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读到这段历史时,不得不对这一情况产生连篇浮想:如果中国115师抓住战机,向砥平里环形阵地内突击,攻破了砥平里,那情况将是什么样子?假如中国军队攻占砥平里,消灭了美23团,就能集中兵力攻击原州。到时候,原州上的联合国军究竟还能否撑得住?如果联合国军丢掉了原州,那中线和东线将会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局面?从正面进攻的邓华集团和金雄集团有无向三六线一带前进的可能?可是,历史就是历史,没有人能够改变它。

丢失阵地后,希斯连长立即向爱德华营长报告了此事,并以G连1、3排残余的十几个人在1、3号高地北坡下建立了一道脆弱的防线。爱德华得知此事后,明白事态严重,遂告诉希斯他将派出援兵尽一切可能地夺回丢失的阵地。此事,爱德华营长能够调动的部队只有营预备队F连一个不完整的排(如前所述,有一个班已在之前派出增援G连,全部伤亡,该排尚有两个班)。爱德华只得联系弗里曼团长。此时,中国343团3营猛烈地攻击法国营第1连,突入了该连的部分阵地,占领了1号高地西北面的一个高地。这样,弗里曼团长就只派出了第1游骑兵连一个排和1辆坦克前去增援G连,而把B连留了下来,以防法国营的阵地被完全的话会出现无预备队可调的局面。得到团里派遣的援兵后,爱德华营长便命令营参谋卡齐斯中尉指挥团里派来的援兵和营里的所有预备队(即F连的两个班)一起增援G连,反攻1号高地和3号高地。

凌晨3点半,卡齐斯中尉率领着反攻部队来到1、3号高地山脚下,完成了反攻前的部署。这时候,麻烦来了。那个游骑兵连的连长突然从后面冲了过来,出现在卡齐斯面前,心高气傲地告诉卡齐斯游骑兵连是团部直属部队,只能服从团长命令(作为特种兵的游骑兵看不起步兵)。卡齐斯试图劝说游骑兵连连长,可这位连长架子十足,称将游骑兵派到G连方面是打乱建制,他的这个排没有进行过不按建制作战的训练,很难进行这样的作战。无可奈何之下,卡齐斯只得上报营部,爱德华营长遂派出了军衔更高的兰巴格上尉出面协调。这时候,时间是凌晨4点。

凌晨4时许,兰巴格上尉到达1、3号高地山脚,见到了卡齐斯。在和卡齐斯沟通后,兰巴格决定不理那个游骑兵连长,制定出了如下反攻计划:以游骑兵排的36人反攻1号高地;以F连一个排(欠一个班)28人配属G连残部14人反攻3号高地。在反攻开始前,先以迫击炮和两挺机枪进行5分钟的火力准备。不过,坦克和榴弹炮不要支援射击:敌我两军相距太近,搞不好会伤到自己人。随后,兰巴格下达了开始反攻、进行火力准备的命令.美军的迫击炮随即吼叫起来,开始猛烈射击两座高地。3分钟后,两挺机枪也加入到射击中来。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也以迫击炮进行还击,炸伤了包括F连那个排排长在内的6个人。

就在双方的重武器交火时,游骑兵连连长似乎对自己被忽视了感到非常不满。为了证明自己的重要性,他大喊一声:“迫击炮停止射击!”迫击炮手们听到这突然一喊,还以为是兰巴格下了命令,就停止了射击。接着,游骑兵连长解释说,他担心迫击炮弹不够用,希望部队能节省弹药。兰巴格彻底愤怒了。他立即命令游骑兵连连长护送6名伤员后撤,把这个烦人的家伙打发走了。

摆脱游骑兵连长后,兰巴格重新进行了火力准备。随后,在齐膝的积雪中,他便身先士卒地带着F连那个排和G连残部冲向3号高地,游骑兵则大喊着冲向1号了高地。

游骑兵们刚开始攀登1号高地,就遭到突入法国营1连阵地的中国343团3营从西面的射击。在山下,3辆美军坦克(有1辆是团里增援的)尚不知道中国军队已突入法国营阵地,还以为中国军队从1、3号高地上冲下来了,就用机枪朝着1、3号高地的北坡猛射,直接打在了正在爬山反攻的自己人身上。卡齐斯中尉连忙制止了这种行为。可是,这次误射进行了约半分钟,连同中国军队的射击一起给美军反攻部队造成了数人伤亡。

这时候,呐喊着的游骑兵顶着中国军队从西面打来的轻武器射击、1号高地山顶的手榴弹以及迫击炮轰击向上拼命攀登,终于在负伤三分之一后登上山顶。可是,中国343团2营正在反斜面等着他们。在山顶和反斜面上,游骑兵和约一个连的中国军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近战,伤亡过半,只好撤下山去。另一方面,带领步兵发起冲击的兰巴格上尉冲在最前面,结果脚部中被3号高地山顶飞来的手榴弹炸伤。G连的希斯连长遂接替了指挥任务,带领官兵们继续向中国344团3营防守的山顶冲去。希斯带着步兵们冲上了山顶,结果胸口中弹负伤,被另一个断了一只手臂的伤员架了下去。如前所述,中国344团3营一部已在G连2排阵地原西翼的地方架了一挺机枪。这挺机枪不停向进攻3号高地的美军步兵开火,连同山顶的中国344团3营官兵形成了交叉火力,对美军威胁极大。不多时,向山顶冲击的步兵们也死伤殆尽,纷纷退了下来。这次反攻,G连那个排的28人里,有1人失踪、22人负伤。除6人外,该排已全部伤亡。退下来的兰巴格上尉立刻吩咐卡齐斯中尉组织仅存的能战者在山脚尽可能建立起防线。伤员则寄放在农舍或炮兵阵地上。这时候,天边已泛起了鱼肚白。

随着渐渐天亮,砥平里周围的枪炮声逐渐平息下来。1号高地上,一名中国司号兵吹响军号,一个班的中国军人聚集在他周围。这时候,那个烦人的游骑兵连连长护送完伤员,来到卡齐斯中尉用仅存的官兵构筑的新防线上。为了显示他的重要性,他大喊:“在这种地方不能防御!得从这个盆地里撤出去!”于是,新防线上的官兵便一窝蜂地向后撤去,涌过了美炮兵503团B连的阵地,退到了该炮兵连阵地北侧约150米、紧靠砥平里南侧的一处高地上,把炮兵暴露了出来。但是,美炮兵503团B连连长罗察诺夫斯基在3辆坦克和1辆自行四联高射机枪的支援下决定坚守阵地。天亮时刻,中国军队尝试着对炮兵B连进行了一次攻击,但很快就被该炮兵连密集的火力网击退了。

这样,到2月15日天亮之时,中国军队再次停止了对砥平里的进攻。同时,在注岩里以南,英27旅和中国116师经过激烈夜战,好不容易才守住阵地。天亮时,这个方向的战斗也平息了。在第二夜的血战里,中国军队投入了八个团,并在砥平里南侧G连正面取得了关键的突破,结果却未能好好利用这个突破,导致功亏一篑。随着血腥的情人节和2月15日凌晨的结束,砥平里孤岛的第三天到来了。一轮朝阳升起,是个晴天。新的一天里,等待着砥平里的又是什么呢?

第十二章 砥平里的第三天与余波——战局逆转

2月15日接近天亮的时候,中国115师343团团长王扶之翻开地图,进行了仔细研究,发现了一个他非常不想看到的事实:他的部队根本没有打下砥平里,只是打下了马山正面的高地。此时,从正面进攻1号高地的343团2营已累计捉到了15名俘虏(14名美国兵、1名法国兵),王扶之遂立刻对这些俘虏进行审讯,从俘虏口中得出如下情报:砥平里守军为美23团、法国营、美骑兵1师一个坦克营(?)、荷兰营(?),共6000多人(这些美法俘虏大概是想迷惑中国军队,将中国军队吓住,所以夸大了砥平里守军的数量,虚报了一些番号)。由于天马上就要亮了(这时,美军游骑兵和美23团F连一个排正在1、3号高地上和中国军队激战),中国115师已来急不及利用马山正面的突破口扩大战果。王扶之只得命令2营在白天固守1号高地,将其作为下一夜进攻的出发点。在东面,344团也向夺取了3号高地的第3营下达了固守的命令。

天亮时分,砥平里环形阵地上的美23团战斗群经过又一夜的苦战,熬过了第二天。此时,砥平里环形阵地上的弹药已所剩无几,81毫米炮击炮弹仅剩90发、107毫米迫击炮弹仅剩140发。30架C119运输机飞来,向砥平里空投了大量补给品和弹药,解决了守军在弹药方面的燃眉之急。在美23团团部,弗里曼上校对目前的局势感到非常担忧:现在,中国军队依然占据着马山北侧的1号高地和马山东北侧的3号高地,从这一突破口上居高临下、虎视眈眈地望着砥平里。马山方面的突破口必须要封堵住。否则,中国军队将在下一晚的进攻中利用这一突破口发起冲击,直接冲进环形阵地中央,摧毁美23团的防御。此时,弗里曼能够用于反攻的有战斗力的部队只有作为预备队的B连和两个游骑兵排。早上8点,弗里曼只得命令B连和两个游骑兵排开赴马山正面,听从2营营长爱德华指挥,以发起反攻。爱德华命令B连发起进攻,恢复G连丢掉的阵地。同时,弗里曼将工兵2营B连设置为新的团预备队——该工兵连已是弗里曼所能调集的最后一支预备队了。

三八线上的钟摆》小说在线阅读_第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燕大五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三八线上的钟摆第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