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关于轮回

佛教认为,生命死后并非什么都没有了,而会在六道中轮回,这六道是:天、阿修罗、人、畜生、鬼、地狱。

在恐龙时代以前,我们这个世界虽然没有人,但象我们这样的世界有无数个,人道可以在其它世界存在,空间与时间只是众生心中的错觉,故不存在时空的差别,要转世一念可至。待我们这个世界条件完备,适合人类的福报后,人类就自然产生在我们这个世界,或从其它五道转世,或从其它世界转来。其它道的缺失也以此类推。

这六道中,越往上心态越平和、越善良、越聪明、生活状态越好、越快乐、越光明,越往下则越暴戾、越自私、越痴愚、苦难越多、越阴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知道人死后落到哪一道,看其生前的心态与行为就基本上能判断了。

这六道中,天道福报特别大,寿命极长,性情柔和,是心地平和善良、积过大福德的人的去处;阿修罗道是修过大福报,但性情不好的人的居所,这一道条件很好,但其众生心不清净、极好争斗,男性阿修罗长得很丑陋;人道好坏参杂、苦乐相间;畜生道痴愚,生存艰难;鬼道大部分没有福报,往往数年乃至数百年得不到一口水、一点食物,长受饿渴,那种特别自私、一辈子不做任何善事的人几乎都入了鬼道,因为其福报在人世间已经消耗完毕,又没有培养新的福报;地狱是恶人的归宿,苦难极重,地狱众生的寿命极长,往往以劫计(通常认为一大劫是13亿多年)。

天道的生活太过安逸,享受都来不及,而适度的苦难才有求解脱的动力,所以天道很不适合修行求解脱;畜生道痴愚,只会凭生物本性行事;鬼道和地狱苦难太多,自顾不暇,很难有条件培养福报,更不说修行了;只有人道处在中间,修善做恶可自由选择,就象刚浮出水面的人,上可通过修行入天道乃至解脱,下可沉入万丈深渊,万劫难复。

这六道的数量是个金字塔形结构,上层极少,每往下一层,数量是相邻上层的无数倍。比如畜生道中单是昆虫数量就是人类的1.66亿倍。所以落恶道的几率比落善道的几率大了无数倍。落入三个恶道要想再回到人道中来,比中五百万大奖的机会少了几十亿倍都不止。这就是轮回的可怕之处,所以人要抓住做人的这一辈子好好修行,不然等落到恶道,等待下一个机会再回人道,那是太渺茫了。

有人认为下一辈子什么都不记得了,生活状态如何与现在的自我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人下辈子还生在人道的几率极低,落到天道及部分的鬼道、地狱道的话,是记得前世的。人道也能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回忆起前世。前世今生与自身是息息相关的。

轮回的动力是业力与心性,善业多且善良平和者入天道,恶业重且暴戾者入地狱道,其它道也是根据业力及心性而入的。业是佛教中一个独有的概念,换成上面说的一句话也许更好理解:心轻者入天,心重者入地。

入哪个道并不是谁说了算的,而是业力的自然运行。如同在万有引力的规则之下,空气浮在大地上面,铁核沉在地球核心,岩石在地壳,液态水在地表附近,根据比重,自然就这样分布,并不需要谁说了算。

这个业的轻重类似于人类概念中的善恶。但凡极端自私者,其心态与行为都会相对应,容易憎恨与伤害别人,占有欲特别强,那就是入恶道的种子;有的女人对待爱情动辄就是要死要活的,占有对方的欲望特别强,这也是很麻烦的。而心善者更多愿意为别人考虑,对自我的执着相对较轻,也更喜欢做一些公益事业,这些都是入善道的种子。

轮回不仅仅局限在地球上,空间的远近只是众生的心感生出来的,在轮回之时,只有业力的感应,根本没有空间的差别,不管隔多少个星系,一念可至。这个世界毁灭了,生命就会在在这个世界之上的一些天道或另外的世界轮回不息。

佛不能干预业力的运行,佛陀只是老师,告诉我们业的存在与运行机制,听不听,该怎么做,选择怎么样的道路是各人自己的事,怪不了老师。

佛经中关于宇宙的一些描述

《杂阿含经》四二四记载,在我们这个世界,以千计太阳系组成的的小世界中心,日光无法照临,暗冥无光。其中有众生生在此处,在暗冥中受极大苦;以千计的小世界组成的中千世界,同样是中心暗冥无光,也有众生在其中受大苦难;以千计的中千世界组成的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心也是暗冥无光,同样有众生在其中受无量之苦。

这样看起来,我想是否如此:小千世界指银河系。因为佛教以人为本位的,没有人的星球是不予讨论的。意指银河系有以千计的有人类文明的星球。银河系是中心是黑洞?因为黑洞引力太强,连光都不能逃逸,所以恒星的光辉无法照亮黑洞。银河系的所有天体都是围绕此黑洞旋转。黑洞就有地狱存在(当然还有其它地狱)?

在另外一本经书《起世经》中,有关于我们这个小千世界的形象描述:此千世界,状如周罗。《起世经》译于隋代,当时人们称盘起的发髻为周罗。也就很形象地描述这个银河系是个螺旋状的。

同样,以千计的小千世界,也是围绕着黑洞旋转的,这个系统就是一个中千世界;再以千计的中千世界又围绕一个更大的黑洞旋转,从而构成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根据《起世经》,此三千大千世界是同时生起,同时毁灭。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应当是对应我们认知的宇宙。

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生成时,从梵天而下,依次而成。梵天最先形成,梵天王最早出于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之上,也是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梵天王全程见证了梵天以下各层天直到人道、地狱的生成,所以认为自己就是宇宙的本原与创造者。

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最后毁灭于火劫,在火劫之初,雨水渐少,渐渐完全不再降雨,草木全部干枯,大海之水日渐减少,从极深到数丈、再到深不及脚踝,终于干枯、尘土飞扬。从地狱向上,逐渐烧毁,直至梵天,全部毁尽。一切众生,或上升到三千大千世界之上的光音天,或转生到其他世界。世界成时,又从光音天下生,或从其他世界转生过来。如此循环不已,无穷无尽、无始无终。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

首先我们搞清楚什么叫世界?“世界”这个名词出自佛教重要经典《楞严经》, ‘世’是指时间,‘界’指空间,时间和空间合起来就是世界。

佛经中将以千计的太阳系构成的一个整体称之为一个小世界,这以千计的太阳系的小世界应专指有人类文明的太阳系,那些还没有产生人类文明的太阳系是没有计算在内的,因为佛教是站在人本位的角度上说的。以千计的小世界构成一个中世界;以千计的中世界构成一个大世界。因为是三个千数组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这种三千大千世界有无数个。

从内容上,世界可归纳为两个部分:一是有情世界,所谓有情,即一切有知觉、有情感的生命,包括人类以及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动物,鬼神等;二是器世界,指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山河大地等物质世界。

从生命结构上,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从生命的存在形式上,则又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十种世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十法界”。

关于阴阳五行》小说在线阅读_第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西门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关于阴阳五行第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