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经过李奇微的改革,美第8集团军已呈现出一种新气象。这一点,柯林斯和范登堡在视察中已亲眼看见、亲身感受到了。了解了柯林斯和范登堡在朝鲜的所见所闻后,华盛顿方面对朝鲜局势感到放心了许多。现在,华盛顿方面尽管依然有撤离朝鲜的设想,但对这种设想的讨论次数已经明显减少了。这样,参联会在1月12日提出的方案也就基本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1月下半月,随着华盛顿方面一步步重新建立起了战斗下去的信心,国际上也发生了一件大事——1月11日,联合国三人停战小组(见第二章)经多日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停战方案。这一方案分成五个步骤,因此被称为“五步方案”。“五步方案”的内容如下:

1、立即安排停火;

2、一旦实现停火,应立即加以利用,以便考虑为了恢复和平所应采取的进一步步骤;

3、一切非朝鲜军队分阶段撤出朝鲜,并按照联合国制订的原则进行适当处置,使朝鲜人民能够自由表达他们关于未来政府的意愿;

4、完成前一条所提到的步骤前,按照联合国制订的原则进行适当处置,以管理朝鲜和维持朝鲜境内的和平与安全;

5、停火之后建立一个包括联合王国(英国)、美利坚合众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适当机构,一揽子解决远东问题,其中包括台湾问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代表权问题。

“五步方案”受到了西欧各国的热烈欢迎:鉴于朝鲜战争有升级为美苏全面战争的危险,西欧各国非常希望朝鲜停战——一旦美苏开战,欧洲无疑将会变成主战场。西欧各国将惨受战祸,甚至受到苏联的核打击。因此,以英、法为首的西欧各国于1月13日向安理会提出了“五步方案”。

从常理上推断,美国并不会同意“五步方案”——如前所述,美国希望的只是简单地在朝鲜停战以避免和苏联的战争,并不希望过多地探讨政治问题,尤其是和苏联坐在一起讨论远东问题。因此,这个方案对美国极其不利,美国是不可能同意这个方案的。对于北京方面来说,这个方案却极其有利——从军事上说,“所有在朝鲜的外国军队”并不包括中国军队,因为中国军队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参战的。这样,联合国军将不得不撤离朝鲜,而中国军队则能合法地占领汉城。从外交上说,一旦北京方面同意了这一提案,那么台湾问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的问题都将被美、苏、英、中所讨论。这样,美国提出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将被破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将进入联合国(英国一直认为,北京不是莫斯科的附庸,赞成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纳入联合国。在四大国中,只有美国一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从而将中华民国挤出去。

但是,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却似乎有悖于常理:1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五步方案”进行表决,结果是以7票对5票通过了。其中,美国居然投了赞成票。这样,只要北京方面同意这一方案,美国就将陷入极其被动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将变得空前主动。事实上,如果中国接受这一提案,中国将成为实际上的战争胜利者,并使台湾问题和联合国席位问题得到解决。

然而,1月17日,中国外长周恩来却向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主席阿彼拉兹发去了一封内容强硬的电文,提出三项主张:

1、美国军队必须退出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必须取得联合国合法席位;

2、朝鲜战事应当在谈判之后结束;

3、召开中、苏、美、英、法、印、埃七国会议,讨论远东问题,会议地点在中国领土。

综上所述,北京方面反对“五步方案”中先停火后谈判的原则,并强硬地要求美军必须先撤离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获得联合国合法席位,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北京方面拒绝了对自己极其有利的“五步方案”。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事实上,美国投票赞成“五步方案”是完全出于无奈的——如果美国不同意“五步方案”,就势必引起西欧各国的离心,并落下破坏和平的臭名。因为亚洲问题而和西欧各国产生分离,这是美国绝对不会做的。因此,美国不得不违心地投了赞成票,将自己置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可是,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依然留了一手。这一手可以说是老谋深算,甚至可以冠之以“阴险”二字,充分反映了国际政治斗争中的权谋。在“五步方案”提出时,艾奇逊就已经预料到北京方面很可能不会同意这一方案了。因此,在联合国等待北京方面对“五步方案”的回复时,艾奇逊制订了一个计划:一待北京拒绝“五步方案”,北京方面就成了“破坏和平”的一方,必然会引起大多数国家的强烈反感。这样,美国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倡导和平,但遭到拒绝”的一方,从而获得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接下来,美国就顺水推舟,向联合国提议谴责中国为“侵略者”。在大多数国家的赞成下,中国将被联合国宣布为“侵略者”。如此一来,美国就从完全被动变成了完全主动。

艾奇逊之所以能制订出这样一个计划,是因为他看出了北京方面的一点:北京方面不会同意联合国提出的所有东西。艾奇逊是对的。如前所述,在北京方面看来,联合国提出的一切“停火”要求都是美国在“玩弄停火,以制造喘息的机会”。北京方面刚刚登上国际外交舞台,尚不清楚美国、西欧以及苏联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利益制衡,无法看透美国出于无奈赞成“五步方案”这一点。和华盛顿方面不知道莫斯科与北京并非铁板一块一样,北京方面也不清楚华盛顿和伦敦、巴黎并非铁板一块。另一方面,北京方面依然高估了己方实力,低估了敌方实力。在攻占了汉城后,这一点更为明显了。1月5日,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祝汉城光复》的社论,提出:“向大田前进!向大邱前进!向釜山前进!把不肯撤退的美国侵略军赶下海去!”艾奇逊正是利用了北京方面的外交经验不足和自视过高,从而制订出了转守为攻的计划。

因此,1月17日,当周恩来宣布不同意“五步方案”后,艾奇逊欣喜若狂。同日,艾奇逊发起了绝地反攻。在记者招待会上,艾奇逊称中国发动了“侵略”。1月20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向联合国第一委员会提交了“谴责中国为侵略者”的提案。1月30日,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通过“谴责中国为侵略者”案。2月1日,联合国大会以44票赞成、5票反对(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印度、缅甸)、7票弃权(南斯拉夫等)通过了“谴责中国为侵略者”案。2月2日,中国外长周恩来发表声明,宣称这一提案无耻至极、颠倒黑白,是联合国在美国的操纵下通过的。

就这样,北京方面错失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和平,幻灭了。

第六章 “狼狗作战”——李奇微小试牛刀

1951年1月15日,距离中国军队停止第三次战役已有7天。这一天,在中线和东线,北朝鲜军的攻势也落下了帷幕。根据李奇微的判断,中国军队的“星期攻势”已经结束。现在,正是实施“磁性战术”的良机。如前所述,早在1月7日中国军队基本停止攻势时,美1军和美9军的侦察队曾对乌山——利川——骊州一线进行了侦察,没有发现敌情。根据这一情况,李奇微判断:因为补给瓶颈,中国军队无法推进到乌山——利川——骊州一线。中国军队目前大概正在该线以北休整。西线联合国军应当派出团级部队向北战斗侦察,查明中国军队主抵抗线的位置。尔后,部队便可向中国军队的主抵抗线进攻,实行“磁性战术”。因此,在1月15日这一天,李奇微命令美1军军长米尔本派遣团级部队北上,进行战斗侦察。

接到命令后,米尔本将主要任务交给了美25师师长基恩将军,基恩则将任务交给了麾下的美27团团长米凯利斯上校。美25师27团,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作风彪悍,绰号为“狼狗团”。自釜山防御圈作战开始,该团就一直活跃在第一线。基恩师长命令美27团沿平泽——乌山——水原公路北上,探明乌山和水原之间的情况。这样,李奇微发动的这次战斗侦察就以美27团的绰号“狼狗”为代号,被称为“狼狗作战”。此外,米尔本又命令美3师派出一支步兵和坦克组成的营级以上部队、南朝鲜第1师派出一个营,对金良场里(水原以东16公里)进行战斗侦察。美9军派出了南朝鲜第6师的一个营,加入对金良场里战斗侦察的行动。

这样,1月15日白天,“狼狗作战”就在凛冽的寒风中开始了。作为主攻部队,美27团在这一天没有遇到任何敌人。阻碍该团前进的,只有之前联合国军撤退时爆破的桥梁和破坏的公路。该团一边修复桥梁和公路,一边向北缓慢前进。到入夜时分,团主力只推进到了乌山北面那个1950年7月美军“史密斯特遣队”进行朝鲜战争中美军初战的高地附近,沿平泽——防筑里——水原公路推进的团的第1营和配属的坦克也只推进到了乌山西面15公里的防筑里。该团在乌山——防筑里一线停了下来,在此过夜,准备第二天再向水原进发。

三八线上的钟摆》小说在线阅读_第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燕大五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三八线上的钟摆第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