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在高雄防御总指挥部,城防司令季麟连却是如坐针毡,第8军团被围,能坚持的时间也是屈指可数,台湾以南几乎是无人防守,显然当初“全线反击”是大错特错,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解放军横扫了台南县和高雄县,除了台南市、左营、新营几座重镇外,整个台湾南部已经被八一军旗淹没。高雄成为南部防御的最后的核心,如果再失去高雄,苦苦支撑的台南市、左营、新营也就成为大陆的囊中之物,台湾也就彻底完蛋了。解放军看来很明白这点,除少量部队围困台南等地外,登陆上岸的大批部队正浩浩荡荡席卷高雄外围。尤其是其127师进展神速,在直升机和伞兵部队配合下,他们的摩托化部队以每天近50公里的速度推进,在台湾守军尚未组织起有效防御就将他们冲得溃不成军。当大陆坦克出现在凤山市区时,凤山守备部队还在睡大觉,完全没有想到解放军会来得这么快,凤山市民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发现城头易帜了。127师立即在凤山建立了前进基地,不断向高雄做试探性攻击,其前锋甚至已经出现在高雄市南郊。现在,解放军42军主力在高雄北面完成包围,不出21日晚,将会有至少3个师的精锐共军对高雄形成三面包围,而且人数和装备将不断增加。城防指挥部的参谋们曾拟订了进攻计划,企图趁解放军立足未稳进行逆袭,但季麟连害怕再次遭到第8军团那样的惨败,犹豫再三,还是取消了这个计划。美国人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他坚守一个月,美国将会正式参战,那时中国已经是精疲力竭,局面将由此发生根本性逆转。即使作为一个铁杆的亲美派,季麟连也对美国的这些承诺产生了怀疑---姑且不论美国人有没有那个决心,现在美国国内已经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欧洲盟友也对其貌合神离,近在咫尺的战舰和飞机就在外海裹足不前,其尴尬和优柔寡断前所未有;就是有那个决心,现在也不敢担保有击败中国的能力,中国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力量已经充分昭示了她有资格和美国分庭抗礼。美国人十足的自私和市侩,就象华尔街的那些白领混蛋一样,只是势利的投机者和卑鄙的吸血鬼,一旦没有价值,他们不会再在你身上浪费金钱和时间。老蒋当初要不是聪明赶紧踏上朝鲜战争这条船,也不是一样被美国卖了,至于美国口口声声的支援,到现在也没见到实质性的东西,那些印着“MADEINUSA”的“武器”只是一些传感器、夜视仪、地雷之类的玩意儿,那番仔顾问还洋洋得意地叫把这些“先进器材”布置到地下铁和下水道,说是可以防止解放军通过这些地方渗透,真是脑子进水,只要简单算算高雄有多少地下管道就知道,那是自欺欺人,权当心理安慰而已。说不定共军谍报小组已经在高雄市内游荡,美援?还是想想怎么靠自己吧。如果能在高雄拖住共军,造成对方死伤惨重,也许还有那么一点希望,至少可以在谈判桌上多赚点筹码。为此,季麟连对高雄城防可谓呕心沥血,他将全城分为9个防区,每个防区都有完整的防御体系和军政领导集体,既可以携手抗敌也可以各自为战,武器弹药粮食和其他给养也按计划进行了分配和分开储藏,照正常情况至少可以用半年。目前最缺乏的还是重型战车和大炮,训练有素的士兵就更奇缺了。虽说号称10万守军,实际正规部队不超过5万,即使这些正规部队很多也是临时编成的,到底作战能力如何,尚是个未知数。无论如何,高雄城防不能说固若金汤,但坚守个把月应该没有问题吧?到底有没有问题?季麟连扪心自问,真的是无法回答啊,应该保持乐观吧。隆隆的炮声提醒着他,激战即将开始,楼下精锐的99陆战队联兵旅正在构筑工事,叽叽嘎嘎转动的混凝土搅拌车正在公路上紧张浇铸掩体和路障,大巴和一些重型车辆也排列成为掩体和要塞。季麟连将自己的嫡系部署在防御核心,也算用心良苦。将擅长进攻的陆战队用着城市防御,实在是无奈之举。即使是所谓“嫡系”、“精锐”,到时候靠不靠得住也是问题,照这样想,高雄的防御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形成了3层防御圈,但是兵力火器都不足,士气低落,大批所谓“义勇队”训练不足,只是乌合之众,尤其是缺乏空中支援,这对台军来讲简直难以忍受,他们几乎没有接受过没有空中支援如何作战的训练,他们没有单纯地面作战的概念。唯一的指望就是城市巷战,那就要看看中国人有多大的本事来迅速征服这座有近150万人口,153.6平方公里的大都市,这对美国佬来讲都是大难题,何况远远落后美军的中国军队……。季麟连本来就不是一名深谙解放军战争艺术的战将,即使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也勉为其难,他忘记了他面对的是一支作风、传统、战术技能和作战思想和美军完全不同的军队,他也太小瞧解放军的胆魄和决心了。

美国的卫星发现,解放军沿着贯穿南北的高速公路建立了完善的防空和后勤体系,源源不断的部队涌上台湾,在台北外围出现了第1、12、63、26集团军和空降15军、海军陆战第1作战群,第1武警机动作战群等至少23万部队;南部则有第42、27、31、54集团军和空降16师、海军陆战队第2作战群等20万部队。经过分析,美军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台军要取得胜利是决不可能的,要挽救台湾,就必须让美国全面介入,可是美国此时的介入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即使击败在台湾的中国军队能保障台湾的“光复”吗?中国人肯定会用所有的手段报复和反击,美国扛得住吗?一旦台湾借此独立重新引发大战是不是会把美国拖入另一场韩战?美国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和中国打交道的定位,台湾到底怎么解决?美国人对此还是心存侥幸,万一台湾成为第二个车臣呢?美国会有多大操作空间?会保住多少在远东的利益?美国总统布什下令继续在太平洋和中亚地区调动兵力,国内进行了继第二次海湾战争以来最大的军事动员,其目的仍旧是保持对中国的军事高压,为台湾抵抗打气鼓劲,最好是打得更久,死的人更多,这样美国才更有“发挥主导作用的空间”。不光美国人,对于解放军会怎样攻打高雄,世界各国的军事家都在拭目以待。

大陆方面对高雄攻坚战也十分重视,甚至放慢了对台北的进攻节奏,攻下高雄不仅意味着台南彻底平定,使台北陷入孤立境地,更重要的是消除一大批摇摆不定的中间势力的幻想,为和平解决台北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尽可能减少人员物资的损失,保全台湾多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将战后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不仅是台湾人希望的,也是所有中国人所希望的。因此,大陆方面挑选了最为精锐的部队参与此次会战,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囤积了大量作战物资,对各种困难进行了预测和防范。鉴于王谏的出色表现,中央军委点名任命其为攻城作战总指挥。其麾下包括空降16师、海军陆战队第2旅各一部(西面)、127师(北面)、130师(东面)、42军1个师级作战群(西南面)以及其他独立作战单位和技术兵种部队共计16万人,此外应攻城指挥部要求,160装甲教导旅正沿高速公路向高雄开进,王谏显然想发挥160旅在城市攻坚战中的数字化优势;同时一个“飞燕”部队突袭作战群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从海上进攻高雄港,366特航队的4架 Y-8W和Z-8T特种作战直升机也星夜抵达屏东机场。

王谏习惯性地躺在折叠椅上,用一张湿毛巾盖住脸,这是他独特的休息方式。进攻高雄的计划早已成型,但是仍有头疼的问题,现在至少就有三件事需要他迅速处理:一是如何协调将近10个作战单位,除了隶属54军的130师和160旅是驾轻就熟的老部属外,其他单位均来自不同的部队,大多数也没有在一起作过战,互相之间不太熟悉,同时指挥体系的衔接也有问题。王谏可不想犯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失误---指挥联系的不畅使俄军多个单位之间作战协调极差,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而这个时候调整战斗序列既没有时间也不现实—没有哪个单位会愿意撤下去,这关系到海军陆战队、空降兵、陆军、特种作战部队的荣誉;其二,如何应付被围的台军第8军团,虽说他们已经是弹尽粮绝,四面楚歌,但是毕竟还有6万多人,由于抽调了不少单位备战高雄,围住他们的部队数量上不占太大优势,只能困住他们。几次劝降都被那个胡汉良以种种理由推脱,显然是抱着观望的态度。贺南宏对此十分光火,已经下了最后通牒,并加大了炮击和空袭的力度。胡汉良2小时前表示愿意和平解除武装,为表示诚意还释放了在历次作战中俘虏的46名解放军官兵,但要求派人与其进行具体事项磋商。这需要时刻予以关注,防止他们困兽犹斗,在进攻部队背上插上一刀;其三,各部队强击群(支队)的组建情况不容乐观,海军陆战队、空降兵、42军“刀锋”作战群要好一些,尤其是空降16师和“刀锋”作战群,由于其特殊的作战任务和驻扎环境(42军长期驻扎繁华的广东地区)他们很早就成立了自己专门的城市战分队,因此筹建起来较为容易;而127师、130师是快速作战部队和山地作战部队,城市巷战非其所长,因而不太顺利,但是目前的形势促使他们不得不迅速提升自己的城市战能力。还有就是一些攻城战专有的装备尚未落实到位,要等到4小时后的运输船队到达才能见分晓,头疼啊,尤其是指挥通讯系统衔接问题,不知道总部答应的技术支援什么时候到?

王叶抱着头盔坐在伊尔-76的机舱里,屁股底下是自己的装满私人物品的军用背包,92手枪的枪套顶着后腰有点不舒服。所有的东西都是新配发的,散发着军用品特有的气味,要这样坐好久呢!真是的,也没个位置!除了驾驶员,机舱里只有很少的座位,军用机就是军用机,一切都是从简。郭云因是女性而受到优待,有一个座位,但是她没有闲着----成了义务空姐,为机上所有的成员端茶送水,尽管她是这些人的“头”。飞机的颠簸使王叶的耳朵里象塞了一个马达,嗡嗡直叫,这开飞机的家伙动作也太猛了,一点也不顾及飞机上的人,算了,这到底不是国际精品航班,向谁投诉去哟,王叶不禁被自己的幽默逗笑了。我们这也算是直航了,抢在所有大陆人直航台湾之前,难得啊!

“笑什么呢?”郭云一手拉住机上捆扎集装箱的绳索,一手递给王叶一杯咖啡,“星级服务吧,我发现你们留洋的都喜欢这个…..,算你走运!”

“还有这东西!奢侈!奢侈!”王叶夸张地咂着嘴,“该不是前面2个高级人物的特配吧,他们是什么人啊,怎么一直一言不发?”

郭云笑了笑:“不能跟你说,这是机密。”

他们所说的2个神秘人物年纪都不小了,年轻的那个至少也有50岁了,大的那个也是60好几了,尽管2人都有座位,但也呕吐得稀里哗啦,登机后有专门的人员护送他们,并有意无意地将他们和其他人员隔离开来。

“不要有太多的疑问,这个世界秘密太多了,你知道不完的,其实知道了又不能说实在是很难受的…..,还不如不知道。”郭云淡淡地说,“这也是干我们这行的悲哀……。”

看到王叶关切的目光,她又说:“哎,也没什么,习惯了就好了。换个话题,你工作准备得怎么样?”

王叶抬手做了个“OK”,没再说话。

以前对郭云这些从事“秘密工作”的人既不了解也很“反感”,经过这段时间的共事,王叶理解了他们,其实他们也在默默地做着牺牲。

“那就好,”郭云看看手表,“快到了,做好着陆准备!”

王叶将杯子还给郭云,注意到舷窗外护航的战斗机的航标灯正拉开与运输机的距离,这8架歼-8D战斗机从福州开始一路护送他们到台湾,现在看来也是松了一口气。王叶他们的工程组分乘2架伊尔76飞赴台南,飞机上载着王谏急切需要的援助:建立联合指挥部的技术装备和工程人员,他们将在5小时内在各攻城作战单位独立指挥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指挥系统连接。王叶积极请缨赴台,终于如愿以偿,他被授予临时少校军衔,做为工程组成员紧急飞赴台南屏东机场。

仓门打开,一股腾腾的热浪迎面扑来,裤角被大风吹得啪啪响。王叶眨巴着被强光刺激的眼睛,被出现在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无数大功率探照灯将机场照得如同白昼;一队队士兵匆匆忙忙地跑来跑去,各种车辆来回穿梭,汽笛声,广播声,人声,马达声搅动着原本应该沉寂的黑夜;不断起降的直升机和战斗机啸声震耳,闪着红黄绿的航灯在跑道上掀起一道道气流;离机场不过几公里外就有一处解放军155毫米炮兵阵地,重炮沉闷的炮声在杂乱的机场里清晰可闻。远处地平线上象闪电般跃动着火光,机场跑道边堆积着正在冒烟的飞机残骸,不少工程车辆热火朝天地填补着巨大的弹坑,我的妈,这真的是战场啊!

“快点!快点!”后面有人轻轻推他,“有车等着呢,动作快!以后看的多着呢!”

王叶回头看看,是工程队队长龚正彤上校。

“快些,我们只有5个小时!时间紧得很。”龚正彤以为噪声大王叶没有听见,凑近他耳朵大喊,“赶紧上车,坐前面的吉普!”

王叶点点头,醒过神来拎着自己的背包气喘吁吁地走下舷梯,竭力保持“军官”应有的气度。有一队车辆早就等待着他们,旁边还有警戒的装甲车,甚至还有 2辆挂着扫雷具的坦克,每辆车上都安置了机关枪和全副武装的士兵,看来总部对他们极为重视。设备一一核对后很快被士兵们小心翼翼地装运上车。王叶爬进一辆越野车,冲车里的驾驶员笑笑,挤着车顶机枪手的屁股坐了下来。车里除了人,还塞满了武器,弄得车就象一个小型军火库。

卷曲着腿的王叶不由得嘀嘀咕咕:“有那么夸张吗?搞得这么如临大敌。”

“绝对有!首长,”开车的是一个年轻的中士,“台南是台独分子最多的地方,他们也搞游击战,害我们死不少人呢!我们来的路上还和一股人交过火,你看我的玻璃,就给打烂了。”

“啊?这么猖狂?”王叶有点惊讶,同时注意到中士座椅边插着一支上了膛的自动步枪,“不是说大部队都被我们消灭了吗?”

“高雄还没拿下来呢,那有那么容易的。自从组建了专门的反游击分队以来已经好多了,但是也不能大意啊!我们来机场的时候还以为没事呢!”

正说着,2架直升机掠过头顶。

机枪手叫道:“信号来了,班长,我们准备走了!”

“那是打前站的Z-8T,”中士主动给王叶解释,“366特航队的,他们为我们车队提供空中掩护,放心吧,绝对保证安全。”

王叶镇定地点点头,提醒自己现在可是解放军的少校军官,他下意识地戴上头盔,摸摸身上的防弹背心,心里开始默念紧急教授的军事知识,包括如何使用别在腰间的自卫手枪。对讲机里哇哇地讲起话来,车队鱼贯出发了,郭云的脸在车灯前一闪而过,王叶没来得及和她打招呼,看来她不会和工程组在一起了,是不是又有秘密任务?抬手看表:5月22日凌晨1:26分。

惊涛拍岸》小说在线阅读_第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阿弩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惊涛拍岸第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