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为何北朝鲜第1军团、中国第50军和第38军要如此拼命地坚守汉江南岸呢?早在1月28日,也就是李奇微发起“霹雳作战”后的第三天,彭德怀就已经觉察出了危险——由于李奇微的“霹雳作战”,正在休整的中国第50军和第38军只能继续投入战斗。这样一来,汉江南岸的部队根本没法休整。此时,在前线的中国第13兵团有21万兵力,北朝鲜军拥有7万兵力。这样,能够调动的中朝军队就有28万人。按照彭德怀的计划,他准备聚集兵力,以形成对联合国军的绝对人数优势,并让所有的部队休整到春天,在开春时发动春季攻势。在彭德怀的计划里,1月和2月正应该是全体部队休整的时候。因此,彭德怀在当天向毛泽东发电,请求放弃汉江南岸,将部队全部撤往江北休整。这时,在北京的毛泽东面对第三次战役夺取汉城的大胜,已开始越发地高估中国军队的实力。同日(1月28日)夜,毛泽东复电彭德怀,指出如将汉江以南让给敌人将造成很坏的政治影响,中国军队应立即发动第四次攻势,歼灭两三万敌人,在原州和荣州打开战役缺口,而后全线南进,夺取安东和大田。同时,毛泽东还将自己的观点发给了斯大林,征求斯大林的意见。1月30日,斯大林复电,表示赞同毛泽东。这样,彭德怀只得硬着头皮组织第四次战役了。1月30日这一天,彭德怀向前线各部下达命令,要求西线部队坚守汉江南岸阵地以确保这一南下的前进基地;中线和东线,部队则诱敌深入,寻机发动反攻。这样,汉江南岸的中朝军队就被一纸命令钉在了原地。到2月1日,第四次战役的指挥系统建立了起来:以邓华将军指挥中国39、49、42、66军,邓华指挥部简称“邓指”;以韩先楚将军指挥中国38、50军和北朝鲜第1军团,韩先楚指挥部简称“韩指”;以金雄的金指指挥北朝鲜第2、3、5军团。

在汉江南岸作战中,表现得最为悲壮的部队无疑是中国第50军了。该军入朝时,拥有3.3万人。尽管该军参加了第二、第三次战役,但这两次战役中该军伤亡都不大。此次汉江南岸防御作战,中国第50军用血肉长城对抗联合国军的钢铁洪流,苦战十余天,付出了伤亡10033人的惨重代价,军有7个连、31个排、138个班全员伤亡。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中国第50军的官兵们面对前所未见的强敌顽强作战,其牺牲精神和勇气着实令人钦佩。然而,这场战斗如此悬殊的伤亡比例和中国第50军如此重大的牺牲说明了更重要的一点:精神力量固然对军队有着强大的作用。然而,只有从技术上真正成为一支装备精良、符合时代潮流的军队,才能成为现代战争的胜利者。

第八章 “围捕作战”——联合国军在中线和东线的战斗侦察

1月25日——2月11日,西线联合国军发动了“霹雳作战”,取得了相当战果。在中线和东线,美10军以及南朝鲜军各部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以策应西线的进攻作战。

1月25日,随着“霹雳作战”的发动,美9军的东邻美10军便开始对阵地前的区域进行不间断的战斗侦察。如前所述,1月15日,北朝鲜军停止了对在中线和东线的正面进攻。从那时起,中线和东线的北朝鲜军就像幻影一样消失了。此后,除了侦察行动和反游击战外,中线、东线的联合国军都在进行休整。直到1月27日,美10军的侦察部队才发现了敌情:是日,美7师17团在平昌一带发现了正在北撤的北朝鲜第2军团一部,遂呼叫炮兵,协同配属的坦克对平昌市区进行了大规模炮击,将平昌变成一堆瓦砾。1月29日中午时分,美2师23团一支以1营C连一个排为基干组成的60人的侦察队(侦察队为基干排排长米切尔中尉,侦察队中有13人来自美9军的美24师21团F连,美23团1营作战助理斯塔伊上尉也在侦察队内)对砥平里东南4公里处的双连隧道进行侦察(汉城——原州铁路在这里穿过山体,形成两条火车隧道,这里因此被称为双连隧道),结果遭到中国125师一部的伏击。侦察队在隧道高地上形成环形阵地顽强抵抗,打退了中国军队的多次攻击,直到1月30日凌晨3点半才被美23团F连救出来。此次行动,这支60人的侦察队的损失为:10人战死或失踪(失踪者包括斯塔伊上尉,他被俘虏了)、29人负伤(伤者包括米切尔中尉)。这次战斗,被称为“第一次双连隧道之战”。

1月30日,李奇微命令美10军和南朝鲜第3军向北推进,进行大规模战斗侦察,以寻找北朝鲜军的主抵抗线,从而对北朝鲜第5、第2军团实行“磁性战术”,配合西线的“霹雳作战”。美10军的战线要尽量和在西线进行“霹雳作战”的美1军、美9军形成一线。此时,中线、东线联合国军的战线为骊州——原州——宁越——三陟一线。这条线上,从西到东依次是美10军(美2师、美7师、南朝鲜2、5、8师)、南朝鲜第3军(南朝鲜3、7、9师)、南朝鲜第1军(各军、师的统属关系已在1月下半月小部分变动)。接到任务后,美10军军长阿尔蒙德便拟定了作战计划:军的各师排成一线,以原州——横城轴线北进25公里,探明轴线两侧情况,争取在横城、平昌附近捕捉到北朝鲜第2、第5军团主力。由于美2师的侦察队在双连隧道遭到伏击,位于军最西翼的美2师要清扫双连隧道的中国军队。

接到“清扫双连隧道”这一命令的美2师师长拉夫纳将任务交给了能征善战的美23团团长弗里曼上校。1月31日,弗里曼团长亲自率领第3营和法国营(已被配属给美23团)前往双连隧道。出人意料的是,这两个营没有经过战斗,就占领了双连隧道一带,围绕双连隧道建立起了环形防御阵地。其中,法国营防守西半个环形阵地,美23团3营防守东半个,美23团团部则在环形阵地中央。双方防区的分界处,是南北向的砥平里——曲水里公路。通往砥平里方向的公路,即由法国营第3连和美3营L连一西一东地封锁。在双连隧道东面1公里处,弗里曼部署了美37炮兵营,以为双连隧道环形阵地提供炮火支援。

1月31日夜,美23团3营和法国营在双连隧道度过了一个紧张的夜晚。在这里,美2师的侦察队曾遭到过伏击,中国军队就在附近。尽管中国军队还没有出现,但大批中国士兵很可能就隐蔽在附近白雪覆盖的山里。为了取暖,法国营在阵地上升起了火堆。弗里曼团长看到这一情况,立即打电话给法国营营长拉尔夫•蒙特克莱尔中校,训斥道:“告诉你们的人把火堆撤了!”

听到训斥,拉尔夫回答:“是是,我们明早就把火堆撤掉。”

弗里曼:“现在就告诉他们!”

拉尔夫:“可是……那只是很小的火堆。”

弗里曼:“我不管大火小火,通通给我撤了!他妈的!现在就撤!你们已经向100英里内的每个共军暴露了位置!”

拉尔夫中校,59岁,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在法国国内,拉尔夫中校不是拉尔夫中校,而是拉尔夫中将(挺绕口)。为了到朝鲜来参战,他自愿降级当营长,接受一个美军上校的指挥,是个充满了斗志和冒险精神的瘸腿老头——事实上,法国营是一支完全由志愿兵组成的部队,战斗力远超其它法军部队。法国营的许多官兵都和拉尔夫一样,为了到朝鲜参战自愿降级。法国营,兵力1045人,是一支战斗意志在某些方面甚至胜过中国军队的钢铁部队。

见弗里曼这么训斥自己,拉尔夫沉默了一阵。然后,他说:“啊,我的上校,毫无疑问你是对的。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我们的位置来袭击我们,我们就能歼灭他们了。”

弗里曼挂上了电话。一小时后,法国营的火堆熄灭了。

凌晨4点半,中国42军125师在一片漆黑中向双连隧道环形阵地发起了进攻。最先遭到冲击的是美23团3营的L连。中国军队先以喀秋莎火箭炮和迫击炮轰击了L连,接着便以125师374团的步兵发起攻击。L连立即呼叫美37炮兵营进行炮火支援,并发挥全部火力死守阵地,以猛烈的炮火击退了中国军队的这次攻击。

早上6点,中国军队再次发起攻击。这次,遭到进攻的是法国营。中国125师375团官兵冒着美军炮兵和法国营的猛烈火力,前仆后继地向前冲击,越过不断倒下的战友的尸体突进了法国营的阵地。法国营的志愿兵们挥舞着枪刺,毫不畏惧地和同样英勇的中国军人展开了一场极其血腥的白刃战,把中国士兵赶出了阵地。中国125师的这次进攻也被击退了。

在法国营和中国军队进行白刃战的时候,天亮了,是个阴天,这意味着双连隧道环形阵地将得不到空中支援。天亮以后,中国375团的进攻矛头又转向L连右侧的I连。I连发挥全部火力死守防线,并多次和突入阵地的中国军队进行白刃战。到中午时分,中国军队仍在前仆后继地冲击着I连。整个上午,美23团3营的其他连队也遭到了中国军队规模较小的冲击,这些连队也都守住了阵地。

正午时分,中国125师重新聚集起力量,以373团向法国营发起攻击。大批中国军人如同潮水一般涌向法国营,再次突入法国营的阵地,通过近战打退了法国营3连,把双连隧道环形阵地撕开了一个口子。接着,中国军队的机枪子弹就向环形阵地核心的美23团团部射去,弗里曼团长也处在中国军队的火力之下了。为了军人的荣誉,法国营的官兵们扔掉钢盔,军官在脖子上缠上红布条,士兵则带上布军帽,所有人端上刺刀,高喊着“卡梅戎!”向丢失的阵地发起了白刃反冲击(卡梅戎,是墨西哥的一个村庄。法国外籍军团一个营曾在此村作战,除数人被俘外全部战死)。在炮火掩护下,法军以狂热的白刃冲锋夺回了第3连的阵地。然而,到午后,中国125师从东、西两个方向发起了又一次猛烈的冲击。环形阵地东半部,L连和I连的接合部被突破,中国军队的机枪火力再一次落向美23团团部;法国营第2连也被赶出了阵地。这样,环形阵地已出现两个口子了,阵地面临着崩溃的危险。然而,就在这时候,转折出现了:下午3点,乌云散去,天气放晴。美军的海盗式飞机立即飞来,对战场上的中国军队进行猛烈的轰炸、扫射。中国125师的进攻队列一下子笼罩在火海之中,损失惨重,开始撤退。趁此机会,美军坦克和自行高射机枪对准后退的中国军队疯狂射击,打倒了大量中国士兵。中国125师的进攻失败了。该师向西退去,朝杨平(砥平里以西约15公里)方向后撤。战斗结束了。这次战斗,被称为“第二次双连隧道之战”。

第二次双连隧道之战,美23团的伤亡为(包括法国营):阵亡45人、207人负伤、4人失踪。据美23团报告,倒在该团阵地前的中国兵的尸体有1300具。这一数字应该是夸大的。但是,结合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美法军队的火力强度和125师在后来战斗中的表现来看,中国125师的损失人数应当是不小的。

三八线上的钟摆》小说在线阅读_第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燕大五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三八线上的钟摆第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