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政治学(23)武当派的政治形态
17、表现低劣的三把手
俞莲舟曾对武当七侠逐一作过评价,点评自己时十分自谦,但点评其他几人则十分到位,比如宋远桥“冲淡弘远”、张松溪“机智过人”,都一语中的,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对老三俞岱岩的评价,说这位“三师弟精明强干,师父交下来的事,从没错失过一件”。
可真实的俞岱岩,却跟“精明强干”四个字全不搭边。
他在回武当山的路上见到海沙派、长白三禽等抢夺屠龙刀,插手管一管本是情理中事,可他过于鲁莽,一露面就展示了“梯云纵”的上乘轻功,被人识穿自己的门派,导致了之后的被动。最可笑的是,当白袍客问“这一手便是闻名天下的‘梯云纵’么”时,俞岱岩竟然还“不自禁的暗感得意:‘我武当派功夫名扬天下,声威远播。’”
——这还真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要知道,武当声名远播,在这个圈子里,你名气一大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且大家现在是在抢屠龙刀,不是在干什么好事,你一掺和进来,立刻就会成为大家的假想敌,这个时候暴露身份十分不智。
而他在得到屠龙刀后,去江边乘船,也毫不小心。之前各股势力为了这把刀的血腥厮杀,竟然没有让他增加警惕意识,可见其智商和应变能力都很有限。
此后,他在江中遇险,跳上天鹰教的大船,按理说在别人的地盘上,处处凶险,他应该小心才是,谁知却遭暗算,而且被暗算的方式十分可笑——对方压低了说话声音,让他听不清楚,诱他上前,这是再明显不过的诱骗手段,可他这个老江湖却真的迈上两步,问对方到底在说什么,结果中了蚊须针。而后来双方对掌,又中了对方暗藏掌中的七星钉。
最可笑的在后面,俞岱岩挥舞无坚不摧的屠龙刀,逼退白袍客,对方问他“要性命还是要宝刀”,他回答说“好!你给我解药,我给你宝刀”,“这时他腿上中了蚊须针之处渐渐麻痒,料知“天心解毒丹”解不了这毒,这把屠龙刀他是无意中得来,本不如何重视,于是将刀掷在舱里”,而对方呢,“俯身拾起,不住的拂拭摩挲,爱惜无比……但见他只是看刀,却不去取解药”。
俞岱岩急了,跟人家要解药,“那人哈哈大笑,似乎听到了滑稽之极的说话。俞岱岩怒道:‘我问你要解药,有甚么好笑?’那人伸出左手食指,指着他脸,笑道:‘嘻嘻!你这人怎地这般傻,不等我给解药,却将宝刀给了我?’俞岱岩怒道:‘男儿一言,快马一鞭,我答应以刀换药,难道还抵赖不成?先给迟给不是一般?’那人笑道:‘你手中有刀,我终是忌你三分。便说你打我不过,将刀往江中一抛,未必再捞得到。现下宝刀既入我手,你还想我给解药么?’”
若是换成俞莲舟和张松溪,肯定不会有这般低劣的表现。估计金庸植也看不过眼了,给俞岱岩做了辩护,说“他向来行事稳重,原不致轻易上当,只是此番一上来便失了先机,孤身陷于敌舟,料想对方既有备而来,舟中自必另行伏有帮手,又兼身中二毒,急欲换取解药,竟尔低估了对方的奸诈凶狡”。
但以俞岱岩的身份,处变不惊、遇险不乱是起码的素质,无论形势如果艰险,这种表现都是不合格的。可以预见的是,即便他不受伤瘫痪,以他的资质,也无法在武当的接班斗争中出彩。
但是,也恰恰是这个瘫痪的废人,竟然左右了武当的格局。
金庸政治学(23)武当派的政治形态
18、别把卧床的不当干部
在被捏断四肢关节之后,俞岱岩始终瘫痪在床,江湖中算是没了这么一号人物。
可不在江湖上混,不等于在武当派内部完全失去了话语权——作为内退老干部,他还是能够享受“武当派班子成员”的待遇,其他六侠平时出去混江湖,也都还是以“武当七侠”自称。而且,他虽然平时不用工作不用开会,但关键时刻还是可以参与班子决策。比如武当七侠要摆“真武七截阵”,去对抗少林三大神僧,就没把瘫痪的俞岱岩落下,而是走了一遭形式主义,要挑一个人选临时由俞岱岩口授武功,参与这个“真武七截阵”。
为啥要这么做?宋远桥是这么说的:“其实我师兄弟六人联手,对付七个少林僧已操必胜之算。不过弟妹以三弟传人而上场,三弟必定心感安慰。”
也就是说,“武当六侠之所以要殷素素加入,并非为了制敌,而是为了俞岱岩。要知武当六侠联手合击,那‘真武七截阵’的威力,已足足抵得三十二位一流高手。少林三大神僧纵强,其携同上山的弟子中纵有深藏不露的硬手,但七人合力,决无相当于三十二位一流高手的实力,乃可断言。只是这套‘真武七截阵’自得师传以来,从未用过,今日一战而胜,挫败少林三大神僧,俞岱岩未得躬逢其盛,心中不免郁郁。宋远桥等要殷素素向俞岱岩学招,算是他的替身,那么江湖上传扬起来,俞岱岩不出手而出手,仍是‘武当七侠’并称”。
说白了就是,要露脸,咱七个班子成员一起上!可见俞岱岩并非摆设,还是可以参与内部决策,尽管有时候只是走走形式。
但就是这次参与,要了张翠山的命,差点要了张无忌的命,也改变了武当派的内部格局。
俞岱岩听出了殷素素的口音,听出对方就是当年让都大锦将他送回武当山的人,而殷素素也坦承,自己就是当日用蚊须针暗算俞岱岩的人。
这一变故,导致张翠山引咎自杀,殷素素以身殉夫,张无忌就此成了孤儿。
要说这事情还真不能全怪俞岱岩,他因为遭到殷素素和殷野王的暗算,才遭遇了后来手足关节全被折断的横祸,换言之,虽然殷素素和殷野王不是直接下手的人,而且也毫不知情,但也算间接罪人。何况,一个人瘫痪十年,心里要是没有点变态,那才不正常。书中还提到,“俞岱岩骨气极硬,自受伤以来,从不呻吟抱怨。他本来连话也不会说,但经张三丰悉心调治,以数十年修为的精湛内力度入他体内,终于渐渐能开口说话,但他对当日之事始终绝口不提”,别以为这是什么好事,郁闷憋在心里,不去找人倾诉,很容易造成心态失衡。
结果,在那一刻,俞岱岩选择了问殷素素“你如此待我,为了何故”,也选择了借对方之口说出事实,尽管他嘴上说着“那你便不用说了。反正我已成废人,往事不可追,何必有碍你夫妇之情?你们都去罢!武当六侠会斗少林高僧,胜算在握,不必让我徒担虚名了”,但嘴上说出来不等于心里这么想,甚至可以说,如果心里真的这么想,就不会说这话——俞岱岩终究不是俞莲舟那样的人物,格局有限,这话说得刻薄,若是换成俞莲舟,哪怕要了他的命,他也不会说这样的话。
俞岱岩,终究是武当七侠中最不济的人物。
但这个故事同样告诉我们,在一个组织内部,任何一个角色都是不可忽视的,别把瘫痪在床的不当干部,也别无视小角色,尽管俞岱岩“病退”,看似没什么话语权,可他短短几句话,却使得张翠山夫妇殒命,改变了武当派的整个内部格局。
在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个看着不起眼的人突然成了你的领导,比如一件小事或一个小角色左右了你的升迁……混社会,滴水不漏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