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一点是戴笠最感激郑永的地方,正是靠了自己这位“老朋友”的帮忙,才能顺利地破获了“独臂大盗”之案。

美国来的那个谍报专家也觉得非常惊讶,一个在前线指挥战斗,对后方毫不知情的军人,竟然能凭借着一些有限的情报协助破获了这起大案......

“郑老弟,这是我们安置在日军内部和敌占区的情报人员名单,我知道第三战区即将撤退,迫切需要留守人员的协助,希望这份名单能给予你帮助,这也算是咱们的情报共享吧。”

戴笠把一份名单放到了郑永的手中,面带微笑地说道。

郑永接了过来:“我也会把我们的潜伏名单提供一份给你,情报共享,功劳共享。戴局长,情报处一直希望和你的军统更加密切的合作,两股力量合在一处,远远要强于一股力量......”

戴笠知道他说的那“一股力量”是谁,就是他的对头中统。

现在正是中统急剧膨胀地时候。在与其的权利争夺之中,军统落在了下风,中统一个前身为小小行动站,后改名为“重庆首都实验区”的部门,人员就达到了一百二十余人。

就连在成都地区影响力非常大的刘文辉都不得不和中统合作,中统势力之大可想而知。

戴笠当然不甘心这么屈居人下,他迫切的需要一个能帮助自己的人,而这个选的最佳目标。显然就是自己的“老朋友”郑永。

这个人不光在军中地位崇高,是总裁身边地第一号红人,而且在四川当地的各帮派组织里也享有很高的声望。当地各帮派组织地弟子、家人多有在第三战区作战地。仅一个袍哥会“礼”字堂就前后为第三战区输送了数百名弟子......

而更加重要的是戴笠知道郑永手中同样握有一个庞大的情报组织,并且这个情报组织据他所知只对军事负责,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

还有第三战区赫赫有名地“铁血锄奸团”。下手之狠辣能让任何人都感到害怕,和郑永的合作只有百利而无一害.....

“第三战区的情报处实际上不是一个正式组织啊。”郑永忽然低声叹了口气:

“经费等等都需要我们自己筹措,得不到政府的一点资助,所以我们开展工作起来还是比较之的困难,我几次想在总裁面前提这事,当想来想去我终究是个军人,军人还是不方便对这方面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戴笠是个聪明人。很快明白了郑永地意思。他还没有开口郑永就继续说道:

“我只想为情报处争取一个正式地称呼,好让我们名正言顺的开展工作。至于那些地方上地事我是不想管的。”

现在需要戴笠做出抉择了。

由他或者委托其他人出面,为郑永完成一个不算什么难事地心愿。这本身很容易做到,但戴笠需要面对的是,将来除了中统以外,会不会再次出现一个和自己争权夺利的机构?尤其是在战争结束以后。

但要拒绝郑永更加不现实,他可以去找其他人帮忙,甚至去找徐恩曾,那么不用等到战后,现在,自己的面前就将出现一个最可怕的敌人......

“郑老弟的事就是我的事。”戴笠用最短的时间做出了决断:“我回去后就向总裁建议,第三战区战事繁忙,的确需要一个正式的战略情报机构。”

郑永微微笑了起来,自己这次来重庆的另一个目的看来也可以通过戴笠来完成了。

不仅仅只是一个称呼而已,这将让罗鱼勐和他的情报处在未来的活动中更加如鱼得水。

一个有影响力,深得信任,并且庞大的情报组织,会在将来对局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会在自己身边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也许很快就可以有答案了。

“郑老弟,其实我也一直有个心事。”戴笠忽然叹息了一声。

讨价还价来了。

郑永微笑着让他说下去,戴笠表情显得有些复杂:

“我们的云南工作组工作开展得很不顺利,与滇调组闹得很凶,尤其是和滇调组的行动队长查伟盛已成水火之势,我在两个得力手下莫名其妙的失踪了,最后在荒郊野外找到了他们的尸体,检查下来的结果说是被土匪杀害的,但是......”

“全国一致抗战,哪里还会有什么土匪存在?”郑永的笑容看起来让人有些害怕:

“滇调组,查伟盛?戴局长,大家都是为了党国效力,不应该分什么彼此,我想查伟盛对于这一点早晚一定会想明白的......”

戴笠舒心地笑了。

军统和中统在云南的纠纷,已经传到了总裁的耳朵里。

总裁严厉训斥了自己和徐恩曾,但徐恩曾阳奉阴违,有一些事情自己不好出面,但是,现在有了另一个实权任务的帮助,自己的势力很快就能从容进入那里去了......

第四百四十九章“枪口是用来对外的”

其实之前蒋介石心里就比任何人都清楚中统和军统之间的斗争以及矛盾,但两个组织之间的互相平衡制约却是他最乐意看到的。

不过最近军统和中统闹得有点不太像话了,居然发现了军统的人在中统的地盘里莫名其妙死亡,中统的人在军统的势力范围之内莫名其妙失踪这样的事。

而戴笠建议再成立一个战时组建的话,却印到了蒋介石的心里,尤其掌管这个组织的人,不仅仅是自己的亲戚、爱将,而且还对政治显得并不如何热

在郑永离开重庆的前一天,“战略情报分析统计局”成立了,此后人们按照习惯称这一新的组织为“战统”。

“战略情报分析统计局”由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郑永担任局长,并由其指定任命副局长,而这一人选毫无疑问的落到了罗鱼勐和张忠华两个人的身上。

没有人能说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是出于战略需要而成立的部门,其宗旨是只对战场负责。但这一组织的特殊地位,以及它的领导者的特殊身份,却又让所有人不得不侧目相看。

尤其是对于中统的徐恩曾来说更是如此。

郑永和戴笠非同寻常的关系徐恩曾心知肚明,但彼时郑永远在第三战区,就算想插手军统和中统间的矛盾也鞭长莫及,但现在战统的成立,却直接给了中统最直接的威胁,郑永只需要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够在大后方成立自己的办事处。

更何况在战统背后最大的靠山其实还并不是郑永,而是那个执掌着中国最高权利的人.....

深切感到危机迫近的徐恩曾,曾经几次找到郑永示好,但每次地结果都是郑永彬彬有礼的接待了徐恩曾,然后又说些漫无边际的话。甚至还会送给徐恩曾一些礼貌,然而最后地结果就是根本没有涉及到任何徐恩曾想要听到的话题。

郑永究竟在想什么?他和戴笠之间已经达成了默契,构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吗?徐恩曾完全不知道其中的内幕究竟是如何的。

更加让徐恩曾恼火的是。在“战略情报分析统计局”成立地当天下午,郑永就在得到了总裁许可地情况下在重庆成立了联络处。

威胁,巨大的威胁已经逼近了徐恩曾和他所领导的中统。

可惜他能够和戴笠斗,但像郑永这样手中握有强大军队和巨大权利地实权人物,就算再给徐恩曾几个胆子。也是他绝对不敢轻易碰一下的。

或许。和戴笠以及他的军统修复一下关系倒是目前可以采取的办法......自己的家中,郑永再次见到了周恩来。他热情的把周恩来迎了进来,让勤务兵上了茶水,示意全部人退下,然后才认真地说道:

“恩来先生,真是抱歉,来了重庆那么多天,本来早就应该去看你了。但一来是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二来我去见先生地话......”

“你来见我不太方便啊。”周恩来爽朗地笑了起来,捧起杯子喝了一口:“郑将军。你的苦衷我完全可以理解,这也是我一直到你走地前一天才来看你的原因。我们是朋友了。朋友之间自然坦诚相见,难处我们都知道,但朋友之间却不会因为这个而产生矛盾。”

郑永微微笑了一下,这个人是非常值得自己尊敬地人,不管彼此之间属于哪一个政党。

稍稍闲聊了几句,郑永向他通报了第三战区即将撤退的计划,并且将会留下新四军、忠义救国军各支队、各游击队继续敌后作战。

周恩来侧头听得非常仔细,不断频频点头,等郑永把第三战区的情况一一介绍完了,周恩来面色严肃地说道:

“我们认为撤退是必须的,否则会把自己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抗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成功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已经歼灭了大量日军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撤退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

他说着轻轻摆动了一下手:

“新四军将会继续接受第三战区的领导,而在此之前你给予我们的帮助我们也非常感谢。随着第三战区的撤离,敌后武装的工作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在条件许可的范围下,还是需要得到郑将军的帮助。”

“会的,抗日是需要全民族无分党派和政见一起联合起来进行的大业,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我会竭尽可能给予你们帮助。”

郑永微微点了点头,抬腕看了看表,已经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

“恩来先生,要是您不忙的话,就在我这吃个中饭吧。”

“好,好,我也正想借着这个机会和郑将军好好的述一述别后的思念之情,顺便探讨下未来的战争局势的走向。”周恩来没有一点的推托,爽朗地笑着站了起来。

忽然想到孔令仪和春妮昨天已经走了,家里也没个做饭的人,现在临时让勤务兵却饭馆子里叫菜过来又有些诚意不够,郑永突然冒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注意:

“恩来先生,你看我家现在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要不我们两个亲自下厨?”

周恩来明显怔了一下,接着大声笑了起来:“没有想到堂堂的国民政府二级上将还会做饭,好,好,今天也正好让郑将军尝尝我的手艺。”

厨房里的这两个厨子的级别之高史无前例,一个是国民政府的二级上将,一个是国民政府的政治部副主任。

不管这饭菜做得滋味如何,但这顿饭的“级别”之高,只怕在全中国都没有任何人能够有这口福吃到了......

被赶出去地勤务兵目瞪口呆,自己跟着总指挥也有段时间了,在他的印象里像这样的长官可不该亲自下厨地啊。

在厨房里翻腾着。郑永说道:“恩来先生,你对我第三战区日后的走向有什么看法?”

拿了几颗青菜在水里冲洗着,周恩来神色若有所思:“自古以来侵略者从来都没有好下场。日寇已经在第三战区吃了太多的苦头,早已经把你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即便第三战区退出了原有防御阵地,恶战、大战依旧不可避免。

现在就看南京能坚守到什么时候,能打到什么程度,能为未来的会战争取到多少时间。假设南京失守之后。徐州、武汉必然成为日军下一个进攻目标。至于第三战区未来的动作,我想你地心里早就已经有了计划......”

郑永笑着从碗橱里拿出了些东西:

“日军进攻武汉是必然地,而且在那里很有可能发生一场大的会战。我的想法是我第三战区将在安徽芜湖、安庆间地长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构筑防线,并把战事稳定在这一区域。

恩来先生,在和日军的历次作战之中,我军暴露出来了许多问题,但日军一样也存在着大量严重的问题,日军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强大。尤其是他们的作战思路有的时候非常容易走进死胡同......”

周恩来挺下了手里的动作看向郑永。从这位年轻地军事长官地话里,似乎他已经对未来的战争胸有成竹了。

周恩来有些好奇。他是从什么地方来地这份信心?是因为第三战区一次次的胜利,还是他知道一些别人无法知道地事情?

这顿饭弄了差不多有一个多小时。两人忙得满头大汗才把中饭弄好。

这两位中国最高级别的厨师,鼓捣了一个中午弄出来的饭是两碗面条,一个炒青菜外加一盘早餐吃剩下来的酱瓜。不过看这两人的样子,好像对这样的成果已经非常满意了,远比打了一次胜仗更加来得自豪......

两人吃起来的样子非常香,稀里哗啦的大半碗面条就落到了肚子里,周恩来停下筷子说道:

“郑将军,抗战胜利是必然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我们都保持着相同的观点,但是在抗战胜利后,中国该走一条怎样的道路,郑将军考虑过没有?”

这个问题来得太突然了。

郑永的筷子停顿在了那,面上的表情显得非常复杂。

中国未来的道路?这个问题不该由自己来回答,而是应该交给两个政党的领袖去解决。自己只是一名士兵,唯一的想法就是打败日本,赶走在中国土地上的侵略者。

未来?自己真的还没有想过......

“我们无法选择未来,很多事情都会随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发生改变。”郑永终于缓缓说道:

“但我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抗战胜利后,中国不会因为内斗而白白消耗自己的国力,什么事情都可以坐下来谈,枪口,是用来对外的。”

“枪口是用来对外的?”周恩来似乎在那体味这这一句话。

郑永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什么,是的,枪口是用来对外的,而不是拿着枪打自己人,任何形式的内耗最终受损的只可能是自己,是自己的这个国家。

那么将来当自己遇到内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郑永根本无法回答自己,而这,却是自己尽管想要避免,却一定无法避免的,当那一天终究会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枪口还会对外吗......

刺刀1937》小说在线阅读_第3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西方蜘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刺刀1937第3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