丧的。刘镇伟后来的片子都在努力,反响一般般,唯独炒冷饭的《情癫大圣》看上去有那么一点意思。虽然该片剧情巨雷无比,但是屏幕后面葡萄的那点爱情情怀还挺让人舒服的。

《机器侠》最后票房不到6000万,现在在中国这已经算不上是什么佳绩了。但《机器侠》就是一部烂片。

刘镇伟也许初次进入内地市场还有些迷惑,他也许还不知道内地的游戏规则和观众口味,这需要时间。也许刘镇伟觉得,背景选一个中国典型的乡下小城就能拉近于观众的距离,能产生亲切感。但事实上,没过多久刘镇伟就开始一如既往的疯癫了。刘镇伟的电影在内地市场面前迷失了自己,而他一以贯之的风格也在这次四不像的实验中显得幼稚突兀。我喜欢刘镇伟,我想他的下一部影片也许会更好。可能刘伟强是个例外,没有那个香港导演一来就能适应内地的观众。

《非常完美》

从各种方面来说,这也是内地近年来最成功的类型片之一,尤其是作为一部爱情喜剧。这种片子在好莱坞被称作rom-com(浪漫-喜剧),章子怡在好莱坞也浸淫了一些念头,看到内地观众至今没有一部像样的爱情喜剧可看,当然觉得义不容辞。这是三十岁上下,过几年再装纯就会让人犯恶心的年龄,章子怡在自己青春的尾巴上,梳起辫子,满足一下观众,并撒欢地圆自己一个小女人梦,利民利己啊。

我作为一个十足的类型片爱好者,对这部电影没什么特别觉得不满的地方。也许刚开始电影过于漫画的表达内容会让你觉得这又是一部《完美新娘》一样的脑残垃圾,不过熬过了开篇的那些不自然的矫情,随着剧情的深入,一个还算真诚的故事就出来了。中国电影涉及到情感问题就会有做作和娇柔的感觉,这不是这部电影的毛病,是几乎所有中国电影的通病。无论是导演、编剧还是演员,都过于用力,影片中全是痕迹,都看不下去。不过《非常完美》还算不错,煽情煽了一下觉得不对就停住了,没引起观众们太大的不适感。这部电影的弱项依旧在剧本,这剧本还是比较狗血。章子怡的剧中人物是个漫画家,但是这最后看来根本就没什么用,她如果是个厨子这电影照演不误。编剧们下意识的去描写中产阶级的圈子,总让我连想到一些恶心的韩剧。这部电影最好的就是中间那部分,最自然。

《非常完美》最后只差百来万就破亿了,虽然有点遗憾,不过表现算很好了。当然如果你相信他们真得为这部电影投资5000万的话,照这个票房他们还是赔钱的。章子怡作为制片人,也许这部片子的意义会更多了一层。我不清楚章子怡作为制片人对电影施加了多大的影响,但如果像好莱坞制片人一样对创作和影片风格都有影响的话,这部片子最后有这样的结果,章子怡应该记一份功。

《白银帝国》

这部片子说难听点就是台商花钱给自己祖宗添点金。该片在上海电影节拿了个评审团奖,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吧?呵呵。我觉得网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很到位:除了白银什么都没有。郭台铭据说是第一次投资内地华语电影,挺好的,对于这样有钱而且不懂深浅的人,全当玩票了。话说回来,这些钱改善一下你们富士康员工的福利不是更好?省得别人叫你们富士康大陆工厂是血汗工厂。

导演姚树华是舞台剧导演,还是斯坦福的戏剧博士,一个纯艺术家。现在别想在中国电影市场用艺术赚钱,至少一般人不行,何况一个和母体文化与环境疏离了这么远这么久的人?女导演导戏就拖的不得了,细的让人发腻。现在中国电影就这么个口味,还妄想什么呢?更重要的是这电影本身的质量实在不行,是不是看《梅兰芳》就觉得自己有机会了呢?这部电影说白了就是导演借着一个商战的幌子,大谈伦理爱情,然后抒发一下自己的深刻思想,就这么小家子气,还史诗呢,就一个导演自恋的憋屈产物。这也不是不可以,伟大的憋屈片多了,《色戒》比你憋屈10000倍。但是你把电影当电视剧一样拍,不管观众的忍耐力闷着头猛上文艺的猛料,烦不烦啊?现在中国就没有艺术片生存的环境,别说我们层次低,文艺片在国外照样吃不开,何况这还是一部平庸的片子。如果主创就是为了展现一下艺术修养,那无所谓了。说一句不好听的,我要看乱伦我不如去下日本有码片。

好莱坞电影&华语电影——2009年下半年盘点》小说在线阅读_第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xiujay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好莱坞电影&华语电影——2009年下半年盘点第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