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二百十八章西安事变(下)

南京,中央党部大楼。

大量全副武装的士兵忽然出现在了中央党部之外,还没有等那些在中央党部外站岗的卫兵们反应过来,在黑洞洞的枪口之下,已经被全部缴械。

在大队武装军人的护卫下,阴沉着脸的郑永陪同着宋美龄和孔祥熙一起走出了轿车。

看着那些被制服的警卫,郑永长长出了口气慢慢地说道:

“谁都不许别乱动,不是兵变,夫人和孔部长在此,你们不会受到伤害的。”

这些原本流露着紧张神色的卫兵,见到是赫赫有名的郑永,夫人和财政部长,都长长松了口气。

看来并没什么大事,充其量只是上层人物的斗争而已。

门被用力推了开来,正在里面商量着作战计划的人一起抬起了头。

接着就是几十个端着冲锋枪的士兵蜂拥进来,黑洞洞的枪口让人不寒而栗。

“郑永,你想做什么,难道想兵变吗?”

看到随后进来的郑永,何应钦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大声吼道。

郑永冷冷笑了一下:

“我不想弄什么兵变,我也没有那个本事,我只是想保护夫人!”

何应钦不为人察觉的松了一口气:

“难道这里有谁要伤害到夫人吗?”

“是没有。”郑永淡淡地说道:“我要保护的是夫人说话的权利。”

宋美龄慢慢地走了进来,看了一眼众人,说道:

“我还是那个态度,为了蒋先生的安全。绝对不能够使用武力,否则,那只会激怒张、杨二人,我们都将成为这个国家地罪人!”

“夫人。”

看着那些虎视眈眈的士兵,原本强硬的何应钦口气也软了不少:

“绝对不能和那些暴徒谈判。否则,这只会损害到政府的形象。对于那些暴徒来说,只要出动了大军,他们很快就会妥协的……”

“蒋先生失去性命才是政府最大地耻辱!”宋美龄的声音一下抬高了起来:“国内、国际上会说是我们害了蒋先生!”

郑永忽然上前一步,拔出了腰间的手枪,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

“何部长。你可以用这把枪打死我,然后踏着我的尸体下达你的作战命令,我可以向你保证,就算你现在打死我,我地部下也绝不会向你报复的。”

手枪就在唾手可及的地方,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拿到,但何应钦的手却并没有伸过去。

郑永并不是一个人,在他的身后是委座。是强大的师。

这是一个有名的疯子将军,他在战场上都不要自己的命,更何况在这里?他地部队也都是一些不要命的疯子,在战场上敢和日本人玩命的他们,一旦自己的师座出现了任何闪失,何应钦绝对有理由相信他们会把这些炸成碎片。

室内变得一片寂静,只有大闹钟在那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宋先生回来了,宋先生回来了。”

沉默忽然被打破了,接着传来了匆匆的脚步声。

飞赴西安探望蒋介石的宋子文很快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看了一眼室内的状况,他很快明白了这里发生了什么。

“蒋先生已经做好了殉国地准备,他明确地告诉我,他不会在胁迫下接受任何条件。”宋子文平和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

“但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已经走向极端。若其遭受失败之打击,他们甚有可能挟持蒋先生退往其山上要塞,甚或,他们可能变成一伙暴徒,并在暴徒心态下杀死蒋先生。

张学良已经直言不讳地告诉我,其委员会已经决定,若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事,为安全起见,他们无法保证委员长的安全。这决非凭空之威胁。

在离开南京之前。我一直在军事解决与政治解决间摇摆。然经我实地细量,我坚信。拯救中国,拯救蒋先生之唯一途径只能藉政治解决。”他稍稍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在我离开西安返回南京前小时再次面见蒋先生。蒋先生交给了我几份遗嘱,是分别写给全国人民、夫人和两个儿子的。

蒋先生要我先将遗嘱给张学良过目,但张学良过目后扣下了蒋地遗嘱。张学良说假如发生战事,他以人格保证将把这些遗嘱发送,但现在,他不会允其发送。

诸位,蒋先生死志已决,但国家不能够没有蒋先生,若是在这个时候贸然用兵,只会彻底的激怒到张杨二人,还请诸位赞成武力解决者千万三思!”

宋子文的声音在一片安静的室内响起,间或夹杂着宋美龄低低的抽泣。

何应钦重重地叹了口气,拿起了那把手枪,交还到了郑永的手里。

“那现在应该怎么办?”孔祥熙也叹了口气,问道。

“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方案,或许能够救蒋先生脱险。”见谁都不愿意先开口,宋子文定了定神说道:

“我已经和张学良说过了,应让蒋夫人来西安照顾委员长,并改变其听天由命之态度。由戴雨农代表黄埔系前来西安,亲身观察此地之局势。派一将军来西安,以处理可能产生之军事问题,三点方案得到了张杨的赞同。张学良还特意给蒋夫人和戴雨农写了信。”宋美龄赶紧从宋子文手里接过了信,信中无非就是老生常谈,将会如何如何保证蒋夫人安全,但在最后张学良写道:

“倘西安发生战事,蒋夫人之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我去!”宋美龄的回答没有任何的一点迟疑。

“委员长是否希望军事解决?”何应钦忽然问道。

“若能寻得和平解决之道,委员长不希望看到再发生内战。”面对这个问题,宋子文模棱两可地回答道。

“委员长既然这样说了,那么我服从命令……”何应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郑永忽然发现自己地后背完全被汗水浸湿。

实在太危险了,万一何应钦不肯让步地话,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谁也无法说清……

宋子文日携宋美龄、郭增恺、戴笠及蒋鼎文飞抵西安。

蒋介石与宋美龄团圆后态度开始发生了重大转变,同意谈判,并且指定宋美龄和宋子文为谈判地代表。

蒋介石总共提出了四点要求和三个承诺。

但张、杨日上午的建议令宋子文大感意外。

他们提出由蒋介石出面,即刻在西安召集一由朝野各界官员名流大会,出席者应包括陈果夫、李宗仁、白崇禧、李济琛、冯玉祥、孙夫人、韩复榘、宋哲元、刘湘、宋子文、张学良等。

大会作出决议后,蒋介石才可离开西安。

宋子文直截了当地告诉张学良:“我对如此条件甚感失望,因为我了解南京方面的态度,他们不会接受。”

他提出了不召开名流与政府官员大会反建议。

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都做出了不同形式的让步。

整整一天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事件出现了重大转机。

但是日上午局势突然发生逆转,首先是张学良的部下不同意在蒋介石未履行部分承诺的情况下就放其离开西安。

其次是杨虎城也不同意就这么放蒋介石回去。

杨虎城在西安城周有驻军九个团,他可用兵强扣委员长,故形势极为危险

“立即给郑永发报,命令其立即飞抵洛阳,全权指挥当地军队,以防不测。”这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蒋介石忽然舍近求远调动郑永至洛阳指挥军队。

也许是宋美龄已经和他说过了在南京发生的一切,在现在蒋介石的心中,军方各高级将领里唯一可以信任的也只有自己这个爱将加侄女婿了。

在宋子文等人的劝说下,杨虎城终于答应释放蒋介石,但态度依然非常暧昧。

在离开西安的时候,蒋介石当天召见张、杨,说尽管他们做法系叛变行为,但他原谅他们。他所允诺之一切均会履行。宋子文与蒋介石一起动身前往机场,乘波音飞机离开西安。

这段惊心动魄的日子,史称“西安事变”,这场事先谁也无法意料到的事变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政局。

而在被关押了十余日的蒋介石离开西安的时候,有一个人已经提前乘专机到达了洛阳,这人就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师中将师长郑永。

第二百十九章庐山

“委座!”

洛阳机场。

大队大队的士兵已经控制了整个机场,机场的气氛显得肃杀、紧张。

看着对面迎接自己的这个年轻的中将,蒋介石的嘴角微微露出了一丝笑意。

虽然不是自己的黄埔学生,但却远比一些黄埔学生更加值得信赖:

国民革命军陆军师师长郑永!

“夫人好,副总司令好!”

敬着军礼的郑永大声说道。

“恒渊,都安排好了吗?”宋美龄亲切地问道。

“请夫人和委座放心,一切都安排好了,洛阳机场万无一失!”郑永响亮的回答道。

张学良的面色有些难看,面前的这个人是委员长的爱将,但在他看来,却是自己的叛徒,稍稍举手回了一个礼,张学良很快钻进了为他准备的轿车中。

“恒渊,你和我坐一部车子。”蒋介石微笑着说道。

“南京的局势怎么样?”轿车缓缓启动,蒋介石微微闭起了眼睛说道。

“委座,目前局势稳定,师控制着南京各党政机关、电厂等处,一旦发生任何突变,师完全有能力坚守到援兵到达为止。”郑永不暇思索地说道:

“不过这样的突变不会发生,为了欢迎委座脱险,南京已经组织了二十万人地欢迎大会。”

“场面弄得太大了。太大了。”蒋介石摆了摆手,忽然问道:“听说你为了救我,和何敬之弄得很不愉快?”

郑永稍稍沉默了下:“请恕属下直言,何部长的心思属下不敢妄自猜测,但是属下以为,何部长的出发点。应该还是以军事压力逼迫张、杨二人停止对委座的扣押,只是用的方法有些过激……”

“何敬之这个人谁都不看在眼里,恒渊你就是太老实了。”宋美龄有些不满的哼了一声。

“夫人,恒渊地话并没有错。”蒋介石露出了微笑:“何敬之这个人我是了解的,都大度一些,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

郑永心里稍稍松了口气,老实两个字自己是绝对谈不上的。

他只是知道蒋介石回到南京后,非但没有把何应钦怎么样。反而继续给予重用,自己犯不着和何应钦结下解不开的矛盾。

“汉卿这次做了糊涂事啊。”蒋介石的话让郑永一下紧张起来:

“他受了坏人的挑唆,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杀,我答应过不杀他,恒渊,你是汉卿地老部下了,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置副总司令啊?”

这是郑永最怕面对的问题了。蒋介石心里只怕早就有个答案:

“委座,这样的事郑永不敢回答……”

“一遇到这个问题,连你这样地人都变得谨慎起来。”蒋介石不以为许的笑了笑:

“现在最让我后悔的是,当初没有听恒渊的话,如果听了他的话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时候的郑永却忽然想起了自己那个时代一个近代史学家曾经对张学良做出的评价:

“如果没西安事变。张学良什么也不是,蒋介石把他一关,关出了个中国的哈姆雷特。爱国地人很多,多少人还牺牲了性命。但张汉卿成了爱国的代表,名垂千古。”军事法庭审判有期徒刑十年,但随后被特赦。

郑永曾经去了几次张学良软禁的地点探望,但也许是双方地积怨太深了,一连几次都被张学良所拒绝。

这时候东北军也开始发生了内乱。

万并在主战主和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最后发展到内部残杀。

年月日,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苗剑秋、孙鸣九等人杀死了东北军元老派67军军长王以哲、西北总部参谋处处长徐方、副处长宋学礼和交通处长蒋斌等人。

刺刀1937》小说在线阅读_第1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西方蜘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刺刀1937第1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