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近日因偶然原因接触楼主的帖子,了解了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庶民认为事物阴阳之分十分自然,按照事物发展阶段区分事物(如 卵,幼虫,成虫,蛹,蛾)也是现代人用得较多的分类法,故五行划分本身其实也是基于人类朴素的理性思维。五行相生本质就是事物发展,但对五行相克始终不解。

既有 水生木,木生火,为何不能是水生火?而是水克火。显然任何系统内部要素之间都存在着或促进或制约的关系,但五行中的相克关系刚好是隔位顺次相克?烦请楼主或其他高人指点。

===================================================

五行相克的问题。

五行为事物的发展流程,相生前面有分析,相克分析如下:

木为萌发生长过程,金是这个过程的终结,所以金克木;

火是鼎盛状态,水为这种状态的彻底终结,所以水克火;

土是阶段,木为生发,木为收藏阶段的终结,故木克土;

金是衰退阶段,也是向内的收敛过程,而火恰恰相反,是极盛阶段,是极端张扬的过程,这个张扬与收敛是完全相逆的,所以火克金。

土是阶段,水为衰竭阶段,一个是仓库盈溢,一个是相对意义上的空仓,空仓当然是满仓的终结。

总而言之,凡相克,必定是前者状态的终结。

同样是相逆,为什么不是木克金而是金克木?因为时间是单向性的,时间永远只能指向未来,而不可能指向过去。

为什么是隔一相克?事物发展即是生;再往前一步,就是终结。所以隔一相克。为什么不可以是隔二隔三相克?如果将流程分为十步,即是隔二相克,以此类推。但哲学应当保持其最精准简洁的性质,所以分为五个阶段,既完全意义上表述出了事物发展流程,又符合简明之性。

西门老师,非常感谢您这么好的贴子与我们分享,使我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深的兴趣。我想对学习佛学,但又无头绪,您能给一些建议我么?谢谢!

======================

佛法是应病施药,各人有怎么样的问题,就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我不知道你的病,也不知道怎么给你下方子。再说我自己己病未治,自然谈不上治人。

不过刚开始学佛,还是广泛阅读为佳,底子牢了,再对照自己,就能找出自己问题之所在,就能针对性地找出适合自己的修行之路了。

净空法师的讲座特别符合时下大部分人的根性,如果喜欢的话,多找一点看看,有文字和影音版的。我的博客中有般若文海的网站地址,可以经常去看一看。先看因果及感应部分,因为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了,才会有强烈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看看《地藏缘论坛》,这是个比较火的佛教论坛,毕竟一个人孤独前行,很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

如果想学佛教最本质的理论,宜从《杂阿含经》等阿含经入手,再学《楞严经》,再学《金刚经》及《坛经》。不要把学习的次序弄反了,否则不会真正明白经中所讲的内容。佛经中没有一句玄话,都是明明白白的。中学生看量子力学当然觉得玄之又玄,在波尔眼中,本来就是很明了的东西。很多人的狂禅,就是因为眼高手低,一起手就学金刚经等最高经典,看着似乎明白了,实际上离题万里。佛经中有句“不着相”,他就以为什么都可以开砸了,因果也不怕了,这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学明白。佛教是建立在哲学意义上的宗教,这些经典中的理性思辨极强。而且提供了简单明了、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及明确的终极归宿,这是一般哲学所难以具备的。

柳老师,我的八字有些怪,缺的太多了,癸丑年、癸亥月、癸亥日、癸亥时,男命。我还真有些佛缘,从心底里相信佛,感觉,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大千世界与微小的细胞的排列是类似的。大约上小学一年级时突发奇想,感觉在另一个地方也有同样的一帮小朋友在上课,后来冥冥中感觉我们是在地球中的第四代人类(小学时代),并且老是做梦到同一个地方,以至于在梦中的地方怎么走都很熟悉,不过现在没有这个梦了。有时,觉得阴阳五行并不是古人留下的,而是上一代的文明人类的东西,或者是外星文明的工具,外星人就是我们所说的神。柳老师,还有事相求,最近我异常浮躁,身体也出了问题,腰腿痛一年半不止,拜求指点。

====================

你这个八字是比较特别。一气专旺,不需外求。这种八字不怕五行不全。

只能从水,去年今年多属土,是逆了旺水,水主骨,骨疼只是流年问题。明后年庚寅辛卯,皆是生我我生,顺次相流,自然会好的。

你“冥冥中感觉我们是在地球中的第四代人类”,这个感觉是对的,人类现在处于这一次大劫的第四个周期的退化过程中;大千世界与微尘世界的一致性方面的感觉也是对的,你看一下《楞严经》,及一本现在人介绍量子力学的专著《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书中把你这种感觉分析得很明白;经常梦到熟悉的地方,那些多是过去世的记忆。

关于阴阳五行》小说在线阅读_第15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西门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关于阴阳五行第15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