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但是,傩妹很害羞,就说傻哥哥你要是追上我就嫁给你,然后就围着山跑了起来。

世界上第一次浪漫的爱情长跑开始了,傩妹在前边跑,傩兄在后边追,傩兄大哥也够笨的(颇像我追女孩子一样),半天也没追上娇小可爱的妹妹。

土地公看傩兄实在是一根筋,就出来跟傩公说,你转过身朝那边跑不就得了?傩妹就这样被傻小子追上了,然后出嫁了。

傩妹还是害羞,就拿扇子遮住脸。中国婚嫁习俗,新娘子要盖红盖头,传说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这段三苗族的传说中可能包括两个女娲传说,一个女娲是造人的女娲,也就是这十二个兄妹的母亲,第二个就是婚嫁生育的女娲,也就是傩妹。

这两个女娲的形象被后世合二为一了。

我说这个传说是最经典的,并不是因为它情节有这么多趣味性的地方,而是因为它涉及到一个问题,人类曾经遭到过的大灾难。

灾难之说,是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女娲这个人物的。

&我理解的女娲其人:

首先说,我相信女娲确有其人,她的身份很有可能是母系社会中一个很有名的部族首领。

据西汉《运斗枢元命苞》记载,女娲和她的哥哥伏羲、尝百草救人无数的神农被列为中华民族历史之初的三皇。

我想伏羲和女娲这对兄妹很有可能是两个不同部落的领袖,女娲也很有可能与自己的哥哥伏羲结合生出了很多儿女来。

由于母性的原因,这些儿女可能大多数依附在母亲女娲的身边(还是和妈妈亲的孩子居多),这使得伏羲的部落日渐衰弱,而女娲部落日渐兴盛,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人口的力量,特别是在古代,人口是一个部落甚至国家兴盛的标志之一。

有的人要问,伏羲为什么不和女娲部组成一个部落?

据考古学家考证,那时候正处于女权社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母系氏族。

在那个时候,女人是受重点保护的,因为人们的意识中只有女人才能给部落带来持续不断的生产力。男人大多是女人的依附,男人除了睡觉外,别的时间是不可以和女人在一起的,结婚时男人要到女方家里来,现在很多少数民族里也还保持着这种习惯,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倒插门”的女婿。

而且在那个时候,有时夫妻都不同属于一个部落,他们只有睡觉的时候才在一起,白天会各自回到自己的部落去从事各自的劳动,颇有点象我们今天的双职工夫妻。

伏羲和女娲就是保持着这样的关系,夫妻兼合伙人。

虽然伏羲的贡献也很大,他也有很大的势力和部族,但是一次灾难彻底改变了华夏族这两大部落的格局,前边提过三苗族的传说是洪水,我觉得很可能是更大的灾难。

《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苍天补,四极正;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以上记载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女娲补天的传说。

很多历史学家反驳过这个记载,皇甫谧、司马贞(注释2)都认为这是荒诞不经的故事,是无稽之谈。

东汉著名唯物主义者王充更是在自己的名著《论衡》中提到:“天非玉石之类,岂石所能补,且女娲虽长,岂能及天,不能及天,又安有阶梯可上,此则三尺童子皆能知之,何烦辩驳。”王充这个人,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不太懂幽默,也不能开玩笑,更别提浪漫,他总板着一张苦瓜脸却突然会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想要补天,你女娲先想想怎么上去才行?

还有史家称女娲不过是教人用火照明及熟食,在黑夜也可以让人们像白天一样,女娲补天是被后人曲解了。近代史家的研究更加奇特,他们说女娲补天实际是女娲将他们所住的山洞上方石壁的裂缝修补上而已。

总而言之一句话,没有人相信这个记载是真的。

他们不信,我信。

我的看法是当时天确实“破”了。

从《淮南子》记载来看,洪水和地震是同时发生的。这么多灾难同时发生,那就很可能是由一个更大的灾难引起的,这是个什么样的灾难呢?

我个人认为很有可能就是陨石撞击地球。

当时的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一个淘气的小孩用石头砸碎了邻家的玻璃,而玻璃又恰巧打破了厨房桌子上的油瓶,而此时煤气正开着烧着水,油一点点向蓝色的火焰流去,结果……

有个朋友反对我的这种说法,说你在扯淡,陨石撞地球?恐龙都因为这个灭绝了,人类为什么没事?

扯是扯了点,但是绝对不淡。

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实际是陨石撞击后,土壤的某些化学元素太高,导致了恐龙蛋不能正常孵化。下一代没了,种族自然就灭绝了,而人类是胎生动物,不受此影响。

就这么简单。

当然,对我提出的这种假说,我还有文献证据。

《竹书纪年》:“帝禹后氏八年雨金于夏邑。”、“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地名,此地已无法考证)”。

《春秋》:“鲁僖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

《宋书》:“魏明帝青龙三年正月乙亥,陨石于寿光(青州府寿光县西50里)”

《元和郡县图志卷七》:“陨石水源出县(宋城县)北40里春秋时陨石于宋,其处为潭。”

从古籍的记载上看,在华夏族的发祥地陨石的活动是很频繁的。在女娲时代,地球遭遇陨石撞击也不是没有可能。

由于陨石的撞击,一系列的灾害接踵而来,地震,洪水,泥石流,森林大火等等。面对险情,人们惊慌了,不知所措,华夏族此时面临了一次生死存亡的大危机。

时势造英雄,在这种危急存亡的时候,一个人站出来了,这个人就是女娲,她成为了华夏族大转移的总指挥和总策划,她亲自带领自己的部众脱离险境,关乎华夏族命运的一次转移就在首领女娲的领导下完成了。

根据《淮南子》中记载,在转移的时候伏羲只是在东海之滨负责接应。

如果你正处于那个时代,你会去崇敬一位带你脱离险境的人,还是会去崇拜那位后方的接应者呢。

我想答案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女娲补天还有别的我可以接受的说法,那就是平息战争。

传说女娲补天是因为她对自己惹下的祸端的一种补救,这个传说中天不是从外边被捅破的,而是在里边被人撕了个大口子。

传说,因为当时女娲与共工氏争帝,女娲命祝融(官名)领兵攻打共工氏,共工氏兵败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不周山乃撑天之柱,它倒了,天就塌了,女娲因为这件事才去补天。

这个故事虽然很虚幻,但是可以证明一点,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类之间绝不像历史书上写得大家会公平的分配猎物和财富,实际上各部族间时常会为了利益而发生冲突。历史证明,从有人的那一天起,人类就没有消停过。战争是当时部落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第一部女性纪传体通史:稗官女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胡子二零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第一部女性纪传体通史:稗官女史第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