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从1992年6月至1994年11月,短短的两年时间中,老黄的保安成绩单如下:

抓获疑犯804名(平均1.1人/天),协破刑事案件62宗,治安案件185宗,制止斗殴91宗,调解民事纠纷57宗,缴获赃款赃物价值多达百万之巨。

“92到94年,我几乎每天都在抓人。”老黄说。当时的政法委书记林XX每次见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在这些眩目的成绩后面,却是他心惊胆跳、几近玩命的回忆。

93年5月,老黄在XX路口巡逻时发现两名可疑人员,在上前盘查的时候,两个穷凶极恶的家伙各拔出一支手枪对准老黄大吼:再过来就打死你!老黄举起双手,趁其中一个家伙一不留神,冲上前去扭住其手腕,准备夺枪。而就是在这个时候,枪响了。

“当时还以为这两个家伙拿玩具来吓人。子丨弹丨擦着我的耳朵飞过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下遇见亡命徒了。两把货真价实的真枪。”整整十一年过去了,老黄回忆当时的情形,仍然心有余悸。

即便是如此,那个时候的老黄根本来不及多想,生死攸关,比的就是谁更玩命。他不顾一切的扑倒了疑犯,拼死肉搏。另外一名拿枪的家伙被老黄玩命的架势吓住,根本不敢帮忙,拔腿就跑。老黄将制服的疑犯交给随后赶来的队友,再一次追向逃跑的歹徒。被他追得走投无路的歹徒困兽犹斗,返身就是一个飞刀,老黄幸运躲过,歹徒紧接着又开枪射击,老黄再一次幸运躲过。在赶来的队友的协助下,最终他成功擒获了这个歹徒。清点战果,共缴获仿五四手枪两支,子丨弹丨15发,飞刀5把。

老黄说他永远记得其中一个歹徒对他说过的话:我已经很玩命了,没想到你比我还玩命!

象这样命悬一线的场景在老黄的回忆里远远不止一次。94年在抓捕一个四川籍盗窃团伙主犯的时候,他和疑犯扭打着从二楼滚到一楼,腿都被打跛。疑犯随身携带的自制枪支里面,是装有烈性火药的子丨弹丨。好在,他居然都能化险为夷。命大,命大,这是他不停的感慨。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与其说是老黄命大,不如说,天地正气,至大至刚。

当然,这其中,也有面对诱惑的时刻。95年1月,在文冲码头,一个刚刚盗窃了保险柜的疑犯被老黄逮住,疑犯跪倒在地,当场将偷来的6.2万元现金拿出,说只要放他一马,钱全归老黄。结果,人和赃款还是被送到了派出所。

在当保安期间,老黄甚至抓过自己的亲戚。95年,持刀抢劫的黄某被他亲自送进了班房,被判无期。为此,两个本来有血缘联系的家庭从此不共戴天。在四川宣汉的老家,黄某家人冲到老黄父母的家里大吵大闹,不停滋事。甚至放话出来说,要老黄小心点。

这样的话,老黄听得太多。即便是在穿上警服后的漫长岁月,“废了你”这样的威胁话语仍然不绝于耳。“我相信,这些人,始终是心虚的。”他的坦然,溢于言表。

付出,始终会有回报。因为“玩命”而名声大噪的老黄在1994年的11月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从数百万打工者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广州“十佳外来青工”。《老黄,好样的!》——这是1995年3月19日南方日报专题报道的醒目标题。《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广州公丨安丨报》相继报道了他的事迹。全国数千份信件飞向XX,来信者有孩子,有老人,有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有学识深厚的知识分子。一个普通青年的励志传奇,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广州电视台的女记者“白雪”在采访老黄时,还没听完他来广州的种种坎坷和唏嘘,早已是潸然泪下。

同年,他被XX公丨安丨分局招聘为保安公司正式职工。他的丨警丨察之路,已经越来越近。

五、全能神探

1996年,在保安公司任上连破大案的老黄凭着自己的突出表现,经过一系列的考核,被广州市公丨安丨局破格录用,成为正式的人民丨警丨察。他有了大展拳脚的新舞台。

在随后的两年间,在XX区分局XX镇派出所,老黄破案超过两百宗,其中不乏极具影响的大案要案。如文冲森兴公司失窃案、朝鲜驻广州办事处10万美金及部分保密资料失窃案等。由于他的突出表现,1999年,他被调入XX分局刑警大队。

“那个时候凡事他都是争着干,最早上班的和最晚下班的都是他。有时候干活甚至干到晕倒。刚送进医院,两个钟头不到居然又回来了。不管什么状况,一个电话,立马动身。”当年老黄的中队长朱XX如是说。

老黄说,大多数时候,其实他都是处在一种疲于奔命的状态。“线索太多,根本处理不过来。但是又害怕错过,拼了命去搞。”

众所周知,作为刑警,搜集线索的能力至关紧要。之所以他能有这么多的线索,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得益于他的独门必杀技——特情。

“我从警至今,直接经手破获的案件已经过千,其中特情线索破案七百宗以上,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老黄认为,构建一个良好的特情网络需要长时间的经营,平心静气,下死功夫。“我每天下了班就骑着摩托去辖区逛,观察三教九流,接触各式各样的人物,从中选择重点。”晚上八、九点钟回家对于他来说是正常时间,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技术员小贾为一单案子曾经陪老黄跑了两天,累得不行。他说:“真不知道有这么苦。”还有一些想偷师的民警,往往学不到几天,就打了退堂鼓。

这其实仅仅是一个方面。98年为了一宗汽车盗窃案,老黄自掏腰包,花了六千元特情费,无法收回。那时候的工资也不过1千多。“如果真的要算帐,这么多年,我自己掏的特情费用估计有好几万了。”

老黄善用特情,但却绝不迷信特情。“他提供线索,我一定要去核实,哪怕是假线索,我也要先核实了再说。你不了解情况,就会被牵着鼻子走。”

2003年4月,红山街双沙两命案中,老黄光专案特情就布置了多达8个。“互相监督,交叉印证,都不敢撒谎,就算撒谎,立马就能知道,非常主动。”一个月后,在特情提供线索的帮助下,该案成功告破。

事实上,特情的使用仅仅是破案的一个方面。一个成功的案例,离不开摸查这样的基础环节,而这样的环节,恰恰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基础工作最辛苦,效率最低,最不容易见成效,大家都怕”,老黄说,“但是你不能不做,而且还要三番五次的做,做到没什么可做了,才会有效果。”

2004年4月XX百祥里杀人案侦查过程中,老黄在XX船厂一代前前后后摸查了多达千人。反映线索的电话一打来,哪怕是深夜,他也立马动身,有时候同志都不愿去了,他就带上保安去。为了确认一个人名,他居然可以不厌其烦的4次找到同一个包工头,顶着人家的白眼,重复同一个问题。而突破也正在于此,第四次,那个包工头对他说:“我服了你了,我答应告诉你情况,但是请你以后真的不要再找我了。”

当时明月在:广州刑警重案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没有子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当时明月在:广州刑警重案录第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