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战区与敌激战之时,通过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向中国方面送抵了日本讲和的条件:
其一:内蒙成立自治政府;其二:华北非武装区域扩大。主权归南京政府,治安由中国丨警丨察维持;其三:上海非武装区域扩大,治安由国际丨警丨察管理……
条件总共七条。
听到汪精卫这么问,周佛海皱了下眉头:
“本来这七条倒还没有什么,不过后来日本人又加了三天,也是今天才刚刚送抵的,你还是先看一下吧。”
说着他把日本人新提出的三条要求一一告知了汪精卫:
在华北、内蒙、华中地非武装地带设立特殊机构;承认满洲国;中国向日本赔偿战费。
“这个,恐怕有些过分了吧……”汪精卫的眉头紧紧锁在了一起:
“前面七条我们还可以尽力争取一下,但这三条。恐怕政府是断然不肯答应的。其实日本人也是心急了一些,先做到了七条,再做这三条。岂不是更加有把握吗?”
“是啊,尤其是在政府取得了所谓的常苏大捷之后。”
在一旁的林汉杰因为身份的问题,一直没有做声,这时终于找到了机会,急忙说道:
“现在,日本一个师团被歼,政府和民众心气正高,全国上下都在指望着郑永再创奇迹,在这样的基础上。恐怕……”
“奇迹?”
汪精卫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
“奇迹之所以被称为奇迹,那就是没有可复制性,郑永打了几次胜仗,但并不代表他的好运会一直这么下去。荒唐,实在是荒唐。”
正在这时,他地秘书走了进来,在他耳边低低说了几句,汪精卫面色变了变:
“好吧,今天就暂时说到这。大家也都累了,都先回去休息吧。”
周佛海和林汉杰似乎从这话里听出了什么,互相看了一眼,暧昧地笑了一下……
等到周佛海和林汉杰一离开,汪精卫迫不及待的来到了自己的书房,几步上前握住了一个中年男人地手,亲热无比地说道:
“自从在日本分别以后,咱们有多久没有见面了啊……”
“六年。整整六年了啊。”日本人今次红则像是无限感慨地说道:“我到现在还想着当初你去欧洲疗伤。途经日本的时候,我们一起谈论未来。谈论理想……”
“是啊,是啊,一晃都已经六年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好像勾起了汪精卫的心思,他叹息着说道:
“那时候在日本受到了很多日本朋友的款待,当然你也是的,心里一直非常感激,总想着将来要好好报答一番,但一直都没有机会,今次君,这次既然来了我这里,就一定要在这多呆上一段日子!”
今次红则笑了一下:
“当然,我会的,而且以后还会麻烦您很多事情。不过,这次来实在有些小小的问题,需要得到您的协助。”
汪精卫点了点头。
其实在日本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今次红则地身份,这个名义上的丝绸商人,其实一直在为日本情报机关工作。
这一次忽然出现在这里,只怕未必是来看自己的,和这次汉口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必然有关。
果然,今次红则没有隐瞒什么,开口说道:
“想来这次日本帝国对中国提出的停战条件您已经看到了,这完全是为了两国和平而提出来的。这也是我们政府最后的底线了。帝国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条件无法得到接受,那么,我们将会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一直到中国接受全部条件为止……”
他看了一眼汪精卫,见他眉毛紧紧锁在了一起。笑了下:
“中日两国间地差距我想您也看在眼里了,尽管之前我们遭遇到了小小的挫折,但着却更加激发起了日本军人的爱国热情。他们会坚定地把战争进行到底,到了那个时候,恐怕连我们的政府也无法控制。所以,还是请您和您的政府一定要多加考虑。”
“我是我,政府是政府,我们之间地立场有着很严重的分歧。”
汪精卫恨不得把自己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推得一干二净:
“我多次给蒋介石写信,让他认真考虑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但是非常遗憾,我的建议并没有被他采纳。甚至在很多事情上,我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今次红则微微笑着听他说完:
“我能够理解您的苦衷。也完全能够理解您对日本地友谊。这次你们地全国临时代表大会召开,对您,对你们的国家来说,也许有着特别地意义。起码站在日本的立场上来说,我们完全赞同由您来领导中国。只有这样,中日两国才有和平谈判的前景。”
汪精卫地眼睛亮了一下。
今次红则的态度已经非常明了了,日本是支持他汪精卫的。
尽管现在中日两国正在交战,但谁胜谁负大家心里想来都会有数,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促使日本坐在谈判桌前,那么,这个人的功劳绝对不会逊色于那些军人。
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来说,简直可以当成“民族英雄”来看待。
汪精卫竭力让自己从美梦中醒来,有些为难地说道:
“我当然也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但是胜算并不是很大。您知道,有很多人都被我们的委员长给蒙骗了,也被那些所谓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完全看不到中国现在面临的恶劣状况,所以……”
“所以您可以努力去争取,即便失败了我们也帮您准备好了另一条路。”
今次红则的笑意一点没有减弱,看到汪精卫带着几分迷茫地表情,他站了起来,缓缓走了几步:
“比如说,组建另外一个政府。”
汪精卫的身子明显抖动了一下。
组建另一个政府?由自己来领导这个政府?今次红则的意思想来就是这个吧。
这个政府必然是日本人愿意看到的,也必然会得到日本人的承认,但这对于自己和中国引发的后果会是什么?
“我想想。我再好好想想……”
汪精卫喃喃地说道。
“请您不用着急。我想我们有的时间。”今次红则胸有成竹地说道:“我想,现在我和您都可以耐心等待着大会的最后结果。您胜了,那么一切的一切都好说,但是如果您不幸……那么起码还有一条光明地道路等待着您。”
接着面色忽然一变:
“当然,不管最后是什么结果,有一个人是帝国绝不能容忍的,他悍然对抗帝国军队,杀害我帝国军官,只要他还在的一天,中日两国之间就绝没有和平的可能。”
汪精卫点了点头,他知道今次红则说的这个人是谁。
郑永!
这个人把日本人打疼了,也许是打怕了,他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只要他还存在的一天,日本人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在这个时候汪精卫居然有些佩服起郑永来。
不管是什么人,能让日本人恨到这个份上,也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三百十四章领袖
“委座!”
响亮的报告声里,郑永笔直地站在了委座的面前。
“郑永,郑恒渊!”
见到郑永进来,蒋介石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脸带笑容的走到了郑永的面前:
“你很好,很好!”
只有这五个字。
郑永的身子纹丝不动,他知道委座下面还有话说。
果然,蒋介石脸上的笑意愈发浓郁:
“你虽然不是黄埔毕业的,但你一样是我的好学生,你身上的黄埔精神,绝不比那些正规黄埔毕业的学生差。”
“谢谢委座!”郑永大声说道。
“坐下,坐下说话。”
蒋介石摆了摆手。看到郑永坐了下来。他微笑着说道:
“我原本把南京和第三战区交给了你。本只指望按照你事先地军令状。能够坚守一年地话便对政府对整个抗战大业立下了功绩。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万万没有想到啊。你不但守住了。还歼灭了倭寇精锐地十六师团和国崎支队。这样地大捷。是之前任何人都无法想到地。
照这么看来你说地保卫南京一年地话。还是有所隐藏地。军队里能打仗地军官有很多。但像你这样连续创造出奇迹地军官还是非常罕见地……”
“委座。”
生怕委座听了一些人地挑唆。会命令自己趁着这个时候反击。郑永急忙说道: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日军的综合实力还是远远强于我们的,目前的状况依旧只宜坚守,寻找合适时机会再行出击,予以倭寇痛击!”
“很好,在取得大捷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这样清醒的头脑,这就是成为名将的先决条件。”
蒋介石满意地点了点头:
“听说你的太太在美国为了生了一个儿子,你又和家里人分别了那么长时间。想来思念得紧,恒渊啊,在这一点上,我是对不起你的……”
郑永赶紧站起了身:
“委座,郑永只是个军人,先有国家而后才有小家地道理。郑永还是清楚的。我的家人在美国衣食无忧,郑永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蒋介石又让他坐了下来:
“是的,正因为我们亲戚,所以我才要把你派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打那些最艰苦地仗,我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蒋某人为了抗日,把自己的外甥女婿都给豁上了,把自己的外甥女都给赶到了国外。一切,都是为了能安心抗日!”
郑永坐在那不敢接口,一动不动的听着。
蒋介石端起杯子放到嘴边。又轻轻地放了下来:
“我听说汪兆铭去机场迎接你了,场面还弄得非常隆重,那天我知道汪兆铭去了,所以我就特意没有派人去……”
郑永知道他这么说的意思,是告诉他们之间是亲戚,是自己人。
蒋介石微笑着说道:
“那天你在机场发表的演说很好,也很轰动,上了各家报纸的头条,我看了。很满意,非常满意。不过,你对汪兆铭这个人怎么看啊?”
这哪里是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郑永急忙说道:
“郑永一介武夫,只懂得行军打仗,不敢评论政府官员,尤其是像汪部长这样元老。”
“多少还是要知道一些的。”蒋介石缓步走动着:
“汪兆铭是国民党元老不假,但是他地一些思想非常危险啊。自从抗战爆发以来,他一连给我写了十几份信,无非就是说中日两国间的差距如何如何大。中国如何如何不应该继续将战争进行下去等等之类。
但是我一概没有理他。既然已经打了,那就一直打到底,中国只要还有一个人,也要和倭寇血战到底。实在不行了,我亲自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当年我也是北伐军地总司令,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他这倒不是在吹牛,当初北伐之时,蒋介石的确有几次生死只在旦夕之间。
蒋介石稍稍喘息了一下:“汪兆铭看来是准备一条路走到黑了。他和周佛海这些人弄了个什么低调俱乐部。不断鼓吹中国不抗战则已,抗战必亡的论调。近段时候。更是从和平谈判的论断,发展到了坚决反对抗日的调子。
这一次的国民党全国临时代表大会,就是要统一我党党员思想,确立领导权利,统一指挥全国抗日大业。汪兆铭是一心想要爬上最高权利位置的,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他是国民党内元老级地人物了,还是很有影响的,对此你怎么看啊?”
见郑永犹豫的样子,蒋介石微笑着动了下手:
“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害怕,说错了也不要紧,今天说的话,只限于这间房子里的你和我两个人知道……”
“一个国家,一个领袖!”
站起了身,郑永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