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唐统一之前几百年,连年战乱,人口减少,唐太宗就在贞观元年下了一道诏书:凡是年满二十岁的男子和15岁以上的女子,妻死或孀居达到期限,必须再婚。国家以强制的命令要求百姓再婚。李氏皇族的妇女带头作榜样:唐高祖的女儿长广公主初嫁赵慈景,赵战死,在高祖主持下,嫁给杨师道;唐太宗的长女襄城公主,初嫁萧锐,萧死后,再嫁姜简。据统计,唐代共有公主221人,再嫁者23人,三嫁者3人。皇室尚且如此,况民间。

宋代,言论比较自由。程朱理学虽然兴起在宋代,但尚未强大到垄断官方的统治哲学。所以从宋到元,寡妇守节者少,改嫁者多,“齐衰之泪未干,花烛之筵复盛”说的就是这么回事。范仲淹的母亲再嫁,范仲淹对继父小心供养,像亲生父亲一样对待;陆游因母亲讨厌他的前妻唐婉,婆媳关系不容被迫离婚,唐婉一赌气,就嫁了个更陆游更有钱有势的主——宋宗室赵士程。

古人说“苛政猛于虎”,以国家的名义干涉百姓的床第闺闱之事,扼杀人本来就生有的“食色”之天性,也是猛兽。“贞操”这只猛兽,诞生于元,成长于明,茁壮于清。

元代首先订定法律表扬贞节妇女:三十岁前丧夫、五十岁后仍不改嫁的节妇,地方上把事迹申报到省部,可由政府通报表扬,有点像今天“十大杰出青年”、“十大孝星”评选之类的活动。此举激发了明太祖朱元璋同志的想象。朱元璋是贫民出身,祖上三代穷得叮当响,这江山坐到屁股底下不容易,他整天琢磨着如何才不当尖屁股皇帝。首先不得不恶补基础文化知识,以提高执政者的水平。他削尖了脑袋,从先贤语录中寻找有利于子孙万代君主集权统治的条例,终于,他的目光搜索到汉代董仲舒的“三纲”:这个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推广。朱元璋创造性地发挥了“三纲”的思想,将收买人心的主意打到女人的裤带身上,于洪武元年发布诏书:“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朱元璋同志颁布的这道红头文件和元代的法律稍有不同:家有节妇,不仅能得到荣誉称号,还可以获得利益上的好处,免除一家之差役。

这道红头文件的威力巨大。马皇后深明夫君以礼教治理天下的决心,以国母的身份,作《女诫》,并作为政治任务布置下去,全国女性,必须学习《女诫》的精神,以《女诫》为女性同胞的道德准则。明成祖的徐皇后如法炮制,撰成《内训》,将马皇后的教训发扬光大,后又有兴献蒋皇后颁布《女训》。这三本成为明朝女性的枕边必读书目,广泛宣扬妇德,畅销一时。

朱元璋是认真的,他以为管理好社会风气,首要要管住女人的裤带,他们朱家的江山才能世世代代坐下去。朱元璋用行动给子孙作表率:他死之后,用40个妃嫔殉葬,一时明代守节之风大盛。清代满族人本来就有人殉的恶习,入主中原后,生怕名不正言不顺,在制度和礼教上,多继承了明代的传统包括贞节牌坊。夫死妻妾殉葬之风顿起,贞节牌坊高耸绵延不绝于野。

《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有这么一个故事:儒士王玉辉的女婿死了,女儿要殉节。他不劝阻,说:“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情,我难道反拦阻你?”女儿绝食而死,他说:“而今已是成了仙了……死的好!死的好!”大笑着出门去。官府衙门和邻里纷纷来祭奠,在门前立起贞节牌坊,乡绅都穿着公服送烈女入祠,祭了一天,在明伦堂摆席,请王玉辉上座,说他生了这样好女儿。

明朝前期,节妇不是每个女人想做都能做成的,譬如有封号的官太太,就没资格,只有“民间”妇女才有资格。明中后期,“节妇”成了香饽饽,官太太都来争抢民间寡妇的饭碗了,大概荣耀和利益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身兼知识分子和国家官员的男士们惊愕地看着女士们的表演,一边歪嘴偷笑,一边提起笔杆添油加醋、浓墨重彩地刻画女性的“义、孝、贞、节、烈”等,这些文字流传下来,榜样也树立起来,于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成了女性时尚,不知不觉内化为整个明代社会女同志的信仰,终于成为历史的主流。

明中后叶,钱被看得重要了。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所谓“饱暖思淫欲”,满街西门庆,遍地潘金莲。士大夫的阵营开始破裂,思想开放点的亮出“心学”的大旗,打倒朱圣人的“存天理、灭人欲”,也开始欣赏淫词艳曲,譬如《牡丹亭》里杜丽娘的春色荡漾;思想保守的士大夫们感受到礼教秩序的危机,以东林党为首,开展以道德教化为目的的“善会”救济活动,号召民众恪守道德。

可惜,“情色文化”如洪水猛兽,挡也挡不住。终于,《金瓶梅》问世了。士大夫们风闻《金瓶梅》的大名。

万历二十年(1596),书画家董其昌对袁宏道说:最近出现了一本小说,叫《金瓶梅》,很棒,琐碎中有无限烟波,我偷偷地看完了。你要不要看?袁宏道马上给董其昌写信打听:《金瓶梅》这书打哪里冒出来的?一边找董借手抄本来看。

出身书香门第的沈德符听说这本书,四处打听,“恨未得见”。想必传到沈德符耳朵里时,当朝的文化部门已经敏锐地感受到此书的存在,一声禁令,江湖上就只留下了《金瓶梅》的传说,沈德符于万历四十一年之后,还是觉得遗憾,回去就写日记:听说此书出于嘉靖间大名士的手笔。连袁宏道当朝文坛这么有名的人,都不知道“兰陵笑笑生”的来历,只能猜测大概是一“绍兴老儒”吧。

作为国家公务员和儒林知识分子的男人们,作为国家机器运转秩序的一部分,为了工作的需要,编写出《列女传》;而私下里,他们又欣赏《金瓶梅》和《肉蒲团》,甚至亲自开笔描绘香艳的女性肉体。上自皇帝下至士大夫、平头百姓,哪个男人不好色?在贞操这个问题上,价值规范天然地管不住女人的裤带,只要男人的情欲不受道德和法令的节制。

情色文化在明中后期泛滥至极。而在此之前,民间的活泼健康的女性情欲,并未真正被压抑。从《诗经》里那位痴情的个性女子,和嘲笑情人是“傻小子”的疯丫头,一直到《金瓶梅》里的寡妇丫头们。

即便是“贞操”、“节妇”观念最鼎盛的明清两代,民间还是有男女之真性情,并非都像琼瑶阿姨的《烟锁重楼》里描述的那么可怕。明代有个文人叫冯梦龙,喜欢搜集民歌,捣鼓出了两本民歌集子:《山歌》和《桂枝儿》,明清两代知识分子,经常由衷地赞叹这是“闾阎妇人孺子”里巷歌谣之作的“真声”。看看:

泥人儿,好似咱两个,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看两下里如何。将他来揉和了重新做:重捻一个你,重塑一个我;我身上有你也,你身上有了我。(《桂枝儿•泥人》)

傻亲亲,奴爱你风情悄,动我心,遂我意,才与你相交。谁知你胆大就是活强盗,不管好和歹,进门就搂抱着,撞见个人儿来也,亲亲,教我怎么好。(《桂枝儿•枉私》)

冯梦龙认为此语“最浅最俚,亦最真。”这些民歌,在当时被“举世传诵”,因为爱其真,袁宏道就说:“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因为民歌的集体性、匿名性,所以大家都敢于真实地表达内心。明代思想上开始启蒙的知识分子,想“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他们终于意识到“礼教”是味伪药了。

清代官方对节妇等礼教观念再怎么宣扬,也并不能阻挡民间情欲的泛滥。《霓裳续谱》、

《白雪遗音》是18世纪中国标准的民间情歌选。

细细的雨儿濛濛濛淞淞的下,悠悠的风儿阵阵阵的刮。楼儿下,有个人儿说些风风流流的话。我只当情人,不由的口儿里低低声声的骂。细看他,却原来不是标标致致的他。唬的我不由的心中慌慌张张的怕,吓的我不由的慌慌张张的怕。(《霓裳续谱•细细的雨儿濛濛濛淞淞的下》)

上面这位姐姐还只是私下里怀春,惊慌张致的样子。下面这位妹妹却是早有盘算:

高高山上一庙堂,姑嫂二人去烧香。嫂子烧香求儿女,小姑子烧香求少郎。再等三年不娶我,挟起个包袱跑他娘,可是跑他娘。思人哪。(《霓裳续谱•高高山上一庙堂》)

先求菩萨,再不来娶我,我可是要自助,采取行动了。

这还是算含蓄的,有的佳人,却早已和情郎甜甜蜜蜜起来了,做起少儿不宜的事来。

姑娘正在来想念,柳荫下走出个小书呆。深深施礼忙赔笑,有累姐姐犯疑猜。双双挽手进了罗帷帐,蜜语甜言把钮开。(姐姐呀!)我情痴拼了这条风流命,前来与你赴阳台。一枝梅插在锦瓶内,玉簪轻刺牡丹开。临起身赠我一方姣绡帕,表记还留紫金钗。转身再三来嘱咐,今晚还需早些来。(《白雪遗音•偷情》)

还有那更大胆的,偷情的佳人:

开到荼蘼三月三,佳人房内叹孤单。家家夫妇如鱼水,独有奴家枕上寒。年及笄,亲未扳。时常相思动愁烦。虽只我,暗中结下私情事。也只好,掩耳盗铃做一番。又惧双亲知道了,又防外人谈论败门楣。若然不干无天事,独宿凄凉苦不可言。正在心焦闻咳嗽,才郎进内笑含含。说几句,风风月月知心话,即把香闺门户关,轻轻款款会巫山。(《白雪遗音•开到荼蘼》)

还魂金瓶梅:香艳下的男女秘密》小说在线阅读_第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灵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还魂金瓶梅:香艳下的男女秘密第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